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
作文教學是一直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才能使學生不為作文所累,使老師不為學生的“天書”發(fā)愁,進而讓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自由表達”作文內容,感情真摯,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呢?就如何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對的看法。
一、激發(fā)興趣,鼓勵實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寫作的愿望,那么習作的教學目的是很難達到的。一旦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zhí)著的追求。因此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鼓勵實踐,調動寫作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1)要把老師的架子放下來,與學生融為一體,學生用商量的語氣和學生討論并適當引導學生該寫什么,怎么樣寫。(2)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寫熟悉的內容。作文命題應開放,出寬題,僅限定范圍而不限定題目,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景或物作為作文內容,以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愿望,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3)以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寫作欲望。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yǎng)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在教學中我經常會采取拿學生的作文當作范文來宣讀,鼓勵學生向期刊投稿,將學生的習作打印成冊,舉行作文比賽等方式來鼓勵學生,讓他們又被認同的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學生自覺寫作的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就讓他們去描寫,去評論無疑是很難的。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币虼?,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加強觀察的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點的習慣從而克服“無材料可寫”的特點。記得在《一次的小實驗》的習作指導中,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平時最感興趣的小實驗,按一定的順序把過程寫清楚,并寫出實驗時人物的心情,但這次習作大部分學生寫的不夠理想,這顯然與平時生活觀察不仔細,實驗做的少有關系,于是我聯(lián)系科學老師帶著大家做了幾個實驗,這次學生做實驗的目的性很強,通過學生的認真仔細觀察后,再次習作時學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我們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應該根據(jù)教材內容采取指向觀察訓練、自由觀察訓練和聯(lián)系實例觀察訓練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訓練。
三、堅持實踐培養(yǎng)習慣
如果說興趣是學生習作最好的老師,習慣的培養(yǎng)將決定學生習作能否成功。一個好的語文教師應注重學生良好閱讀習作習慣的養(yǎng)成。我們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1)獨立主動地讀書看報的習慣;(2)將觀察到的情況用一句話記錄,做素材筆記的習慣;(3)學做資料卡或剪貼報等積累詞句、好段的習慣;(4)讓耳朵做“老師”,自己當堂修改、請別人修改的習慣;(5)注重保存自己的作文本重讀整理的習慣;(6)主動應用語言,有感而練的習慣。
四、提倡個性,鼓勵想象
在作文教學中,誘導學生進行想象,不但能開闊視野,豐富寫作內容,還能使文章生動活潑,意境更加深遠,蘊涵更加豐富,同時還能使學生認識得以升華,思想得以提高,性情得以陶冶。同樣一個富有新意的題材,構思不好,它也不會吸引人。適當?shù)南胂蟀l(fā)揮比一般的記敘在語言方面具有優(yōu)勢,學生具有廣闊的表現(xiàn)空間,可以綜合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而且,富有想象力的文章使得學生在語言表達上更加富有個性化。
五、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進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訓練,能使聽、說、讀、寫收到較好的效果。在進行《我最喜愛的小動物》作文指導時,我提前就讓學生去觀察,回憶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在課堂上的相互交流中發(fā)言的同學絡繹不絕,講的同學很認真,講到有趣的地方還會哈哈地笑起來,聽的同學很專注,能與講的同學融入到當時的情境中去,在讓學生充分的進行口頭表達能力之后,我便趁熱打鐵,讓學生將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最后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當然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必須從低年級開始,抓住課內插圖和看圖說話,采用個人自說,同桌對說,全班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訓練,還要注意合理的想象,這樣既豐富了語言又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六、注重閱讀,以讀促寫
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形成,有懶于多讀多背,實踐證明,運用語言文字,寫作能力的形成,也需多讀多背,課內多讀,課外也需多讀多背。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訓練。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適當增加背誦的量。通過讀、背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讀書時做好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具體的方法在閱讀時摘錄書中的優(yōu)美詞語,妙語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復吟誦,只有經過長期積累,語言才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就會涌向筆端。閱讀是學生獲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徑。學生可以從讀中學到“怎樣寫”,但這也需要我們老師們長期有目的地培養(yǎng),讓學生從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從讀中學寫,讀寫結合,提高寫作能力。
七、充分利用網(wǎng)絡、遠程教育資源、多媒體課件,進行作文教學
遠程教育資源和信息技術是作文的平臺和環(huán)境,不用傳統(tǒng)的稿紙或作文本;除了運用為寫作個體心腦所運用的資源和思考所得外,更多地還要搜索、篩選和運用網(wǎng)上豐富的寫作資源;文本在計算機網(wǎng)絡上無紙化遞交、審美化呈現(xiàn),以及在網(wǎng)上交流、評改和反饋;文章的長短更為自由、表達的樣式更為多樣;作文就是交流,就是發(fā)表;作文評價是開放的、動態(tài)的和多元的。小學生網(wǎng)絡化作文的訓練能喚醒學生的讀者意識,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改變學生的評價意識,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小學生作文無興趣的老大難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既有個體學習行為,又有協(xié)作學習行為。
總之,我們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想認識的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注重積累寫作素材,尤其是課外閱讀必不可少,加強指導寫作技巧,注重作文評改傳閱,多些鼓勵,少些批評,日積月累,他們的寫作能力自然就會慢慢提高,作文教學也會變得生動,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