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云 嚴東
(鹽城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江蘇鹽城 224005)
關注幼師專業(yè)特點 實施體育有效教學①
李巧云 嚴東
(鹽城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江蘇鹽城 224005)
幼師體育的有效教學是指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采取各種方法和手段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好的學習鍛煉效果的教學過程。正確理解幼師體育有效教學的內(nèi)涵及其制約因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完成幼師體育教學的雙重任務是我們一線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幼兒師范學校體育有效教學應根據(jù)幼師生的身心、專業(yè)特點精心設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科學的教學方法、適宜的教學內(nèi)容、有效的教學評價和全員參與的學習活動等,以培養(yǎng)幼師生職業(yè)所需要的身體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教學能力及終身體育的能力。
幼師 體育課堂 有效教學 策略
季誠教授說:“有效教學應是三高教學。從時空上看應是高效率,即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效果;從成果看應是高效益,即教學結果能使學生有較多得益;從關系看應是高效應,即通過教學在師生之間的心理、人格、思維、情感等方面能產(chǎn)生高效應”。 幼師體育課堂有效教學是指體育教師針對幼師生特點,為實現(xiàn)幼師體育的教學目標,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精選教學內(nèi)容,積極開展課堂教學評價,相對高效率的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獲得長期效益的教學過程。 有效教學應是學生樂意學、學習內(nèi)容是學生感興趣的;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差異和不成熟,欣賞學生從不會到會,從不能到能的發(fā)展過程。
幼師學生群體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體育課堂教學有其特殊性,結合幼師體育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制約幼師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幼師生特點。對于幼師專業(yè)的學生而言,80%以上都是女生,她們生理發(fā)育逐漸成熟,不再像初中生那么好動。對青春期的體形較為敏感,喜歡苗條身材,擔心發(fā)胖,但又不喜歡戶外運動,怕被曬黑,以白為美;害怕競爭、對抗的劇烈運動,較為敏感、膽小、缺乏自信;同時體育意識淡漠,沒有自我鍛煉的習慣和興趣。種種因素導致她們在進行體育鍛煉時積極性不高,所以體育活動較被動,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師專業(yè)體育課的有效實施。
(2)教學目標不切實際。課堂教學的一個標尺——教學目標不明確,不切合實際,教學的有效性難以實現(xiàn)。如果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用語含糊,可操作性、導向性、可測性不強,或把教學目標制定得非常龐雜和具體,就會使教學目標因為課堂時間的有限而無法完成,從而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學目標是否科學有效、切合實際是制約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又一重要因素。
(3)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少體育教師認為,新課改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有效性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思想認識下,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學出現(xiàn)了學生自由玩耍的局面。本來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沒錯的,但片面強調(diào)興趣而不重視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作用,出現(xiàn)了放羊式教學,這樣的體育教學雖然受到大部分學生的喜歡,可是沒有完成任何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基本為零,課堂有效性成為空談,屬于無效課堂。
(4)忽視了學生專業(yè)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幼師作為幼兒教學者在體育教學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非常重要,良好的體育能力有助于她們未來開展幼兒體育教學。而不少體育教師忽視了學生體育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只是把它當成普通的身體鍛煉和娛樂課來上,不重視對學生運動技能的培養(yǎng),不注重教學方法的使用,也不注意幼師教學的特殊性。為了讓學生高興,體育教師允許學生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時間長了,學生的體育專業(yè)實踐能力沒有任何的提高,嚴重影響幼師生職業(yè)能力的發(fā)展。
3.1 關注幼師生特點,激發(fā)學習動機
幼師學生是未來的幼兒教師,在當前幼兒園教育未實施分科教學的情況下,幼師體育教學肩負著增強學生體質(zhì),培養(yǎng)學生幼兒體育教學能力的雙重任務。其中一重任務與一般體育教學相同,都是為了促進學生身體與心理素質(zhì)的健康發(fā)展;另一重任務則應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掌握幼兒體育教學的知識、技能;培養(yǎng)學生組織和實施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的職業(yè)能力。幼師生體質(zhì)與能力雖然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體質(zhì)能力有強有弱,但身心發(fā)展進入了質(zhì)的提高期,肌肉和心肺功能增長速度加快,與此相關的力量和耐力素質(zhì)也具備了快速發(fā)展的生理條件,此時處于一個塑造體形健美,增強與完善內(nèi)臟器官功能,提高身體素質(zhì)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幼師學校的體育教師,要重視轉(zhuǎn)變學生的思想,提高其對體育的認識。在體育教學時首先向?qū)W生講解清楚這個年齡階段生理變化規(guī)律,使學生正確認識一些生理現(xiàn)象,了解自身專業(yè)特點和職業(yè)需要,正確認識體育學習的意義和價值,知道學什么和為什么學,激發(fā)其學習的動機,幫助其樹立終身體育價值觀,完成幼師體育教學的雙重任務。
3.2 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做有生命的教學設計
把教學思想、教學經(jīng)驗、教學策略細化成可聽、可看、可測、可評的行為描述并付諸于教學設計中就形成了教學目標。在具體目標引領下,學生的學習始終向前發(fā)展,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生命課堂教學目標的3個維度。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重視以過程方法為主線加強三維目標的有效融合。有生命的教學設計是以“學”為前提和依據(jù)的,要關注學生的生命活動,使學生活起來、動起來,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設計教學目標首先應考慮的是目標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其次是目標必須力求準確、具體、可行、便于評價和操作,可以把學習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子目標,像完成任務一樣在不同的學習階段讓學生去完成;再次目標要有挑戰(zhàn)性,在制定目標時,要適當?shù)亟o學生一些壓力,既不能讓目標太高,脫離了實際,也不能讓目標太低,學生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輕而易舉達到。要讓他們覺得這個目標并不是那么容易實現(xiàn),但只要自己努力,是可以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要設定在使學生經(jīng)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程度,這樣既有利于增強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有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從而促進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
