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民
全球目前每年約有3.5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我國是病毒性肝炎高發(fā)區(qū),估算約有9300萬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乙肝患者約2000萬,每年約有26萬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導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很多人對乙肝的傳播途徑有誤解。事實上,共飲共餐、一起工作學習、握手等日常接觸、接觸淚液或尿液、擁抱或接吻、打噴嚏、咳嗽、蚊蟲叮咬等, 都不會傳播乙肝。但為防患于未然,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下面詳細談談乙肝疫苗的接種問題。
三針護一生。乙肝疫苗的預防有效率可達95%以上。接種程序是在新生兒出生6個月內(nèi)接種3針,可對乙肝病毒產(chǎn)生長期免疫力。乙肝疫苗對預防乙肝感染和乙肝所致肝癌非常有效,任何年齡的人都應按規(guī)范流程接種乙肝疫苗。若錯過接種時間,不必從頭開始,只要完成余下的疫苗接種即可。以新生兒接種流程為例:全程接種3針,第一針是在出生后24小時內(nèi)接種;第二針在1個月后接種;第三針在第一針接種后6個月接種。
在接種完3針乙肝疫苗后,大多數(shù)人不需要檢測乙肝表面抗體,但下列高危人群需要檢測:1.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所生的嬰兒,在完成接種后 1~6個月,需檢測抗原和抗體;2.醫(yī)務人員、免疫功能低下者、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的性伴侶,在完成接種后1~2個月檢測表面抗體。大約5%的人在完成接種程序后沒有產(chǎn)生保護性抗體,可按正常時間間隔,再次接種3針疫苗。
哪些人需要接種乙肝疫苗?建議所有新生兒和未接種過乙肝疫苗的兒童、青少年都應接種。需要接種的成年人包括:任何希望避免乙肝病毒感染的人、醫(yī)務人員、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的家庭成員或性伴侶、患有慢性腎臟病或非乙肝導致的慢性肝病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另外,注意在日常生活和集體環(huán)境中,盡可能不用未檢測乙肝指標的血液及血制品,不到黑窩點獻血,不要用不干凈的注射器、針灸針和牙鉆及內(nèi)窺鏡等介入性醫(yī)療儀器,不要共用剃須刀、牙刷等。
新生兒必須接種疫苗。母嬰傳播是乙肝病毒最常見的傳播途徑。由于慢性感染者一般沒有癥狀,許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乙肝。若不加以干預,乙肝攜帶者所生的嬰兒中,高達90%將成為慢性乙肝感染者。因此,所有新生兒出生時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重要措施。
首先,建議所有懷孕女性都應在妊娠期的頭3個月進行乙肝表面抗原檢測,即使以前已經(jīng)做過檢測或接種過疫苗。
其次,孕婦孕期需定期監(jiān)測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水平,如發(fā)現(xiàn)異常則提示可能需要治療,建議轉(zhuǎn)診至相關(guān)科室。
再次,若孕婦是乙肝表面抗原和抗體陰性,說明她對乙肝無免疫力,建議分娩后接種乙肝疫苗,避免將來被感染。
最后,新生兒出生 12小時內(nèi),應盡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按時完成余下兩針接種。
(作者系南方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副院長、肝病科主任/王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