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軍義(黃河科技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6)
提升高校跆拳道教學效果的策略研究①
原軍義
(黃河科技學院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6)
跆拳道起源于朝鮮半島,至今已經(jīng)有兩千年的歷史,但是直到1955年才在韓國被命名為跆拳道,并在2000年真正成為現(xiàn)代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之一。雖然我國與韓國隔海相望,距離較近,但是直到1992年跆拳道運動才傳入中國,在短短的二十載之間,中國的跆拳道運動蓬勃發(fā)展。高校為豐富學生體育文化課程,紛紛將跆拳道納入教學課程。該文從四方面對影響高校跆拳道教學效果的因素進行分析,針對問題所在提出如何提升高校跆拳道教學效果的策略,致力于為高校跆拳道教學奉獻出微薄之力。
高校 跆拳道 教學效果 運動
跆拳道作為韓國民族古老的運動項目之一,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能夠流傳至今并風靡全球,可見跆拳道具有其獨特的魅力。目前,我國高校紛紛開展跆拳道教學,通過跆拳道的學習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可以塑造學生的身材,學習了解韓國的文化,領會跆拳道“始于禮,終于禮”的精神[1],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力。而當今跆拳道教學,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要想提升高校跆拳道教學效果,就應針對問題進行逐個擊破得出策略。
1.1 學生對跆拳道理論認識不足
一方面,跆拳道運動進入我國的時間并不長,大多數(shù)學生對跆拳道的認識只是蜻蜓點水,思想上存在一定誤區(qū),覺得女生不適合學習跆拳道,或是認為跆拳道的技術要求較高,對自己學好跆拳道缺乏信心,也就導致跆拳道的生源少,教師又由于生源少而對教學缺乏熱情。另一方面,跆拳道教學中,教師只重視對跆拳道實踐能力的教學,忽視了傳授跆拳道的理論教學。學生對什么是跆拳道,學習跆拳道的目的,以及學習跆拳道的用途了解的并不多。跆拳道在做人上培養(yǎng)學生以禮待人、尊敬師長、謙虛和善,在做事上鍛煉學生具有堅忍不拔、勤奮刻苦的意志。教師在教學中若是能加入理論知識培養(yǎng),重在教會學生做人,使整個訓練過程中充滿“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跆拳道課堂。
1.2 高校跆拳道教學師資力量不足,教學理念落后
跆拳道運動是一項新興運動,但高校在引進體育教師的標準上仍然以傳統(tǒng)體育項目為主,高校內專業(yè)的跆拳道教師少之又少,大部分教師達不到合格的教學水平,缺乏對動作要領、戰(zhàn)術以及道義的理解。教學理念是學校教學的根本,理念的進步是高校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關鍵。而在跆拳道教學中,大部分高校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自然在教學中無法激發(fā)教師的熱情和學生的積極性。缺乏教學理念的跆拳道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是沒有生命力的。
1.3 跆拳道場地設施缺乏
跆拳道的練習以腿部為主,運用踢、劈、旋、擺、踹、蹬等法進行攻擊,腿法攻擊的動作幅度大,練習者徒手或赤腳進行練習來感受腳部的力量以及用力的方式,這就要求跆拳道教學要有特殊的場地、設備和服裝。而部分高校在開設跆拳道課程后并沒有及時的添加相應的設施,教學質量不達標也是意料之中的結果,有的學校只是將籃球場稍加改造,進行跆拳道教學,教師在教學上因為設施的不完善,無法完成原定的教學目標,學生慢慢就會失去對跆拳道學習的興趣。
1.4 跆拳道教學沒有完善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考核標準
調查研究顯示,各高校目前仍沒有統(tǒng)一的跆拳道教材,教學大綱也是由學校教師自行編著的,考核標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評判標準五花八門,考核形式以課時和功力測試為主。致使大部分學生學習跆拳道,最終只是在應付考試,跆拳道教學失去了強健體魄,鍛煉意志的作用。高校應該組織教師盡快編寫跆拳道教材,使得教師在教學中進度比較統(tǒng)一,并能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跆拳道基本技術動作進行合理編排。
2.1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
教師是教學組織的核心,跆拳道教學效果的關鍵在教師。根據(jù)河北省高校跆拳道教師的實際情況,我們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上,有計劃、有組織地對教師進行理論和技術的培訓,定期舉辦教師培訓班、學習班、經(jīng)驗交流會和報告會等,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使其符合跆拳道運動的發(fā)展;然后是重視教師的全面性,不斷提高專業(yè)水平,還要重視全面發(fā)展[2]。
