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要:高中生物進入復習階段,教學也進入了一個較難的階段,既要考慮全面復習已經學習的知識,查漏補缺,又要在基礎層面上做提升,所以教學既要做到把握全局,又要掌握重點。本文我們將先分析高中生物整個知識體系的特征,再據此設計出全面的復習教學計劃,最后針對個別重點部分提出提升教學的方案。
關鍵詞:高中生物;復習教學;教學方案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3-0273-02
關于高中生物復習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可以參照平時的教學,先把整個高中生物知識體系的特征參透,再有針對性的提出教學方法。在本文中,筆者提出其特征包括人文性、邏輯性和實踐性三方面,教學方法主要從大方面著眼,提出相關教學方法的提綱。
1.高中生物的知識特點
要進行全面的復習,了解高中生物知識體系的特點是第一步,要把握整體就要從整體進行歸納,筆者根據教學經驗把高中生物知識體系的特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1 人文性。我們常常把生物稱為理科中的文科,一方面,因為生物理論知識多以文字描述,它的數(shù)理性不如化學、物理強;另一方面,在自然科學中,生物學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最為緊密,它所包含的知識是我們在生活中甚至在自身也能有所體會,所以生物知識在某些方面正如社會科學學科一樣帶有主觀體會性。以上兩方面的特征就組成了我們所說的人文性,所以在復習中可以參考文科學科的復習方法,靈活地復習。
1.2 邏輯性。前文中我們談到了生物學科的人文性,但是從總體上來說,它的科學邏輯性仍占主要地位。它所包含的知識點環(huán)環(huán)相扣,正如自然界中獨立的生物個體看似毫無聯(lián)系實際通過一個生物鏈構成整個生物體系,生物學科看似獨立分散的知識點相互聯(lián)系構成一個完整的生物知識體系。
例如高中生物知識的總體結構,歸納起來主要分為:生命物質基礎、生命結構基礎、遺傳變異及進化、細胞代謝、生物活動、生物和環(huán)境六個模塊。從這些模塊總結可以看出,高中生物知識經歷了一個由微觀到宏觀的過程,每一個微觀模塊的知識點與其相對應的宏觀模塊有相應的聯(lián)系。在我們初次教學的時候,采用的是逐點逐點的講解的方法,并不會跨越教材把后面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而教學實踐證明大多數(shù)同學也不能夠準確地把相關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所以在進行最終復習的時候,就要注意這一個微觀到宏觀相互聯(lián)系對應的特征,從而進行合理高效的復習。
生物學科中的各種錯綜復雜的聯(lián)系決定了它嚴密的邏輯性,所以僅依靠主觀思維是不足以學好生物學的,我們在復習安排中要注意遵從知識的條理邏輯,切忌"一把抓"。
1.3 實踐性。生物知識來源于實踐總結和實驗驗證,它的產生和發(fā)展與實踐實驗密切相關。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實驗和強調同學們對生活實踐的體驗,在復習過程中,同樣要注重它的實踐性,利用實踐教學,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2.由面到點,全面復習
根據高中生物知識的種種特征,我們要有針對性的做出復習教學計劃,力求做到點面兼顧,夯實基礎,有效提升。
2.1 注重教材,夯實基礎。教學中我們強調以教材為重,因為教材中包含了最基礎的知識體系,但是在復習中往往存在著"急功近利,好高騖遠"的現(xiàn)象,許多老師在安排復習時,把教材略過就進行知識拓展和提升訓練,導致復習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在前文中我們總結出生物學科的"人文性",所以社會科學學科的復習規(guī)律在一定程度上也適用于生物學科,其中之一就是對教材的掌握。首先,從整體上考慮,學生要掌握每本教材的主要知識結構,例如必修一主要的知識由走近細胞、組成細胞的分子、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細胞的生命歷程六部分。顯而易見,六個知識點總結就是教材的六章標題,所以要讓同學們關注教材標題,寫出知識框架,做好整體把握。其次,從知識點考慮,同學們對于教材中的理論描述不應采取"走馬觀花"的瀏覽方式,閱讀要仔細,理解理論從其意義上理解是一方面,從字面意義上理解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以上要求是我們在復習時對教材復習的要求,打好牢固的基礎才能有穩(wěn)定的提升,所以對于每一本教材都要做到從字到框架結構的全面把握。
2.2 把握結構,注重聯(lián)系。我們把教材內容總體進行了復習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還處于一種散亂無序的狀態(tài),接下來就要開始系統(tǒng)復習。在對教材復習的要求中,我們已經談及了把握知識結構,在此我們就整個高中生物知識的復習再次強調整體結構復習。
首先,根據教材上各個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分模塊復習。例如基因知識模塊,它包括了基因的發(fā)現(xiàn)、基因是什么、基因的變化及基因的實際運用四大方面的內容,以基因的變化方面為例,它又包括了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兩個內容。在知識模塊的劃分中,不同的老師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生物進化理論,有的老師會把它劃分到基因的變化中,有的老師會把它劃分到基因的應用中,但是我們始終要遵從最優(yōu)教學選擇,保證學生能最好理解和掌握。
其次,對重難點知識強調復習。從整體上把握了知識結構、規(guī)劃出知識框架后,接下來就要著眼于個別,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在強調復習重難點知識時,除了依照通用的教學準則、經驗外,也需要及時的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對復習知識的要求,找到總體知識的重難點的同時也要有所側重點地復習。重難點知識復習可分為理論知識復習:"重點理論、易錯難點理論分析",以及題型復習:"常考題型解析、難點題型分析",從理論學習和運用兩步突破掌握重難點。
2.3 實驗輔助,加深理解,巧妙記憶。在最終復習的階段,由于學習時間緊迫、學習壓力較大,需要掌握的知識較多,同學們思維會疲憊和混亂,采取巧妙的實驗穿插,可以起到提點知識,幫助記憶的效果。如果有條件,盡量采取實驗操作或者現(xiàn)場實驗演示,或者運用多媒體演示。
生物知識的實踐性決定了實驗對它的特殊意義,無論在平時的學習中還是最終的復習中,據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查,真正在考場中,思維極度緊張的情況下,往往是實驗的形象記憶更為深刻,其對應的知識點也理解的更為透徹。
本文對高中生物復習的分析,顯示出高中生物的復習,也是所有學科復習的共同特征,一般經歷了知識的瀏覽、知識的整合、知識的歸納三個階段。在實際教學中,具體的教學方法往往因教師的選擇而不同,本文的教學方法是筆者的教學經驗和總結,希望能作為老師們教學的參考,疏漏之處,仍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