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駿 (江蘇省泗洪縣教育局體藝衛(wèi)室,223900)
存在問題:教研員和教師之間缺少溝通,致使評課變成教研員一直在點評,教師只是聽的局面,即使有質疑教師也不敢多作解釋。評課變成了個人講座,對教師的個人成長幫助作用減弱。
解決對策:如何改變這種評課低效現(xiàn)象,作為教研員不妨降低自己的重心,融入到教師中。每次評課前,利用空閑時間主動和授課者套近乎,以談心的形式進行交流。如“某某老師,這么年輕學校就選你上示范課呀!看出來學校領導很看重你。”“今天的教學設計一定花了不少時間去研究吧?”“你是怎么想到以這樣的形式來組織教學的?”“你覺得這個班孩子素質怎么樣?”……逐漸拉近心理距離,促使授課者無意間道出自己的想法,包括對教師和學生的了解等,為評課準備好第一手資料。讓自己的評課貼近課堂,接近教師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其次在評課中,要盡量運用商榷的語氣,把指導變?yōu)榻涣?。當有不同意見時,可以委婉地說:“你覺得如果這樣設計效果會怎么樣?”“哈哈,你犯的錯和我以前一樣,應該這樣……”盡量把參與對象放在平等的位置上,面對面地、平等地交流。同時,還要注重和其他參與教師針對其中的每一點進行研討,互通有無,交流思想,在交流中提升、在交流中升華、在交流中達成共識,促進共同成長。
存在問題:由于教研員的身份較為特殊,除了從事教學研究之外,還要處理很多其他事務。有的由于長期脫離教學一線,缺乏實踐,只是一味地闡述理論上該怎么做,所給出的意見缺乏說服力。
解決策略:教研員在評課中表達自己觀點時,建議結合具體案例進行闡述,讓聽者感到言之有物。如在評價教師教學方法是否合理時,可以選擇當天某授課教師有代表性的環(huán)節(jié),以點及面進行評價。假如你想指出教師的糾錯方法不合理,可以把現(xiàn)場情景進行再現(xiàn),然后說出自己的做法,讓教師進行比較。當大家接受你的觀點后,再曉之以理,其效果將會非同一般。此外,由于很多教研員的評課稿是提前準備,預定的問題和現(xiàn)象可能會與當時的實際情況不匹配,由此產生尷尬局面。為了避免這一現(xiàn)象,在提前預設主題時,可以選擇具有普遍性的問題。當然,最好自己親臨現(xiàn)場,觀察課堂,研究課堂,掌握評課的第一手資料。做到言之有理,得心應手。
存在問題:部分教研員評課時是理論堆砌,紙上談兵,缺乏實踐指導。
解決策略:教研員可以改變以往的評課模式,以授課者的身份引領,做到既懂理論,又敢示范。評課中教研員要把自己融入課堂教學中去,以執(zhí)教教師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課堂教學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在結合課堂某環(huán)節(jié)評課時,可以依據(jù)自己觀點進行示范。如果因年齡、傷病等特殊原因不方便示范,可以指導一位年輕教師按自己的意圖代為示范,用實際行動讓教師信服。如,在教學“前滾翻”時,針對習慣于采取直接示范教學的教師,教研員可以把教學設計成“熊貓學藝”的形式,從玩耍遇挫,到?jīng)Q心學藝,激發(fā)學生學習激情,效果應該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