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臨床診治應用糖化血清蛋白檢驗結果的價值。 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5月該院共選取了79例糖尿病患者,將其作為研究組,同期選取77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研究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對治療前后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結果進行記錄,和對照組的糖化血清蛋白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 研究組治療前后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結果比對照組高,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治療后比治療前有所下降,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治使用糖化血清蛋白水平作為依據(jù)的應用價值很高,獲得的診斷準確率較高,能夠為患者的病情判斷提供參考,應該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 糖化血清蛋白;糖尿?。辉\治;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4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2(b)-0116-02
糖尿病在臨床中的發(fā)病率比較高,該疾病的發(fā)病是因為患者的胰島素分泌異常。臨床中患者會出血血糖持續(xù)處于較高狀態(tài)的癥狀[1]。現(xiàn)在臨床中對于糖尿病的根治方法尚無,所以該疾病一旦患病就需要終生接受治療控制病情發(fā)展?,F(xiàn)代社會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比較普遍,老年化社會結構問題突出,所以糖尿病目前已經(jīng)是對人類健康造成極大威脅的疾病。臨床研究表明[2],糖尿病患者臨床中會出現(xiàn)比較多的合并癥,常見的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會因為這些并發(fā)癥而出現(xiàn)生命危險。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臨床中要盡早緩解患者的癥狀,降低臨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在一些醫(yī)學研究中表明[3],糖化血清蛋白檢驗可以為糖尿病診治提供參考和幫助,應用價值高。此次該院對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應用于糖尿病診治的作用進行了探討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3年5月—2014年5月該院共接收了79例糖尿病患者,將其作為研究組,同期選擇77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共有男性39名,女性38名,最小41歲,最大77歲,患者無機體病變存在;研究組有男性40例,女性39例,最小40歲,最大77歲,病程1年至5年不等,入院時接受了診斷,確診為糖尿病,無其他內(nèi)分泌代謝疾病和肝腎器質損傷疾病。兩組患者的一般性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比較分析。
1.2 方法
研究組和對照組均接受了血液樣本采集,對其進行血液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檢測,記錄檢測結果,研究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治療,之后再次進行血液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檢驗,記錄,對收集的3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血液采集具體步驟,如下:對兩組均統(tǒng)一進行空腹采集血液標本,采集的血液標本劑量維持在2 mL左右,并將其放置于抗凝管中,以此防止血液凝聚[4]。將血液標本放置全自動離心機中進行糖化血清蛋白測定,將儀器設備值調(diào)整為3500 r/min,進行5 min左右的離心之后,將抗凝管中的紅細胞放置于劑量為0.8 mL的溶血劑中,等待3 min左右,將其放置于自動化生化分析儀中檢測糖化血清蛋白[5]。
1.3 觀察項目
對記錄的研究組治療前后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和對照組糖化血清蛋白水平進行記錄和對比,并對治療前后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水平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x±s)表示,若P<0.05則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中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為(3.87±0.51)mmol/L,研究組在治療前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為(9.01±2.13)mmol/L,治療后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為(5.79±1.31)mmol/L;研究組治療前后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結果比對照組高,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治療后比治療前有所下降,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糖尿病在臨床中的發(fā)病是受到遺傳和環(huán)境兩個內(nèi)外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的,屬于內(nèi)分泌代謝紊亂疾病[6]。臨床中糖尿病是常見的疾病,根據(jù)臨床研究顯示[7],目前糖尿病的臨床發(fā)病率在不斷上升,這是因為現(xiàn)代社會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比較普遍,老年化社會結構問題突出,所以糖尿病目前已經(jīng)是對人類健康造成極大威脅的疾病。臨床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時是以糖耐量試驗為依據(jù),該檢測的準確率高,不過由于其檢測的過程復雜,而且有很多的條件限制才能夠保障其準確性,比如患者的身體情況、抽血時間等,如果不符合條件,就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8]。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紅蛋白和糖非酶聯(lián)合產(chǎn)物,臨床研究表明[9],該物質能夠對患者3個月內(nèi)血糖情況進行反應,所以,檢驗的時候可以對臨床提供參考信息。