3.3 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培養(yǎng)運動興趣
體育實踐課通常在操場上進行,具有空間大,學生自由度大,外界的干擾因素多,紀律難以把控等特點,為了吸引學生參與,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完成教學目標,體育教師應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并激發(fā)其探索精神。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jù)運動項目和教學目標的不同創(chuàng)造性運用,應加強其趣味性和游戲性;應想方設法將技術性的跑、跳、投等動作練習轉(zhuǎn)化為健身跑、健身跳、趣味投等運動項目。比如對于耐力跑是女生最怕的活動,教學時除了理論的講解,向?qū)W生闡明耐力跑的作用外,教學時可利用校內(nèi)外自然地形,合理布置場地器材,進行繞物,越過、鉆過障礙等形式進行;也可采用韻律操的跑跳組合,使學生在練習中不覺得枯燥和疲勞,較好地達到教學目的。對于速度、力量性項目,可采用女生感興趣的游戲形式進行,充分利用場地器材的變化,提高活動的新穎性,如改變投擲物的形狀、大小、顏色等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一個故事情景,學生都是情景中的不同角色,根據(jù)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完成練習。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分層次選擇,性格活潑好動的學生適宜用討論法;不善于表達,內(nèi)向的學生就適宜用發(fā)現(xiàn)法、自學法。身體好且自我鍛煉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采用自學法、嘗試法;而運動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則可以采用實際操作法、設疑法等。教師只有平時多了解學生,關注學生,從實際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起學生濃厚的運動興趣。
3.4 精選教學內(nèi)容,鍛煉專業(yè)實踐能力
幼師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首先應考慮到女生形態(tài)結構特點和生理機能特點,選擇一些適合女生運動的項目,多做動力性練習,少做靜力性練習,力量、速度配合恰當,合理安排運動強度和練習密度,防止學生過度疲勞。其次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應考慮實效性。如準備活動選擇游戲要考慮游戲內(nèi)容能為主教材的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為基礎部分的教學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例如在上彎道跑的教學課中,筆者先讓學生做“跑圓圈搶位置”的游戲,這個游戲中隱含了彎道跑的技術動作,為主教材的彎道跑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這樣的游戲內(nèi)容才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最后幼師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還應考慮到幼師學生專業(yè)特點。教學內(nèi)容要精選,緊扣幼師專業(yè)體育必備技能,人人過關,強化幼師生隊列口令、創(chuàng)編體操、組織游戲等方面的實踐能力。如在體操和游戲教學中,適當時機可要求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幼兒體操和游戲,自己組織開展各種幼兒體操和游戲表演競賽活動,也可由一人扮演教師,其他人扮演幼兒,對這些體操、游戲進行教學、運用、實踐。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又能幫助學生克服懶惰心理,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教學組織能力,能為她們畢業(yè)后組織開展科學有效的幼兒園體育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3.5 開展有效教學評價,引導學生全員參與活動
評價不應是簡單的對錯判定,評價對教學應起到激勵作用。首先評價內(nèi)容要多元化,取消單一的只重視結果的終結性評價,把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表現(xiàn)以及進步幅度納入評價內(nèi)容,著眼于學生身體條件的基礎差異,更加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其次評價要適時適度、因人而異。既不能濫用評價,也不能吝嗇評價語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給予恰當?shù)脑u價。對于體質(zhì)能力強的學生,要激勵學生發(fā)揚壯大自己的優(yōu)點,讓其在教學過程中示范演練,充分發(fā)揮其模范引領作用;對于體質(zhì)能力弱的學生,要鼓勵學生尋找自己的閃光點,在原有的基礎上,只要有一點點的進步,教師就要及時加以贊賞,增強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再次應引導生生互動的評價,在很多體育課堂中,僅僅是教師評價學生,很少有學生自主評價的機會,教師應學會引導學生互評,引入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評價機制。體育課堂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身體參與運動,不僅是從行為上的直接參與,更是情感、心理、思維的參與。有效教學評價讓學生在情感上有所投入,自覺地參與練習。課堂教學中必須給每個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給每個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教師要精心設計和引導,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形式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熱情鼓勵學生最大程度地自始至終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實現(xiàn)自主、能動、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要提高幼師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體育教師必須牢固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確立有效教學的學生觀。以學生為本,教師對每一個具體“教”行為精心地思考、用科學方法精巧設計,結合幼師生的專業(yè)特點,把幼兒體育教學的核心知識融入體育課堂中去,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指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這樣學生生理、心理才能得到健康全面發(fā)展,職業(yè)技能才能得到提高。教與學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huán)過程,只有不斷地學才能更好地教,只有我們教師在不斷學習、實踐、反思、總結、再實踐的過程中成長,我們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才會更強,我們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1]姚利民.論有效教學的特征[J].當代教育論壇,2004(11):23-27.
[2]陳志峰.淺析中職體育的有效性教學[J].當代體育科技,2012,2(26):48.
[3]王小雷,陳子琦.探索培養(yǎng)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實踐能力的策略[J].消費導刊,2015(6):324.
[4]呂艷信.職教中學體育教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才智,2016 (18):189.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166
G807
A
2095-2813(2016)12(b)-0166-03
李巧云(1970,7—),女,漢,江蘇濱海人,本科,高級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嚴東(1971,12—),男,漢,江蘇濱海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