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瀚勻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群眾藝術館,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論小提琴的左手技巧
許瀚勻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群眾藝術館,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剛開始學習小提琴的人,不可能立刻掌握左手所有的動作技能,而總是一步一步學習、掌握的。當初步掌握了一些左手技術以后,右手運弓等技術應該很快也要跟上來。
小提琴;左手技巧;換把
小提琴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最美好的手工藝品,也是一種掌握起來最變幻莫測的樂器。本論文主要論述了小提琴左手的五種主要技巧、全是本人多年練習小提琴的經(jīng)驗之談。結(jié)合譜例,并附上了技巧的練習方法,給大家展現(xiàn)了最直觀、最易懂的小提琴技巧。
(一)換把
1.換把動作
換把動作是由上臂、下臂、手腕三個部位的聯(lián)合動作完成的。為了盡可能發(fā)揮左手手指按弦動作的能力,即最大限度地提高左手手指的活動能力,換把的主導動作應該交給臂部和手腕完成,手在把位上的部位只是隨著臂部的活動而前后移動,即必須把手從換把的主導動作中解放出來。給手和臂以明確的分工,讓手管按弦動作,臂腕管換把動作,使手和臂腕分工合作,這樣分工合作的好處是解放了左手各個手指的活動能力。同時,還能促進換把的平穩(wěn),免除換把時不應有的重音。
2.換把的練習方法
有領導手指的換把,又稱首滑指。即在換把時,以低把位按弦上領路滑行到高把位時再按其他手指。從高把位換到低把位時,也同樣要用領導手指換把。有領導手指的換把是一切換把的基礎,它對把位觀念的形成也是起著重要的作用。
例如:
無領導手指的滑指,又稱尾滑指。只有在低音演奏高音換把時可以使用。其演奏效果比起有領導手指的滑指情感要強烈的多。
總之,換把是聲音之間的連接,換把動作要求平穩(wěn)、安靜,盡可能既輕巧又連綿不絕地、準確地完成換把動作。
(二)雙音與和弦的練習
小提琴初學者一般都對和弦與雙音感到頭痛,有的甚至失去了深入學習下去的勇氣。但要想把小提琴學到一定程度,雙音與和弦是繞不過去的。
小提琴可以同時演奏兩個音甚至是3個音,也可以分奏4個音的和弦,這極大的豐富了它的表現(xiàn)力,小提琴的三度、六度、八度以及十度雙音音階,是演奏雙音的基礎,也是小提琴家必須終身練習的一項基本功。下面是我練習的幾種方法:無論是練習幾度雙音,都應該先進行分解練習,然后再合在一起,如果不準,就需要再進行分解,聽是哪一個音不準,再重新調(diào)整;以單音音階的形式聽辨音準,其練習方法就是先演奏高聲部,低聲部暫不演奏,但是低聲部的手指要在弦上按著,保持手型。這樣一來,就先聽辨高聲部的音高,練準之后再聽辨低聲部,跟練習高聲部的方法一樣;十度雙音的要領是先確定4指,再向前伸展找到l指的位置,拇指要自然靠后。對于十度來說,最難的在低把位,在高把位就簡單,因為把位越高,手指的距離就越短,越好控制。
雙音練好了,和弦迎刃而解。除非強調(diào)三個音一起奏出來,一般小提琴和弦都是兩對兩對拉出來的,其實也就是兩個雙音而己。會拉雙音,沒有不會拉和弦的。
(三)揉弦
小提琴的揉弦是多種多樣的,根據(jù)音樂表現(xiàn)的需要以及根據(jù)揉動的速度與幅度,運用手指,手腕,手臂其相結(jié)合的動作等方法來實現(xiàn)。下面介紹三種常用的揉弦方式。
1.臂式揉弦:下臂動作為主,下臂、手、以及手指關節(jié)的聯(lián)合動作。
練習方法:用手臂帶動手指關節(jié),手指指尖在弦上前后滾動。
例如:圣桑笫一樂章主題:
2.腕式揉弦
手腕動作為主,是腕、手、手指關節(jié)的聯(lián)合動合動作。練習方法:手臂需要放松用手腕帶動指關節(jié)進行揉弦,這樣的顫音比較快,比較均勻。
例如:《思鄉(xiāng)曲》的主旋律
3.臂腕式揉弦
下臂、手腕聯(lián)合動作為主,是下臂、手腕、手指關節(jié)的聯(lián)合動作。練習方法及作用:大臂帶動手腕,手腕帶動手指關節(jié),這樣的顫音幅度較大。這種揉弦方式用的比較廣泛,可適用于大部分樂曲。
