萬玉娟
摘 要:英語小說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英語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和綜合素質。本文以Good English為例,探討了其在高中第二課堂的作用和意義。英語小說的閱讀教學在教學任務中應著重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的任務型教學,并以形成性評估模式為主要考核方式。
關鍵詞:英文小說閱讀;Good English;教學模式
一、第二課堂的概念和意義
第二課堂是指在第一課堂之外,在學校統(tǒng)一管理下、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的一切與學生教育相關的活動。例如,課外閱讀、演講、辯論、各類選修課程等。
第二課堂以育人為宗旨,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重點,以豐富的資源和空間為載體展開系列開放性活動,具有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特點。通過第二課堂輸入英語知識,提供給學生真實的語言實踐環(huán)境,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英語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開展英語小說閱讀的意義
英語小說作品使用的是文學語言,其特點是語言豐富多彩。小說文本含有豐富的語言文體種類,例如,人物對話、場景描寫、作者的評論、心理的揣摩等。在閱讀這些小說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學習這些語言文體種類的特點,并不斷強化已經學過的詞匯、句型、遣詞造句手法、語法等。學習者在閱讀一些優(yōu)秀小說時還可以進入欣賞的角色,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即將小說中獲得的信息再輸出,不斷積累語言知識,為英語閱讀和寫作奠定一定的基礎。
三、Good English在教學中的具體實踐以及教學模式探索
作為第二課堂學習內容,在課時上我們每周安排2~4節(jié)課進行學習。由于課時較少,從中找出最適合吸引本班學生的內容和閱讀模式,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的效率起了很大的作用。
閱讀是一個積極主動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同時也需要學生以應用語言為目的,在“做中學”。因此,英文小說閱讀的教學要采取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任務型教學模式。教師在任務實施的過程中,是教學任務的策劃者、設計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監(jiān)督者;同時也是學生的交際伙伴,并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評價和總結,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目的語(英語),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有效提高。
筆者在對高中學生進行小說教學時,具體準備與實施步驟如下:
1.細選材料要分析,重視導讀排難題
由于小說Good English系列套書原本就是按照從易到難編排的,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所以,在選材方面,教師不用費心,按部就班就好。在選好材料后,教師要熟悉文章內容、背景知識和語篇結構,設計好問題,盡量利用多媒體,一些音頻、視頻資料配合上課,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接受信息。小說有的句式復雜多變,敘述時空混亂,廣泛運用修辭格等,對此,教師在學前應對英語小說的特點作基本介紹,使學生初步了解和理解語言和各種語言問題的特點,克服閱讀英語資料的畏難情緒。
2.巧設任務要求明,形式多樣重參與
(1)課前精讀賞析。由于教材中已經有生詞難句的解析輔助,所以,學生是有能力獨自完成閱讀任務的。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小說材料有一個自我消化思考的過程。
(2)分組分享和展示。分組對各自安排到的章節(jié)提出難點并解決,以及好詞好句的賞析分享。老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對于知識性的難點分析和分享進行總結糾正或者補充。在大家對整個小說有了整體性的把握后,選取章節(jié)進行朗讀或者分角色表演,讓學生真正地融入任務角色環(huán)境中。
(3)戲劇比賽來促進。英語戲劇比賽是全校各班充分展示的一個平臺。在這里,大家可以盡情地展現自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拓展,從而達到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3.考核評估重訓練,應用能力得培養(yǎng)
很多學生已經疲于將英語考核完全與考試掛鉤,厭煩為考試而學習的模式。因此,我們的考核更注重平時的表現。考核以形成性評估為主,鼓勵學生加強平時的訓練,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努力提高表達能力。具體可將考核內容和比例做相應的調整,如,平時參與主動學習、課堂討論、團隊寫作、場景模擬訓練、成果展示占總評的60%,期末筆試占總評的40%。這種以形成性評估為主、終結性評估為輔的考核模式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激發(fā)了學生平時的英語自主學習興趣,從而加強了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二課堂在學生素質培養(yǎng)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興趣和習慣的養(yǎng)成。本文的研究以英語小說輔助教學的意義特點以及教學策略為重點,并且結合Good English的教學實踐探討了英語小說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優(yōu)勢、實施策略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任務型教學模式,重應用訓練的形成性評估一定可以為高中的英文小說教學作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付雪蓉.淺談英文報刊的特點及教學策略[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科版),2013.
[2]顧修平.英文小說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