糖化血清蛋白對糖尿病臨床診治的輔助作用非常大。①如果患者體內(nèi)糖化血清蛋白水平上升較快,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波動幅度相同,那么表明,患者在3個月內(nèi)的血糖水平都比較高,臨床血糖控制情況不佳。②如果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無異常,卻有血糖上升情況出現(xiàn),表明患者接受了葡萄糖輸注,患者機體出現(xiàn)了應激反應。③如果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顯著上升,其幅度比糖化血紅蛋白上升幅度小,說明患者的3個月內(nèi)血糖控制不佳,3周內(nèi)的血糖控制情況符合標準。④如果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比糖化血紅蛋白要高,則患者處于糖尿病初期,2周內(nèi)血糖水平上升比較快速。⑤如果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均有所提升,而糖化血紅蛋白的上升幅度更大一些,則說明3周內(nèi)患者的血糖控制理想,在治療的時候可以保持原來的治療方式。⑥如果患者的糖化血清蛋白顯著上升,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正常,說明2周內(nèi)的血糖控制比較好,可以對其進行完善。
在此次研究中了解到:①研究組的患者接受治療前和治療后的糖化血清蛋白都要比對照組高,所以糖化血清蛋白檢測是能夠對患者的糖尿病進行鑒別的診斷方式;②臨床研究顯示,患者接受治療后糖化血清蛋白比治療前有所降低,說明,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診斷和鑒定中能夠發(fā)揮出參考作用。其中,對照組中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為(3.87±0.51)mmol/L,研究組在治療前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為(9.01±2.13)mmol/L,治療后的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含量為(5.79±1.31)mmol/L。因此,臨床中為糖尿病和疑似糖尿病患者使用糖化血清蛋白檢測可以對其進行鑒別,臨床應用價值比較高。
總而言之,臨床中糖尿病患者接受糖化血清蛋白檢測可以獲得比較高的診斷準確率,在患者的治療以及預后分析中能夠發(fā)揮出較好的作用,可以作為臨床治療的依據(jù),推介臨床中使用該種檢測方式來為患者進行病情檢測。
[參考文獻]
[1] 宋長廣.糖尿病患者測定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的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4):511-512.
[2] 續(xù)燕.120例住院患者糖化血清蛋白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14(3):472,453.
[3] 韓忠萍.糖尿病患者相關檢驗項目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2):386-387.
[4] 紀全江,季步欣,國麗,等.試論糖化血清蛋白與糖化血紅蛋白對糖尿病診斷的重要性[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1,9(12):403-404.
[5] 張萍,彭俊華,楊迎桂,等.糖尿病患者C-肽、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紅蛋白的相關性分析[J].甘肅科學學報,2014,26(4):58-60.
[6] 鐘延法.聯(lián)合檢測血糖、糖化血清蛋白、D-3羥丁酸在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z1):191-192.
[7] Sandeep Sharma, Mohammad Goodarzi, Joris Delanghe, et al.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Designsand Multivariate Modelingto Assessthe Effect of Glycated Serum Protein Concentrationon Glucose Prediction from Near-Infrared Spectraof Human Serum[J].Applied Spectroscopy: Society for Applied Spectroscopy,2014,68(4):398-405.
[8] La dan Hosseini Gohari,F(xiàn)arzaneh Moghadam,Maryam Mahdi,et al.Fructosamineasa Complementary Fasting Blood Sugar Test for Glycemic Controlin Diabetic Patientson Hemodialysis[J].Laboratory Medicine,2011,42(3):168-170.
[9] 秦永雙.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糖化血清蛋白聯(lián)合檢測在貨車司機糖尿病篩查中的意義[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4,24(7上旬刊):3792.
(收稿日期: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