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玉琴
【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提出,初中語文教學也在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本文針對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感的培養(yǎng),進行探究,希望能夠在培養(yǎng)初中學生語感的同時,提高語文成績。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語感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02-02
引言:在語文的教學工作中,“語感”一詞被廣泛的提及和關注,所謂“語感”就是指學生對文字和語言的敏感程度和迅速感悟的能力,語感的培養(yǎng)逐漸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下面我們就對語感的培養(yǎng)工作進行深入的探究。
一、通過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增加對基礎知識的學習,積累了一定的語言、詞匯量、字形以及一些詞匯的構成、短語的組合等;另外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領悟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可以逐漸掌握文章中的精髓,對文章中的內(nèi)容進行仔細的斟酌后,學生“咬文嚼字”的意識和能力也在逐漸增強;具體的閱讀方法有抓住“關鍵詞”,在文章的相互比較中,發(fā)現(xiàn)文章的妙處,并且在以后的學習中,有效的利用關鍵詞。這樣在語文教學中,學生能夠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對語文的語感能力進行培養(yǎng)。例如在《孔乙己》一文中,語文教師可以對“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這句話進行揣測,讓學生們思考“為什么在這句話中要使用‘排字,而不是掏字或者其他的字”,學生在老師的問題下,對此進行思考探索,揣摩作者的思想,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語境。學生通過這種仔細閱讀的方式,掌握文章語句的意境,提高學生的語感。
二、強化朗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朗讀能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一項措施,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成效性。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不僅僅可以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發(fā)聲表達,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朗讀激發(fā)大腦的思維能力,間接增強學生的語感能力。朗讀的形式有多種,教師可以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朗讀方式,其實齊讀、跟讀和分角色朗讀等都有相適應的文章類型,同時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朗讀的技巧,方便學生對誦讀內(nèi)容的記憶,提高語感。
學生在反復的朗讀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誦讀的習慣,對詞匯材料進行積累,另外還可以對整個文章進行積累,這種積累的方式是為以后的寫作和應用提供素材,需要使用的時候能做到信手拈來。在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工作中,教師會要求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與背誦,尤其是初中的課堂上,需要誦讀的課文有很多,學生不僅僅要停留在背誦的層面,同時還要加強對文章的理解,深切的領悟到背誦這篇課文的原因所在,吸取文章的精華。
三、設置教學情景培養(yǎng)語感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課堂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是一種被動學習的過程,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轉變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在課堂上設置一定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的語感能力,例如,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的情景,學生就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形成一種問題的空間,學生在這個問題的空間下,對信息進行處理,同時對缺失的信息進行補充。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逐漸養(yǎng)成行為的動力,在學生的思維動向上起到促進作用,其中形象思維能力是語感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語感
實踐是檢驗真知的方法,在初中語文的“語感”工作中加強語言的實踐也是一項有效的途徑。其實每個人都具備基本的語言感知能力,而且,一個人的語言基礎能力越好,其語感的能力就越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語文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增加一些語言實踐的環(huán)節(jié),開展一些語言方面的游戲或者活動內(nèi)容,比如演講比賽、朗讀比賽等,另外還可以舉辦語言知識能力的競賽活動,讓學生在競賽的氛圍中,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程度,在比賽中收獲知識,同時也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在語言方面的感知能力和認知能力,有效的促進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
五、通過寫作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語感
在培養(yǎng)語感的工作中,要學會將寫作能力轉換成語感,寫作教學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通過語言教學對學生的識字、寫字、造句等進行訓練,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讓學生在寫作能力的提高上,進而達到鞏固學生語言能力的作用。例如,在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日記、周記、隨筆、讀書筆記等各種形式的寫作,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語文教師還可以教學生一些寫作的技巧,比如在描述一些事物的時候,怎樣選擇合適的語句來增強事物的形象性和生動性;除此之外,語文教師教學生將真情實感合理的融合到寫作過程中。由于寫作的實質(zhì)就是語言文字的應用,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語感能力。
六、結論
語感是一種語言修養(yǎng),在初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教學制度的改革,加快了語文教學的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具有重要的課題研究意義。本文對初中語文的語感培養(yǎng)提出了建議和方法,希望在未來的教學改革中,學生能夠?qū)φZ感進行培養(yǎng),通過各種方法途徑增強語感,從而達到促進語文學習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王建英.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J]. 科技信息,2010,30:329-330.
[2]張運嶺. 初中語文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J]. 學周刊,2012,14:68-69.
[3]況剛.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J]. 學周刊,2011,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