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賢敏(隨州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隨州 441300)
阿氏切口在兇險型前置胎盤中的臨床應用及體會
史賢敏
(隨州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隨州 441300)
目的 探討阿氏切口在兇險型前置胎盤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及體會。方法 隨機將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兇險型前置胎盤患者74例作對照實驗,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例,對照組患者采用非阿氏切口,觀察組患者采用阿氏切口,對比分析不同方案應用于兇險型前置胎盤臨床應用效果。結果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中輸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子宮切除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胎盤植入發(fā)生率與對照組對比(P>0.05)。結論 阿氏切口應用于兇險型前置胎盤,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前置胎盤;兇險型;阿氏切口;應用情況
前置胎盤是導致產(chǎn)婦妊娠晚期發(fā)生出血情況的主要因素,指產(chǎn)婦妊娠時間>28w后,子宮下段附著胎盤,而胎盤下緣位置比胎先露部底,覆蓋或者達到宮頸內(nèi)口,是婦女妊娠期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兇險型前置胎盤是指位于前次子宮疤痕處的前置胎盤,大大增加了母嬰的危險系數(shù)[1],并且,也增加了臨床治療難度,可導致產(chǎn)婦死亡,嚴重影響母嬰預后情況。本次研究探討阿氏切口的臨床應用價值,結果整理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將我院收治的兇險型前置胎盤患者74例作對照實驗,中央性前置胎盤42例、部分性16例、邊緣性16例;患者及家屬均簽署實驗同意書,均經(jīng)B超檢查確診。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例,對照組年齡24-40歲、平均(32.5±8.1)歲;孕周28-39周、平均(35.8±1.4)周;觀察組年齡25-40歲、平均(32.8±7.9)歲;孕周28-39周、平均(35.6±1.7)周;將兩組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觀察組:首先通過術前超聲對連接胎盤邊緣的A、B、 C點的檢查[2],將胎盤邊緣的走向確定,并于確定位置上方2cm處,作阿氏弧,之后作阿氏切口,進腹后,將A點,作為子宮腔進入處,之后從胎盤邊緣,向著兩側,將子宮壁剪開;對于局部出血者,則采用“8”字縫合的方式,若止血情況不佳,則給予患者髂內(nèi)動脈結扎等方式;子宮切口縫合完成后,進行B-Lynch縫合方案。對照組則給予患者非阿氏切口治療方案[3]。
1.3 觀察指標
術中出血量及輸血率、住院費用及時間、手術時間、子宮切除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各項基本情況對比
觀察組各項基本情況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觀察組術中輸血率0.00%(0/37)明顯低于對照組術中輸血率13.51%(5/3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各項基本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基本情況對比(±s)
組別 n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時間(min)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觀察組 37 356.85±145.01 49.25±17.42 6.25±1.05 5430±227對照組 37 450.26±220.25 70.06±25.13 7.12±1.08 6125±302 t 2.1547 4.1397 3.5133 11.1898 P 0.0345 0.0001 0.0008 0.0000
2.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觀察組子宮切除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胎盤植入發(fā)生率與對照組對比(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n(%)]
患者的手術治療過程中,如何有效避開中央性前置胎盤患者的胎盤,選取適宜的切口是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傳統(tǒng)手術方法常會采用將切口位于子宮下段前壁,應用于胎盤上打洞的方式,幫助胎兒娩出[4],具有一定臨床應用效果,但是,該手術方式會導致患者無法將血竇關閉,在加上切斷胎盤小葉與絨毛血管及臍帶血管,母胎容易發(fā)生醫(yī)源性大量出血,從而導致手術視野被影響,止血操作愈加困難,若在一定時間內(nèi),止血未見成效,產(chǎn)婦可發(fā)生休克,非常容易導致產(chǎn)婦出現(xiàn)死亡率,除此之外,還可導致新生兒死亡,嚴重影響母嬰預后情況。
本次研究中所應用的阿氏切口會根據(jù)各類患者的類型,于手術前、手術中確定胎盤邊緣的走向,選取最佳手術切口,而在胎盤邊緣行手術切口,不會對胎盤造成損傷,之后,也就不會對臍帶造成損傷,除此之外,應用阿氏切口還能夠有效避免對子宮肌壁造成損傷,從而有效預防相關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該手術方式具有可支配性、預見性的優(yōu)點,有效避免術中出血情況,提高母嬰預后情況。本次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胎盤植入的發(fā)生率分別為27.03%、32.43%(P<0.05),觀察組子宮切除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針對患者手術前,孕期加強產(chǎn)前正規(guī)產(chǎn)檢,明確胎盤植入診斷及胎盤具體位置,對術中處理的進行指導,將出血量減少具有重要意義,從而幫助患者降低子宮切除率。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阿氏切口治療方式,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術中出血量,減輕患者治療痛苦,縮短和降低患者住院時間及費用。
綜上所述,阿氏切口應用于兇險型前置胎盤,能夠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及手術時間,降低患者術中出血量,減輕患者家庭經(jīng)濟負擔。
[1] 張 微.腹壁橫切口與縱切口對二次剖宮產(chǎn)術的影響比較[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0,12(12):1361-1362.
[2] 楊秀麗,周應芳,黃艷,等.不同類型前置胎盤患者妊娠結局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3,93(11):849-851.
[3] 王振輝,李晨輝.兇險型前置胎盤27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3,29(1):77-79.
[4] 艾 文,劉正平,郭曉玲,等.阿氏切口剖宮產(chǎn)術后再次妊娠行剖宮產(chǎn)二例[J].中華產(chǎn)科急救電子雜志,2013,2(1):43-45.
R714.56
B
ISSN.2095-8803.2016.09.0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