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清玉
【摘要】“主體式教學模式”要求語文課堂教學要有明確的目的,正確的教學原則,比較科學的方法,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教學 語文 課堂效益 提高
實施素質(zhì)教育以來,在十多年的教學中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實踐,我深刻體會到“主體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體操作方式如下:
一、要有明確的目的
明確目的,一是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二是讓學生明確每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目標。明確目的,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師生雙方共同參與教學活動,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將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做到師生雙方都目標明確呢?
以學定教,是讓師生明確教學目標的有效方法。在學習課文之前,讓學生說說他從課文題目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讀后又讓學生匯報知道了此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如在學《西門豹》時,學生說:“我知道課文是寫人的文章,寫的是西門豹。我想知道西門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寫了他的什么事?是怎樣寫的?為什么要寫?”最后,教師把學生提出的問題經(jīng)過梳理,板書在黑板的一側(cè),它就成了師生雙方在課堂上需要達到的共同目標。
二、正確把握教學原則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把握“學為主體,教為主導?!钡慕虒W原則,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教學中,由于學生想急于知道問題的答案,就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的主動性,讓他們帶著問題讀課文,努力解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在學生讀課文的時候,為了使匯報或復習時更加方便,教師指導學生把自己知道的內(nèi)容作上記號,還可以在記號旁作上必要的批注。遇到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畫上問號或提出問題。這樣學生不但解決了前面的問題,掌握了讀書的方法,還發(fā)現(xiàn)了新問題,為進一步學習課文奠定了基礎(chǔ)。
在匯報讀書情況時,要充分調(diào)動中、差生的積極性,讓中、差生多表演,優(yōu)、良學生來補充。為了增加學生們動口的機會,就讓學生同桌或小組互說。遇到有爭論性的問題,就讓學生討論,要盡量讓學生們自己解決問題。這時教師進行指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說出自己的理由,用自己的觀點去駁倒別人的觀點。如在給《科利亞的木匣》分段時,學生為“媽媽帶著科利亞離開,四年后,媽媽又帶著他回來”的四、五兩自然段是分在“埋木匣”中,還是歸在“挖木匣”中發(fā)生爭論。一學生說:“1-3自然段,就已經(jīng)把‘埋木匣說清楚了,4、5自然段是為‘挖木匣作鋪墊,應該歸到‘挖木匣中。學生們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學生們不僅學到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學會了表達自己觀點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學《爬山虎的腳》后,我問:你們還想知道什么?學生說:“我還想知道爬山虎的葉子為什么剛長出來是嫩紅的,過幾天就變成嫩綠的了?”我用植物學上的知識給他們作了解釋:初春氣溫比較低,爬山虎嫩葉中葉綠素較少,被低溫破壞只剩下胡蘿卜素,所以顯紅色,隨著氣溫升高,葉綠素增多將胡蘿卜素掩蓋,就變綠了。一學生又問:“爬山虎的果實是什么樣兒?”這一問題,我在鉆研教材的時候忽略了,我說:“我也沒見過爬山虎的果實,讓我們翻一下資料,解決它吧?!毕抡n后,一學生拿出他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就找起來,不少學生都擁過來,爭著看。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并沒有直觀的形象,我就引導學生讓他們回家后在網(wǎng)絡(luò)上查找。第二天學生們不僅知道了答案,還有的學生帶來了從網(wǎng)絡(luò)上搜集到的爬山虎種子的照片。這樣,學生們不僅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將書本上的知識進行了拓展,而且還學會了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揮。
三、講究方法
1、講究課堂教學方法。
根據(jù)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多樣的教學方法,讓一篇篇課文“活起來”,“趣起來”,才能很好地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不同課文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課時也有不同的要求,我們要根據(jù)年級段的訓練重點、單元訓練重點和課文特點,以及課時的要求,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如在預習《陶罐和鐵罐》時,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角色對比,初步體會角色特點。
2、講究過程管理和調(diào)控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以飽滿的熱忱投入教學,使學生始終處在輕松、愉快、興奮、和諧的狀態(tài),讓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在課堂上充分信任每一個學生,對每個學生都一視同仁;充分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哪怕學生說錯了也要對他的這種舉動給予肯定,讓他們充滿信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課堂上,要加大信息反饋量,要善于把握學生對目標的達成情況。對學生達成的目標的情況要及時反饋、矯正、鞏固,把學生的失誤和失誤積累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教學中還要有意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充分挖掘?qū)W生潛能,必要時可把學生按好、中、差分成一些學習小組,讓學生在課堂中共同討論、互相學習、互相帶動、互相牽制,增加學生動口、動手的機會,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zhì)。
3、講究單元測試的評講方法。
(1)師生都要有正確的考試觀。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chǔ),讓學生成才。學習是為了掌握方法,學到知識,提高能力;考試是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以便自己在以后的學習 中彌補缺陷,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方法。
(2)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減輕學生由于考試而帶來的心理負擔。
(3)要根據(jù)學生各自的特點,用發(fā)展的觀點評價學生。
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