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笑茹
(常州市中醫(yī)醫(yī)院·213000)
穴位貼敷治療婦科腹腔鏡術后肩肋部疼痛的效果觀察
丁笑茹
(常州市中醫(yī)醫(yī)院·213000)
目的:觀察穴位貼敷治療婦科腹腔鏡術后引起的肩肋部疼痛的療效。方法:將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婦科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并在術后肩肋部疼痛的良性婦科疾病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3分對照組術后平臥6小時后自由體位并鼓勵下床活動;實驗組平臥6小時后鼓勵下床活動同時予以穴位貼敷。比較兩組疼痛強度及持續(xù)時間。結果:實驗組疼痛強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疼痛累計時間短于對照組。結論:穴位敷貼治療可以明顯減輕腹腔鏡術后肩肋部疼痛的程度,縮短疼痛時間,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婦科腹腔鏡術后 非切口疼痛 穴位敷貼
隨著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和內(nèi)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腹腔鏡手術因其切口小、損傷小、出血少、疼痛輕、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已廣泛應用于婦科疾病的診治過程中。但有相當多患者腹腔鏡術后出現(xiàn)肩部酸痛、肋間刺痛、腹部脹痛等,而且有時疼痛甚至超過切口疼痛,被稱之為“腹腔鏡術疼痛綜合征”[1]。術后病人上腹和肩部牽涉痛的發(fā)生率與疼痛程度在術后24小時可至一個峰值[2],成為腹腔鏡手術后患者最主要的不適主訴。本研究主要分析穴位貼敷對婦科腹腔鏡術后肩肋部疼痛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從2013年01月—2014年12月,收治腹腔鏡手術后出現(xiàn)上腹部、肋間及肩痛患者,入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3分的患者60例,年齡22~49歲,平均年齡40歲。卵巢囊腫10例,子宮肌瘤30例,異位妊娠10例。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兩組年齡、病情、手術時間、氣腹壓力及治療前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在腹腔鏡術后平臥6小時,出現(xiàn)肩肋部疼痛患者,指導患者自由體位并鼓勵下床活每天2~3次;治療組平臥6小時后取穴位貼敷,根據(jù)患者主訴疼痛部位,將穴位貼敷貼(上海豐澤園醫(yī)藥研究所研發(fā),云南省普洱市金利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由治療膏、醫(yī)用膠布及保護膜構成,通過生物波效應和經(jīng)絡穴位效應發(fā)揮作用。)在患者的阿是穴(主穴),同樣鼓勵下床活動,每天2~3次。由專人記錄兩組患者術后24小時疼痛評分。
1.3 療效評定標準
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疼痛由低到高依次計為10分,評分越高,疼痛程度越嚴重。(1)0級:0~3分;(2)Ⅰ級:4~6分;(3)Ⅱ級:7~8分;(4)Ⅲ級:9~10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60例患者在腹腔鏡術后24小時,進行VAS評分,結果見表1。
表1 術后疼痛持續(xù)時間
表2 術后疼痛程度
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發(fā)生肩肋部疼痛的原因:術中腹腔壓力升高,膈肌上抬,牽拉膈下神經(jīng)纖維,從而反射性引起肩痛[3]。術后殘留CO2擴散,腹腔內(nèi)酸化,生成碳酸,膈肌在酸性物質(zhì)的刺激下反射性地引起肩部疼痛[4]。并且殘留氣體會導致腹膜張力下降,腹腔內(nèi)臟器的支持力下降,導致疼痛[5]。
中醫(yī)學認為,腹腔鏡術后,濁氣(CO2)殘留,壅于中焦,氣血運行不暢,阻滯于肩肋部而發(fā)生肩肋部疼痛。穴位貼敷療法通過刺激穴位,疏通經(jīng)絡,燮理陰陽,調(diào)暢氣血,溝通機體內(nèi)外,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濁氣(CO2)代謝排出體外,以達到“通則不痛”。
本觀察結果表明,穴位貼敷可有效地減輕腹腔鏡術后患者肩肋部疼痛,操作簡單,無副作用,易于患者接受,值得臨床推廣。
[1] Pier A,Benedic M,Mann B,et al.Postlaparoscopic pain syndrome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J].Chirurg,1994,5(3):200-208.
[2] 張巖青.探究體位改變對婦科腹腔鏡手術后非切口疼痛的影響[J].求醫(yī)問藥,2013,11(2):402.
[3] 石喜妹.婦科腹腔鏡術后肩痛及季肋下疼痛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1,4(6B):38.
[4] 裘法祖,鄒聲泉.實用腔鏡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66.
[5] 孫建華,牛菊敏,史玉林.婦科腹腔鏡術后疼痛的相關因素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6):36.
(2016-05-24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