初學時建議在第三把位上用第3指練習,這樣比較容易,收效也比較快。這是因為第三把位的位置既不高也不低,易練習揉弦。左手揉弦運動的方向,是順著琴弦的前后運動,不能左右亂動。練好3指后,再按順序練2指、l指、4指。因為先練3指比較容易,2指次之,1指再次之,小指最為軟弱無力,練起來較難,所以放到最后練。練習揉弦時先讓左手單獨練習,當揉弦動作較為熟練后再用弓拉琴。此外,揉弦時要注意指甲別碰弦。否則,只顧揉弦,不顧效果,指甲不斷的碰弦或其他手指也不斷碰弦,那就容易發(fā)生怪音或多余的音。
小提琴的每一根弦,每一個音區(qū),都要有與之間相適應的揉弦方法,顫動較快與幅度較小的揉弦,適用與高音區(qū)。低音區(qū)則適合幅度較大,震動較慢的揉弦,但是不可過分。小提琴的低音區(qū)實際上并不低,幅度過大顫動過慢的揉弦是絕對不適宜的,重音要用較快的揉弦,借以加強重音。在感情激動的快速樂段中,強拍上的短音符或樂段中需要強調(diào)的音符要使用快速的、突發(fā)性的揉弦,借以加強樂段的歌唱性和感染力。
總之,揉弦是有力的表現(xiàn)手段,是表達樂曲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之一,每個小提琴演奏者在樂曲中應用揉弦時,要對所演奏的音樂作品的內(nèi)容做深入的分析,適當運用,不可濫用。
小提琴撥弦分為左手、右手撥弦兩種。相對說來,右手撥弦簡單容易,左手較難。
在撥弦速度較快時,一般常用左手撥弦。左手撥弦的記號是在音符的上方劃一個“+”字,左手撥弦是一般程度較淺演奏者所不能勝任的。因此,在進行撥奏時左手的l、2、3、4指必須做較為有力地按在弦上同時并向前扣動琴弦的動作。當左手撥弦時,常用3或4指撥弦,但遇到撥奏兩個連續(xù)的空弦音時,應以4指和3指各撥一個為妤。因為在速度較快時用一個手指連續(xù)撥兩下會有來不及的感覺,還容易碰到其他的弦而產(chǎn)生雜音。即使是同一個空弦音連續(xù)撥奏兩下也要用4.3指交替撥奏。
例如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
演奏泛音也屬于小提琴演奏技巧之一。樂音都是復合音,它由基音和泛音組成?;羰亲畹偷囊?,也是最容易聽到的聲音,是樂譜中通常記錄的聲音?;舾鞑糠终駝赢a(chǎn)生的音叫泛音。泛音不容易被聽到,但它是客觀存在的。小提琴的泛音演奏,在技術上沒什么復雜的,它只是對音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泛音拉不出聲音,根本原因是音沒按準。泛音分為自然泛音與人工泛音兩種,還有一種少見的雙泛音。
(一)自然泛音
應該先學自然泛音,因為自然泛音相對來說較容易,只需按一個手指(虛按,不要把弦按到指板上)。樂譜里音符上面有一個圓圈標志的,如果不是指空弦,就是自然泛音。伸指自然泛音時手指必須在上方1-2度迅速輕輕滑下,這樣拉出來的自然泛音很好聽。
例如:
(二)人工泛音
人工泛音一般按兩個手指,難度自然大一些。要注意:兩個手指要同時按(一般呈4度手型),上面的手指實按,下面手指要虛按。人工泛音,需要在練好八度雙音的基礎上學習。就是l指實按,4指在同一條弦上虛按(和自然泛音一樣”搭在弦上”)。樂譜里的標志是實按的那個音正常,虛按的那個音是小方塊。人工泛音一般都在4、5把位以內(nèi),在太高把位拉泛音,效果不是很好。
例如黎國荃改編的《漁舟唱晚》中著名的一段旋律:
(三)還應了解一下雙泛音
雙泛音一般是指一個l、4指的人工泛音加上一個2指或3指演奏的自然泛音,讓它們同時發(fā)音,就是雙泛音。這只是一般的,還有更難的,都屬于高深技巧。雙泛音在帕格尼尼和維尼亞夫斯基的作品中比較常見。
無論演奏那種泛音,手指按弦的位置要做到準確,虛按的手指浮在弦上。
剛開始學習小提琴的人,不可能立刻掌握左手所有的動作技能,而總是一步一步學習、掌握的。當初步掌握了一些左手技術以后,右手運弓等技術應該很快也要跟上來。
[1]卡爾.弗萊什《小提琴指法藝術》.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2]丁芷諾.小提琴基本功強化訓練教材.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許瀚勻(1989—),女,漢族,江西省余干縣人,活動部科員,四級演奏員,本科,研究方向:音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