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娟
【摘要】作文講評課堂教學“效益”,是相對于我們的作文課堂教學“投入”而言的。本文探討的是如何通過豐富多彩的作文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使學生有一個和諧主動的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全方位提升。
【關鍵詞】課堂效益 作文講評
在素質教育思潮的持續(xù)推動下,中國基礎教育正面臨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如何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益,成為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所謂課堂效益,即指在一定時間內課堂教學中產(chǎn)生的效果,學習后的收獲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直接收益。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重中之重,而提高作文講評課的質量則是促進作文教學的關鍵。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如果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只重視學生寫作前的指導和寫作后的批改,而對作文的講評重視不夠,那么即使花費了大量時間,學生寫作能力卻提高不快。所以作文講評課比作文指導課更重要,一次有針對性、切實解決作文實際問題的講評,猶如一面鏡子,讓學生看到自己作文的優(yōu)劣得失,又如一盞指路明燈,幫助學生總結習作中的經(jīng)驗教訓,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那么,怎樣提高作文講評課效益、提高作文教學效果呢?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確定單一的寫作專題
作文講評,目的是要通過講評揚長避短,而要在短短一堂課上解決作文中的所有問題是不可能的,必須選擇本次習作的訓練重點或學生習作中具有共性的一兩個方面作為講評專題。專題的單一可以使師生精力集中,確保講評效果。如講評《我熟悉的一個人》,我以“他(她)會這樣想、這樣說嗎?”為專題,解決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不得體的問題,要求學生揣摩人物心理發(fā)展變化,思考人物的語言是否符合人物身份及其性格特點。在《我的老師》作文講評中,我以“動作描寫與人物特點”為專題,來解決動作描寫簡單化的問題,引導學生結合神態(tài)描寫,將人物動作寫得具體細致生動。
專題性講評使學生習作中的諸多問題得到個個擊破。同時,也為“作文六步課堂教學模式”中第六步“加強練寫”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使每一個寫作要求真正落到了實處。
二、變換多樣的講評形式
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而單一的講評形式,往往難以激起學生共同參與的熱情。因此,講評形式要做到常變常新,才能吸引學生??偨Y我的教學實踐,具體有以下幾種做法:
1、對比性講評。選擇優(yōu)劣習作各若干篇,引導學生圍繞習作要求,在閱讀分析對比中獲取寫作知識。通過對比,直觀顯示其差異,使學生對優(yōu)劣的認識更加清楚明白。
2、欣賞性講評。教師選擇或學生自薦優(yōu)秀習作,引導學生通過欣賞、評論,從中領悟恰當?shù)恼Z言表達方法。
3、挖掘性講評。選擇中下游水平的習作,引導學生“沙里淘金”,挖掘閃光點,以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古人云“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挖掘性講評恰如一劑催人奮進的良藥,給學生以力量、信心和樂此不疲的興趣。
4、挑剔性講評。作文評價不僅需要熱情鼓勵,也需要委婉揭短。選擇優(yōu)秀習作,讓學生找“岔”、挑“刺”,以鞭策先進、鼓勵后進,引導學生向更高的寫作目標邁進。
5、小老師講評。讓學生自己主持講評,同伴之間平等交流,學生好奇心大增,勁頭十足地爭當小老師,這樣就能最大程度地激發(fā)興趣,促使他們互相欣賞、互相鼓勵。
三、進行全面的習作展示
每一篇習作都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我注重挖掘每個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如一個句子寫得特別精彩;某一段話寫得緊扣習作要求;一個同學的作文開頭結尾很好;一個同學的作文中過渡句、過渡段安排得恰當?shù)龋幦嬲故緦W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真誠而不吝嗇地鼓勵學生,滿懷愛心地注視他們的成長,在承認每個學生價值的前提下,通過尊重、關心、激勵喚醒學生智慧潛能,讓人人都能體驗到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個性的張揚。
四、加強寫作方法的指導
作文講評也有個傳授方法、培養(yǎng)能力的問題。只有教給學生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作文的能力,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講評作文中的主體作用,以提高講評效果。
在講評課上,我十分注意方法的指導:
1、引導學生圍繞專題評議文章,在評議中逐步歸納出評議方法。首先要消除學生思想上的束縛,引導學生學會觀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其次引導學生自由寫其所見到的,述其所想到的,即“以我手寫我心”,暢所欲言。
2、運用上述方法各自評議同桌作文。
3、小組交流評議情況,擴大評議信息。
4、小組代表匯報評議情況。這樣示范講評,授之以法,可以評一篇,帶多篇,篇篇介入,人人參與,增加課堂密度,促進信息多方面的交流,提高了講評效率。
五、安排有針對性的練習
要保證講評效果,必須要有針對性的練習。在講評課快要結束時,要圍繞講評專題,安排練寫,讓學生以講評中獲取的理性認識來指導實踐。如《我的媽媽》的講評重點是“通過人物的描寫展示其特點”。講評后我讓學生作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方法相結合的小練筆;講評《一次辯論會》,要求同學們把辯論會的過程寫具體,布置學生寫一次辯論會的片斷練習。這樣的安排突出了訓練重點,也強化了講評的效果。
六、開辟良好的信息流通渠道
講評課的信息流通方式不是單向的、雙向的,而是多向的、立體交叉的。教師從學生的答問、質疑,甚至聽課的表情中獲取反饋信息,因勢利導,適時點撥。教師輸入的全班同學或部分同學的反饋信息后,經(jīng)過加工、整理,再面向全班學生輸出。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產(chǎn)生了信息交流,師生之間教學相長,學生之間則能夠相互啟發(fā)、相互作用。
此外,我還重視課前課后與學生進行輕松而隨和的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響,只有這樣,教師才會獲得更多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從而認真思考和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加強“教”與“學”的協(xié)調性。
總之,提高作文講評課堂效益,在于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全面發(fā)展,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激情和興趣;在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欣賞美,讓作文課堂充滿快樂的審美享受;在于始終堅持鼓勵和幫助學生嘗試寫作成功,讓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一個和諧主動的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全方位提升。讓我們把作文講評課變成一座“加油站”,給學生補充向前行進的作文“能源”;讓我們把作文講評課變成一座“橋梁”,使學生到達理想的作文境地。
【參考文獻】
[1]王亞生《有效作文講評課五個環(huán)節(jié)》
[2]郭旺煥《讓學生當作文講評的主角》
[3]紀榮華《重視作文講評,提高作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