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一
(浙江省義烏市黃山小學 浙江 義烏 322006)
讓“心”靈動合作課堂
王佳一
(浙江省義烏市黃山小學 浙江 義烏 322006)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開放性的學習形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性,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自我控制。這是一種適合于素質教育的學習方式。但是任何形式的學習方法總是有優(yōu)勢和弊端,小組合作學習也有著它自身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本文就試著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和解決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力求從研究孩子心理的方式促進這種學習方式的實用和高效。
兒童心理學;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指學生在小組這樣的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的出現(xiàn),將傳統(tǒng)單純的師生交往改變?yōu)樯煌?,是一種開放性的學習形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性,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自我控制。但是任何形式的學習方法總是有優(yōu)勢和弊端,小組合作學習也有著它自身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這些問題使得課堂上雖有合作之形,卻無合作之神,成為阻礙這種學習方式繼續(xù)發(fā)展的絆腳石。
從兒童發(fā)展心理學上講,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童年期,在此階段,如何根據(jù)兒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去選擇和實施適合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從小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與技巧意識,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本文就試著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和解決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力求從研究孩子心理的方式促進這種學習方式的實用和高效。
1.1 小組成員的組合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激發(fā)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匯集每一個學生的聰明才智。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事實并非如此。很多時候教室里的“假熱鬧”只是表面現(xiàn)象,實際上是“活而無序”。你看,有的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場面是:優(yōu)秀學生滔滔不絕,中等生偶爾插兩句,學困生則默默無言。有的小組兩三個人搶著發(fā)言,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互不相讓,誰也不聽誰的;有的小組就至始至終只有一個人在發(fā)言,其他人呆坐一旁,一言不發(fā);有些小組互相推辭,誰也不發(fā)言。匯報發(fā)言的時候往往都是推優(yōu)秀學生,其他學生就一副“事不關己”的神態(tài)。這樣的小組討論方式回到最初回答問題階段,小組合作絲毫沒有起作用,討論的答案當然也單一。長此以往,差生更差,中等生沒有進步,優(yōu)秀生的思維也狹窄和遲鈍了。
1.2 組員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是創(chuàng)設一種只有小組成功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的情境,即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xiàn)目標。但在有些課堂上小組合作成員間在共同完成合作學習任務時矛盾重重,各自為政。因為發(fā)生了爭執(zhí),互不相讓,組長無計可施。結果在別的小組都完成學習任務后,這個小組才剛剛開始活動。為了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不得不停止活動,這個小組的合作學習無果而終。
2.1 依據(jù)學生自身氣質和性格進行分組,淡化學生成績,力求能力互補,提高學生自信心
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氣質類型決定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外在反應,以此為依據(jù),小組內成員的組合更具有科學性。例如漠然型性格的孩子對外界反應遲鈍,但是他們思考有深度,一旦產生興趣,持久性是別的類型孩子所不能比擬的。這個類型的孩子在小組中適合從事一些資料收集、整理、記錄的工作,他們不善表達,但由于思維的深刻性,注意力持續(xù)時間比較長,也許會在小組遇到問題時“一鳴驚人”;意志型的孩子目標明確,行為積極主動,辦事果斷,能在小組內積極地參與討論,發(fā)表意見,但卻缺少在大班上發(fā)言的勇氣。理智型性格的孩子具有深度思考能力,善于分析利害得失,他們比較適合擔任小組的組長。情緒型性格的孩子情感反應激烈,表情豐富夸張,行為方式易沖動,比較適合擔任小組的發(fā)言人?!耙恢Κ毿悴皇谴?,百花齊放春滿園。”每個孩子在小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小組的整體能力就會得到提升。
2.2 鼓勵學生努力友好傾聽,積極正確表達,是評價小組合作效能體現(xiàn)的兩個重要維度
溝通的本質就在于學會傾聽別人和能讓別人耐心地傾聽。而現(xiàn)在的孩子會說,能說,卻大多數(shù)只是極力地希望別人主動地接受他的觀點,消除同伴中原有的觀念。小組合作中的“從眾效應”和“阿倫森效應”比較突出?!鞍惿备嬖V我們,人際交往中,人們大多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贊揚不斷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那些對自己的態(tài)度或行為不斷減少的人或事。“從眾效應”就是一種相反現(xiàn)象。孩子有從眾心理說明他們已經意識到集體接納的重要性,并且愿意犧牲個人意志來達到集體要求,適當?shù)匾龑В@無疑有利于孩子社會交往的順利進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老師要提出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必須認真聽并且不能打斷別人的發(fā)言,要能聽出別人發(fā)言的重點,對別的發(fā)言作出判斷,要有自己的補充和獨到的見解。
2.3 依據(jù)兒童的認知結構、認知水平、認知發(fā)展需要來確定合作學習的內容
美國著名心理學校麥克利蘭于1973年提出一個著名的“冰山”模型,冰山以上部分即為外顯知識,以下部分即為內隱知識。圖中很明顯內隱知識要比外顯知識更具有發(fā)展空間。我們小組合作學習就是通過設計導學案,設置合理的合作任務。通過獨立思考后的合作過程中,動用自己的只是儲備,通過互相啟發(fā)、交流、知識共享,使小組成員個人的內隱知識能不斷轉化為小組中所有成員共有的外顯知識,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也促使小組成員整體的認知水平不斷得到提高。這種學習過程比較內斂,潛移默化,還在合作中又一次檢驗了分組時考慮孩子氣質、性格合理搭配的重要性。
當前,在新的社會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具有不同以往的心理結構特征。隨著兒童心理學研究的深入,為我們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供了越來越多的理論依據(jù)。只有在科學理論指導的基礎下,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才能真正在課堂上靈動起來。
[1] 德布雷.兒童心理學[M].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0.01
[2] 王佳.不一樣的孩子心理學[M].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
[3] 董新玉.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探析[J]. 天津市繼續(xù)教育優(yōu)秀論文集.2003
[4] 海燕. 淺談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72)
[5] 肖發(fā)山. 淺談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J].中外交流.2015(32)
王佳一(1980-),女,漢族,浙江義烏人,小學二級教師,浙江大學教育碩士在讀,浙江省義烏市上溪鎮(zhèn)黃山小學,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
G427
A
1672-5832(2016)12-01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