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春旺(玉溪師范學院 云南玉溪 653100)
?
探究在足球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①
普春旺
(玉溪師范學院 云南玉溪 653100)
摘 要:21世紀,是全球化的時代,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強調合作。在現(xiàn)代教學中,我們更加需要提倡合作學習模式。足球作為人們最喜愛的運動之一,毫無疑問它更要求的是團隊精神,要求的是隊員之間的默契合作,一個足球的團隊要想贏得比賽,就要精誠團結合作。在足球教學中合作學習更是隊員需要學習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那怎樣在足球教學中進行合作模式的學習,成為足球教學的關鍵。
關鍵詞:探究 足球教學 合作學習 應用
每四年一屆的世界杯牽動了多少人的心弦,很多人熬夜看世界杯。從比賽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贏得比賽的隊伍最關鍵的是合作默契,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而是一個團隊在戰(zhàn)斗,他們推崇不是個人英雄主義。在學生們學習足球時,教師首先要強調的是團隊的合作。實現(xiàn)足球合作教學的模式對于足球教學的質量至關重要,幫助學生理解足球合作的意義以及重要性具有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這樣能夠促進足球運動更快的進行普及,為我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1.1 合作教學模式的基本概念
合作學習是相對個人學習而言的,主要是用小組教學的方式體現(xiàn)的,在小組中組員為了將共同學習的任務完成,需要明確的分工,進行互幫互助,相互學習、相互合作來共同完成某一學習目標。它的評判標準不是某一個人的成績,而是以整個團隊的成績來進行評判的。這種模式在教學中,強調各種教學因素之間的互動,能夠集思廣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效果得到明顯的提升。
1.2 合作學習模式的依據(jù)
1.2.1 創(chuàng)造性教學理論
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的應用,把學生的創(chuàng)造動機引誘出來,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很大的發(fā)揮,就是在教學中我們提倡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
1.2.2 群動力理論
指的是發(fā)生在群體中的一種內部能源。在群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特征,包括認知方式,思維,智慧以及認知結構。在集體中人們更容易獲得認同感。
1.2.3 選擇理論
每個自然人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獨有的特點和個性。教師在進行教學中,應該教會學生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想法,能夠很好的與人相處。所謂的選擇理論就是來自于自身的意愿,只要你想學好,就一定能學好。
1.2.4 教學工作理論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有學者認為課堂工具教學分為權威結構、獎勵結構和任務結構。綜合看來,任務結構分為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式方法等等。
1.2.5 認知理論
研究有經驗引起的變化是如何發(fā)生的一種學習理論。所謂認知,并不是某一個感知和某部分的知覺,他強調的是整體,包括你的感覺,知覺,認知等等。
2.1 合作學習模式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合作學習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的模式,它要求的是學生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下,學校在教學上把重點放在學生自主探索學習上。在足球教學中合作教學模式能順應教育發(fā)展的潮流,在合作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團隊中進行訓練,能夠在合作教學模式中使學生很快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相互學習和監(jiān)督。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之間自由的進行交流,理解和尊重別人,團結協(xié)作。不管是在身體上和心理上都讓學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對于青少年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
2.2 合作學習模式對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在足球教學中我們會把學生分為幾組,利用動態(tài)因素的相互互動來促進組員之間的相互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給組員創(chuàng)造交流的機會,為合作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在足球教學中,學生分為學習小組,各小組之間存在著競爭的關系。這樣在足球訓練中,能夠使競爭和合作得到雙向的發(fā)展,得到雙贏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個體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合作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加強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意識和職業(yè)技能,對于學生個體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有利于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2.3 在足球教學中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現(xiàn)在的教學比較于傳統(tǒng)教學最大的特點是,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是被動的去接受,而是要積極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發(fā)揮學生的內在潛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模式強調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師的多變互動。足球運動是一項互動性、協(xié)調性、團隊性非常強的運動。這時候就需要學生主動參與到其中,讓學生成為足球教學中的主體,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推動我國足球運動的發(fā)展。
3.1 讓每個組員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在足球合作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每個學生的角色與責任,讓學生們明白每個小組對于團隊的成功都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計相關的問題來完成每位成員應該擔任的角色,讓每位成員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對共享問題的分析上,讓學生們明白自己的責任對團隊獲取勝利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足球游戲的環(huán)節(jié)中,可以輪流讓學生擔任裁判。讓學生們體會不管是守門員還是前鋒對整個團,整個比賽都是不可或缺的。既能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讓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了加強,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讓學生們的心智更加的成熟。
3.2 進行合理的分組
體育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的具體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一些其它方面的因素,進行合理的分組。在分組的過程中要考慮怎樣分才對學生互幫互助有好處。在這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下,教師也需要考慮學生的主觀因素。在外在條件的影響下,適當考慮學生的意愿來進行分組。比如在分組過程中要結合守門員、前鋒等不同的角色特點,安排每個人的具體工作,讓學生們分工合作。
3.3 不能對學生進行區(qū)別對待
在以前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經常會把學生分為兩個等級,“差生”以及“優(yōu)等生”,這樣的分法不僅不利于團隊的合作,而且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傷害。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教學活動的展開,而且不利于學生學習的發(fā)展。在足球教學中,千萬不能這樣進行教學。在足球教學中,教師要對每位學生一視同仁,把這兩部分學生結合起來教學,讓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較差的學生,促進這二者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學習。比如,我們在體育課上,讓學生進行足球游戲時,要讓足球運動水平好的去帶動足球運動水平較差的學生。這樣不僅能夠讓水平好的學生有再繼續(xù)游戲下去的動力,還能讓水平較差的學生有學下去的興趣。從而達到一個雙贏的局面,這才是教學最應該體現(xiàn)出來的。
3.4 增強學生的歸屬認同感
教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承擔的是傳授知識的角色,更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的人生、情感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讓隊員在足球運動中找到認同和歸屬感。只有學生認可教師的教學方法,才能使教學順利的完成。教師要培養(yǎng)與學生之間的信任感。
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改中最重要的部分,要求學生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之間要互相的學習與合作。在足球運動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對教學的促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足球運動需要小組教學來完成,這樣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讓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中,我們提倡合作學習模式。在合作學習的模式中,需要教師發(fā)揮其主導性作用,學生發(fā)揮其主體性作用,二者相互促進,共同學習,為足球的教育事業(yè)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彬,王倩,馬堯.合作式學習教學模式在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9):96,98.
[2]樸文哲.足球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理論探討和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1):63,65.
[3]吳楠.足球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分析[J].運動,2015(12):84-85.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3(c)-0102-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9.102
作者簡介:①普春旺(1975,8—),男,彝族,云南峨山人,本科,副教授,足球國家一級裁判,研究方向:足球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