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虎
【摘要】本文從調(diào)查研究入手,對照《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對當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地剖析,并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提出了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關鍵詞】閱讀教學 存在的問題 見解和看法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94-02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最常用手段,也是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技能。結(jié)合歷年的高考情況來看,閱讀理解題的分值比重越來越大。高考閱讀理解就側(cè)重考查學生綜合閱讀能力——即抓文章主旨大意,借助細節(jié)、分析、概括、歸納、推斷、文章寓意等方面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速度、閱讀技巧等方面要下大工夫。我們英語教師應盡力根據(jù)大綱要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基本的閱讀技巧和能力培訓,使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結(jié)合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本人發(fā)現(xiàn)高中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還存在重重問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質(zhì)量亟待提高。那么,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是什么?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有哪些?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上述問題作粗淺的探討。
首先,傳統(tǒng)的翻譯教學法在教師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很多老師把閱讀材料作為用來傳授語言知識的一種形式,許多教師已經(jīng)習慣了按部就班地教學,以詞匯、語法為主線,將完整而有意義的文章分解成若干個零散的語言知識點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很難理解文章的含義。教師沒有根據(jù)新時代、新內(nèi)容來做出改變,提高教師的備課質(zhì)量。
其次,采用單一閱讀教學模式,教師迫于應試教育的壓力,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更多地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沒有認真研究過閱讀材料的難易度與學生實際能力之間的差距,盲目追求數(shù)量而忽視學生實際的閱讀教學效果,從而使學生學習的積極能動性大為降低。
再次,最重要的是缺乏對閱讀策略的指導。很多教師缺乏對閱讀策略的指導,致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是不知道用什么樣的閱讀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礙他們做出正確的推理判斷。其根源一方面是長期應試教育傳統(tǒng)習慣的影響,老師和學生僅僅注重眼前的考試成績,不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終身學習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是對英語學習的誤解,不能很正確理解學習的真諦。
針對上面的各種現(xiàn)象,筆者試就英語閱讀教學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一、老師角色的轉(zhuǎn)化
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探究、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目標。為此要求老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學滿堂灌,填鴨式的方法,進而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探索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老師努力從以下兩個方面改變自己的理念,確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首先,老師應該從知識傳授者的身份轉(zhuǎn)變?yōu)橹R的促進者和合作者。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把教師從“知識權威”的神壇上拉下來。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有力的促進者和合作者,根據(jù)學生探究活動的需要而提供有力的幫助。
其次,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老師應具有多學科的、豐富而淵博的知識。教師應該明白在教學中,自己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依靠本門學科知識就能解答的問題,知識的整合性要求教師應具備多學科的、豐富而淵博的知識,才能在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把握正確的探究方向,引導學生不斷深入。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有力促進者和合作者。教師還該明白學習活動的規(guī)律,并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來確定自己的工作重點。
二、避免教師的“滿堂言, 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新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指出“課堂教學應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單純傳授書本知識的教學模式,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
任務型教學法與以往教學法有重大差異,它認為語言學習并非是教授性的而是一種習得性的行為,它把語言應用的基本理念轉(zhuǎn)化為具有實踐意義的課堂教學任務。“以學生為中心,從做中學”是該教學模式的核心內(nèi)涵,也可以說把焦點從教師“如何教”轉(zhuǎn)向了學生“如何學”。因此教師應該轉(zhuǎn)變自己的陳舊的教學方法,學習并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例如:“任務型的閱讀教學法”。該模式主要框架表述如下: 即“審題”→“略讀”→“邊細讀邊解題”→“復核”?!皩忣}”,即看清題目及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數(shù)。該教學法基于以往的高中英語任務型三步活動閱讀教學模式,就是教師根據(jù)所閱讀的內(nèi)容確定目標和任務,并采取適當?shù)幕顒臃椒ǎ肿x前、讀中和讀后三步進行;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以文本為中介,以任務為依托,交往活動貫穿于閱讀教學過程的始終;創(chuàng)設情景,巧妙引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覺嘗試,并根據(jù)學生口頭和書面反饋的信息適當指導,從而使學生在協(xié)作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下完成相應閱讀任務,掌握英語閱讀技巧和學習的策略,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都得以提高。
總之,閱讀是一種積極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活動。閱讀能力的提高始于基礎,重在方法,貴在堅持。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在學習閱讀過程中相互配合,積極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按照《普通高中英語教學標準》的要求,圓滿地完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任務,最終讓學生逐漸減少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學會自主使用閱讀課中的問題學習策略,形成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為今后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秋秋.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活動課堂教學模式案例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03.
[2]文秋芳.英語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年第3期.
[3]陳蕾.高三英語閱讀課教學現(xiàn)象剖析[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6期.
[4]周文婕.閱讀策略遷移調(diào)查及元認知培訓[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3期.
[5]谷欣雨.高三英語閱讀策略運用狀況與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