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樺?朱煉
摘 要: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而“說”是最基本的,說的功夫差不多了,聽、讀、寫三項就容易辦了。眾所周知,技工院校的學生很多來自農村,地方性的方言、口音比較重,因學習成績差而導致的自卑、內向更讓他們不敢表達。因此,從技校生自身的發(fā)展來看,在語文課上進行口語訓練十分必要。本文針對技校學生的口語現(xiàn)狀,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培養(yǎng)方案。
關鍵詞:技工院校 口語能力 培養(yǎng)初探
在現(xiàn)行的技工院校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很重視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對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卻不夠重視。筆者認為,在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不僅體現(xiàn)了語文新教材改革的全新理念,而且符合語文課程的言語性和工具性特征,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大有裨益。
一、學生口語能力的現(xiàn)狀
1.學校不重視
長期以來,很多學生和家長都認為,技校是學習專業(yè)技能的地方,對于像語文這樣的基礎課都抱著可學可不學的態(tài)度,而學校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技能,也相應縮減了語文等基礎課的課時,使得語文教學不斷地被邊緣化,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無從談起。
2.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欠缺
在近十年的技校語文教學生涯中,筆者有幸接觸到各個層面的學生,這樣特殊的經(jīng)歷使筆者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一定的認識。他們有的說話結結巴巴,不敢看人;有的一上講臺就臉紅,手足無措;有的胡亂表達,甚至忘詞;有的普通話中夾雜濃重的地方口音等等。如此種種都說明學生口語水平不容樂觀,口語能力亟待提高。
二、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1.明確課標要求,立足教材
語文新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技校生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演講能力,能夠在脫稿的情況下作2分鐘的演講;能夠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內,對相關質詢進行答辯,內容充實正確,表達流暢自然??梢娍谡Z教學應該作為教師課堂教學不可忽視的內容。筆者認為目前通用的教材勞動版《語文》課本就是一本現(xiàn)成的訓練教材,里面有大量可以作為口語訓練的內容。只要語文教師能夠積極鉆研,深入挖掘,提高重視,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2.提高口語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找到合適的教材之后,接下去教師就要想辦法如何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得學生愿說、敢說、能說了??梢詮囊韵聨讉€方面做起。
(1)大聲朗讀課文。古語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在筆者看來,朗讀要重視以下三方面。一是要用標準的普通話朗讀。學生們有的平舌翹舌不分,有的前后鼻音不分,有的n、l不分,筆者都逐一糾正,不厭其煩反復指導。二是注重朗讀技巧指導。筆者從網(wǎng)上下載《荷塘月色》《再別康橋》等美文的配樂朗誦,讓學生反復傾聽和感受,注意朗讀技巧諸如抑揚頓挫、重音等的掌握。三是讓學生多訓練。如教材中有一篇散文《好雪片片》,意境深遠,很適合學生通過深入細膩的朗讀來理解文章的意蘊。筆者就在班級開展朗讀比賽,看誰讀得準確生動,感情到位。
(2)創(chuàng)設口語情境。在平時教學中,筆者經(jīng)常模擬各種場景,激發(fā)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不斷強化學生的口語鍛煉。如學到《項鏈》這篇課文,在分析主人公瑪?shù)贍柕碌娜宋镄愿駮r,就不斷啟發(fā)學生,瑪?shù)贍柕鲁藧勰教摌s、拜金主義等需要批判之外,還有其他可以肯定或值得學習的地方,比如和丈夫一起面對困難的勇氣、甘愿承受十年還債的艱辛等等。在筆者的不斷啟發(fā)之下,學生們大都會積極發(fā)言,在這樣的氛圍中,不知不覺也就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開展班級演講。從事口語教學工作的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指令性口語訓練要經(jīng)常開展,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給每一位學生提供訓練的機會、鍛煉的場合,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全體動員、各個過關的目標。這幾年來,筆者在任教的每個班都開展課前2分鐘演講,幾乎不間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作用。當眾演講才是顯示真功夫的時候,思維是否敏捷,口齒是否伶俐,表達是否通暢,這全是需要注意的。
總之,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方法和措施有很多,在筆者的教學生涯中,也從不間斷的口語訓練中體會到學生口語能力提高的喜悅。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口語交際的能力越來越重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口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將成為筆者的工作之一,筆者將會為全面提高學生口語能力而努力。
參考文獻:
[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yè)能力建設司.技工院校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0.
[2]張淑娟.口語交際教學的基本原則和途徑[J].語文學刊,2005(2).
[3]宋冬梅.淺談技校語文教學中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J].職業(yè),2011(2).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zhèn)江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