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當下中學生物教學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每個學生科學素養(yǎng),課堂不應該僅僅是傳統(tǒng)的教師傳授知識點,學生負責記錄和背下考點,這樣的教學會培育出一群沒有任何想象力只是能應付考試的學生,我們的教學目標應該是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老師們應該教會的是讓學生腦洞大開,引導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所以說,實驗課在初中教學中是占據(jù)重要位置的,在真正實施的過程中,由于重視程度不高,所以實驗課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一、初中生物實驗課效果不佳的原因
在當下的社會,把實驗課程納入必修課中,是生物教學中一大進步,學生可以通過實驗課了解到書本上無法感觸的實物教學。然而,初中的生物實驗課中,效果還是不顯著,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生物實驗器材這些硬件設施缺乏,這就是導致生物實驗課程效果不佳的直接原因;二是當下的涂鴉式教育和應試考試機制,實驗課程并不用考試,所以學校和學生甚至是家長都不愿意花太多的心思在實驗課上,認為實驗課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是一種輔助學習機制,在動手操作能力和對知識認知層面的提高上并不會超過學生的考試排名及升學率,所以生物學實驗課程的進展和重視程度是有待提高的。而生物學科,我們的教科書上描素的是:生物科學是一科把實驗作為基礎教學的自然學科。然而由于初中的實驗教學變成演示實驗課程,以及不重視等原因,導致了以下局面的產生:教得辛辛苦苦的是老師,學的得辛辛苦苦的是學生。
二、走出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誤區(qū)的建議
1.實驗課程地位的提升
作為一門以科學實驗為主導的學科,應該對生物實驗的教程引起足夠的重視,將對于理論課程的熱忱分一部分到實驗課的教學中去。學校應該重視對生物實驗課程中硬件設施的配置。老師不應該只注關注生物課的理論教學(當然,在理論的基礎上才有了實驗的進程),應該采取理論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形式。讓學生真實地接觸到這些實驗,體驗到動手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涵養(yǎng)。
2.學生的積極參與
理論和實際操作的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要讓學生意識到實驗課程和理論課程之間的關系,而不是一味地背誦理論的考點知識,而忽略了實驗課對于其科學涵養(yǎng)和操作能力的一種提升。老師也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活躍、相互探討的實驗課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實驗課氛圍中,主動積極參與其中的實驗環(huán)節(jié),從而讓學生真正愛上實驗操作,不拘一格,觸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力。讓傳統(tǒng)的我要做實驗,變成我想要做實驗,這其中只是多了一個“想”,然而對生物實驗教學來說就是最大的肯定。
3.要重視學習過程
在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只對最終的結果給予重視,我們更加要重視的應該是過程。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動手實驗操作、學生動腦開發(fā)想象,這一過程就是科學涵養(yǎng)的訓練養(yǎng)成過程,這也是通過老師口口相傳無法達到的效果,因此,我們更要重視生物實驗課程的學習過程。
4.轉變教師的角色
初中是非常特殊的一個時段,教師在這個時段扮演的角色是很重要的,教師是指引者,不應該僅僅是一個監(jiān)管人員,監(jiān)管著學生的紀律,要求學生遵從各種限制,不準動手的時候要正襟危坐,猶如發(fā)號施令般允許學生動手后,再開始實驗。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監(jiān)管者的角色,變成一個實驗課的引導者,鼓勵學生自己動手。
5.采取激勵機制
為了提高學生對于生物實驗課的參與積極性,可以采用一種激勵機制來爭取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其中來,感受實驗的樂趣,改變傳統(tǒng)的大家對于實驗課的可做可不做的思想。
走出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誤區(qū),那么就要改變對于生物科學實驗的看法,端正對待生物科學實驗的態(tài)度,優(yōu)化實驗教學的模式,從各個方面改變,才能真正地認識到生物這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的真諦。
(作者單位:寧夏銀川市第二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