2.2 優(yōu)化跆拳道教學模式
新時代的到來,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學時要思考,教學后要研究,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適用于當代大學生的教學方法。跆拳道是一項復雜的體育運動,教練在教學過程中應以素質教育為主,避免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選擇多種教學方式。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xiàn),跆拳道的力量美、速度快、戰(zhàn)術高,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出來。豐富教學內容,加大理論內容的學習,將跆拳道的人文性融入到技術教學中,讓跆拳道成為有益于學生的終身體育運動。通過跆拳道教育,讓學生在身體 上、心理上全面提高。另外,跆拳道是一項新興的運動,各高校對跆拳道教學尚處于探索階段,教師組織高校之間的學習與觀摩,增加跆拳道學習形式,在校園內以社團的形式出現(xiàn),各校系間組織比賽學習,滿足不同段級水平學生的要求。借鑒其他院校的成功經(jīng)驗,是跆拳道教學的整體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跆拳道教學至今仍不完善,教師在教學中應多方吸取經(jīng)驗,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促進高校跆拳道教學的發(fā)展。
2.3 完善教學設施,提高教學條件
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是學習的前提,學校加大對跆拳道設施的投入,逐步完善教學條件,才會有更多的學生加入到跆拳道的學習中來。建設科學的場館設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保障條件。比如:跆拳道的場館要有充足的照明設施,良好的光線可以讓學生們更好的觀察教練的教學動作,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場館里可以配備視頻播放器,播放一些跆拳道比賽的視頻和國外跆拳道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的內容。另外,場地里要有鏡子,用于教師觀察學生練習情況和學生自己觀察動作,以便提高學生的動作質量。總之,要加大教學設施的投資力度,改善教學條件,為上好跆拳道課打下堅實的基礎,使跆拳道得到更好的發(fā)展[3]。
2.4 加快跆拳道教材的編著,使之規(guī)范化
選拔專業(yè)的跆拳道教練,參加一線教學研究,對高校學生跆拳道學習以及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進行分析,研究出一套適合當今大學生的跆拳道教材。在教材中加入“悟道”的學習,通過跆拳道的古典故事,將跆拳道精神鮮活地展現(xiàn)出來。對于跆拳道教材內容的選擇,應以強身健體,鍛煉意志為主,防守動作為主,進攻動作為輔,提高觀賞性,降低傷害性,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為主[4]。教材內容應以簡單化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對技巧的學習,戰(zhàn)術的運用應做到深入淺出,循序漸進。
綜上所述,國家高校教學體制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體育項目會進入校園,在教學中教師會面臨種種難題,只要教師在教學中本著創(chuàng)新改革的思想理念,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革新,就能走出一條適合高校體育教學的新道路。跆拳道教學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前方的道路還很長,高校還有許多路要走,教師們從無到有,從有到精,每一步都注入了他們的血汗,為學生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跆拳道教學走的更高更遠。
[1]鄔寶坤.跆拳道在中國成功推廣的因索分析[J].搏擊:武術科學,2006(12):31-32.
[2]曾祥義.樂山師范學院跆拳道運動開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7):62-63.
[3]魏立庭.淺析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跆拳道選項課教學改革[J].科技風,2012(18):165.
[4]孫影.影響高校跆拳道教學的相關因素和優(yōu)化對策研究[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4(3):150-152.
G87
A
2095-2813(2016)03(b)-001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8.012
原軍義(1982,2—),男,漢,河南開封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