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 乙
筆墨蒼潤 潔凈淳雅——髡殘《雨洗山根圖》賞析
□ 舒 乙
髡殘(1612-1692年),字介邱,號石溪,又號白禿、電住道人、殘道者等,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他俗姓劉,自幼喜畫,明亡后抗清失敗,落發(fā)為僧,云游各地,43歲定居南京,卒于南京。他為人剛直不阿,頗受當時名士欽佩,多與之交誼。藝術(shù)上,髡殘工人物、花卉,尤精山水,宗法黃公望、王蒙,在明末遺民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他的畫也為世人所矚目。當時著名的文人兼鑒賞家周亮工,就十分景仰、看重髡殘的人品和畫學(xué),并在《讀畫錄》中為他寫小傳,謂:“人品筆墨俱高人一頭地……繪事高明,然輕不為人作?!?/p>
《雨洗山根圖》 (局部)
髡殘能書善畫,喜游名山大川,曾自謂平生有“三慚愧”:“嘗慚愧這只腳,不曾閱歷天下名山;又嘗慚此兩眼鈍置,不能讀萬卷書;又慚兩耳未嘗記受智者教誨?!睆乃囊粍t畫作題記中,可知他作畫、參禪非常勤奮。他說:“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懶惰,若當?shù)脗€懶字,便是懶漢,終無用處。如出家人若懶,則佛相不得莊嚴而千家不能一缽也,神三教同是。殘衲時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誦,稍余一刻,必登山選勝,一有所得,隨筆作山水數(shù)幅或字一兩段,總之不放閑過。所謂靜生動,動必作出一番事業(yè),端教作一個人立于天地間無愧。若忽忽不知,惰而不覺,何異于草木?!?/p>
髡殘雖好學(xué)古人,但并非一味仿古,而是在學(xué)古的基礎(chǔ)上,“變其法以適意”,并以書法入畫。黃賓虹把髡殘山水畫的特點概括為“墜石枯藤,錐沙漏痕,能以書家之妙,通于畫法”。在提倡勤學(xué)的同時,髡殘也主張作畫須有“妙悟”,并非下死力就可得畫之神韻。他說:“董華亭謂畫如禪理,其旨亦然。禪須悟,非工力使然。故元人論品格,宋人論氣韻。品格可力學(xué)而至,氣韻非妙悟則未能也?!彼€自稱“殘僧本不知畫,偶因坐禪后悟此六法”。
髡殘的山水畫,構(gòu)圖繁復(fù)重疊,筆墨沉酣老辣,境界幽深壯闊。其中,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現(xiàn)技法,多從王蒙變化而來;而荒率蒼渾的山石結(jié)構(gòu),透潤沉著的淺絳設(shè)色,又近黃公望之法。此外,他還遠宗五代董源、巨然,近師明代董其昌、文征明等,兼收并蓄,博采眾長??赡芡瑸楫嬌木壒?,他非常推崇巨然,曾題畫云:“年來學(xué)得巨公禪,草樹湖山信手拈。最是一峰孤絕處,晴霞齊映蔚藍天?!?/p>
髡殘的畫藝于40歲之后開始成熟。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髡殘已42歲,他再次云游到南京,先后住在城南大報恩寺、棲霞寺及天龍古院,而在牛首山幽棲寺時間最長,共十余年,并壽終于此。寺院的安定生活使他的創(chuàng)作進入了高峰。從他現(xiàn)存作品的年款看,以1660年至1664年為最多。
此幅《雨洗山根圖》,作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時年畫家51歲。此圖,以爽快的筆法畫出雨后山川的清新潔凈之感。構(gòu)圖繁密中見疏靈,筆墨蒼潤,意境幽寂。幅左上自題五言一詩:“雨洗山根白,凈如寒夜川。納納清霧中,群峰立我前。石撐青翠色,高處侵扉煙。獨有清溪外,漁人得已先。翳翳幽禽鳴,鏗鏗轟落泉。巧樸不自陳,一色藏其巔。欲讬蒼松根,長此對云眠?!笨钍穑骸肮锩锇嗽逻^天龍古院,幽棲電住石溪殘道人?!?/p>
髡殘晚年身體不佳,作畫亦少。他在給友人張怡的信中說:“老來通身是病,六根亦各返混沌,惟有一星許如殘燈燃,未可計其生滅,既往已成灰矣。”
《雨洗山根圖》 清·髡殘 紙本墨筆 103cm×59.9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