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萍(江蘇省濱??h人民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500)
產科危重癥患者病情評估與預后相關性研究
袁 萍
(江蘇省濱??h人民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500)
目的 分析產科危重癥患者的病情評估與患者預后效果的相關性。方法 擇取2011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產科收治的危重癥孕產婦12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全面收集全體孕產婦的基本資料和各項臨床生理指標。結合孕產婦危重癥的臨床癥狀特點對APACHE-Ⅱ評分系統(tǒng)實施優(yōu)化,預測危重癥孕產婦的預后效果,分析危重癥孕產婦病情評估與預后效果的相關性。結果 預后效果良好組與預后效果不良組的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以及歸因預后不良危險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評分段患者的APACHE-Ⅱ評分預后不良危險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患者的改良APACHE-Ⅱ評分越高,患者的預后不良危險發(fā)生水平也就越高。結論 依照產科危重癥孕產婦的臨床特點,對APACHE-Ⅱ評分系統(tǒng)實施優(yōu)化,能夠實現對產科危重癥孕產婦病情發(fā)展狀況的準確評估,初步揭示產科危重癥孕產婦病情評估結果與預后效果之間的相關性。
產科;危重癥孕產婦;病情評估;預后效果;相關性
產科危重癥通常導致孕產婦在產后生理機能恢復過程中出現不良預后效果,給產后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1]。針對產科危重癥孕產婦的病情做出準確評估,能夠實現對患者及時有效的救治,降低患者的臨床病死率[2]。做好產科危重癥產婦病情評估工作對于保障預期治療效果的順利取得具有深刻意義[3]。APACHE-Ⅱ評分系統(tǒng)是現代婦產科醫(yī)學領域,患者臨床病情發(fā)展狀態(tài)的主要評分應用系統(tǒng)[4]。通過針對APACHE-Ⅱ評分系統(tǒng)實施優(yōu)化改良,能夠初步實現對產科危重癥孕產婦病情評估與預后效果相關性的研究和揭示[5]。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1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產科收治的危重癥孕產婦12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全部孕產婦的平均年齡為(26.21±5.41)歲,平均妊娠時長為(38.04±1.64)周,接受研究的孕產婦數量占我院產科同期收治孕產婦數量的1.10%(120/56823),全部孕產婦經治療后,有115例預后效果良好,有5例預后效果不良。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全面收集所有產科危重癥孕產婦的基本生命體征、血氣指標分析結果、血液生化指標分析結果、尿液生化指標分析結果,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數據,根據全部危重癥孕產婦的臨床結局,將其劃分為預后效果良好組和預后效果不良組。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選擇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預后效果良好組與預后效果不良組的評分比較
預后效果良好組孕產婦的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15.21±7.01)分,顯著低于預后效果不良組孕產婦的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28.27±6.54)分,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預后效果良好組的歸因預后不良危險度(28.42±20.51)%顯著低于預后效果不良組孕產婦的歸因預后不良危險度(78.52±16.74)%,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預后效果良好組與預后效果不良組的評分比較(±s)
表1 預后效果良好組與預后效果不良組的評分比較(±s)
組別 n 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 歸因預后不良危險度(%)預后效果良好組 115 15.21±7.01 28.42±20.51預后效果不良組 5 28.27±6.54 78.52±16.74 t 94.09 5.38 P <0.05 <0.05
2.2 不同評分段孕產婦預后狀況比較
不同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段孕產婦的預后不良效果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孕產婦實際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值越高,其發(fā)生預后不良效果的可能性就越大。各APACHE-Ⅱ評分段孕產婦的預測不良危險度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危重癥孕產婦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各分段預后情況比較
2.3 各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段孕產婦預后效果良好與不良的預測人數與實際人數對比
本次研究中,各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段孕產婦預后效果良好與不良例數與預測人數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實了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系統(tǒng)在評估危重癥孕產婦度病情和預后效果方面的有效性。
表3 各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段孕產婦預后效果良好與不良的預測人數與實際人數對比(n)
本次研究中,預后效果良好組孕產婦的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15.21±7.01)分,顯著低于預后效果不良組孕產婦的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28.27±6.54)分,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預后效果良好組的歸因預后不良危險度(28.42±20.51)%顯著低于預后效果不良組孕產婦的歸因預后不良危險度(78.52±16.74)%,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段孕產婦的預后不良效果發(fā)生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段孕產婦預后效果良好與不良例數與預測人數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優(yōu)化APACHE-Ⅱ評分是婦產科臨床治療活動中,實現對患者病情發(fā)展狀況準確評估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中獲取的結果充分證實了產科危重癥患者病情評估與患者最終預后效果的相關性。
依照產科危重癥孕產婦的臨床特點,對APACHE-Ⅱ評分系統(tǒng)實施優(yōu)化,能夠實現對產科危重癥孕產婦病情發(fā)展狀況的準確評估,初步揭示產科危重癥孕產婦病情評估結果與預后效果之間的相關性。
[1] 姜 琦,高 莉.產科危重癥患者病情評估與預后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1):1673-1674.
[2] 朱睿瑤,張 迪,馮麗芝,等.血乳酸、膽堿脂酶與APACHEⅡ評分在評估危重癥患者病情預后中的研究[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4,43(03):65-67.
[3] 陳麗紅,洪婧貞,胡繼芬.改良產科危重癥評分在危重孕產婦病情評估中的意義[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07):509-512.
[4] 鄺鑒鑾,劉慧姝,陳敦金,等.建立產科危重癥患者病情評估系統(tǒng)的初步研究[J].中華產科急救電子雜志,2013,2(02):121-126.
[5] 馬曉麗,李蓮英.產科危重癥病情評估系統(tǒng)建立及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02):227-229.
R271.4
B
ISSN.2095-8803.2016.09.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