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帥平 雷龍濤 王長安 韓健樂 楊青彥 楊俊偉 王曉勃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16)
分析腎移植后肺部感染34例治療體會
楊帥平雷龍濤王長安韓健樂楊青彥楊俊偉王曉勃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16)
目的 探討分析腎移植術后并發(fā)肺部感染的治療。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入院的37例腎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參考相關文獻進行分析和統(tǒng)計。結果 感染發(fā)生于術后1~6個月者15例,其中有11例發(fā)生于術后3個月左右,發(fā)生于術后6~12個月者2例,發(fā)生于術后1~3年者4例,發(fā)生于術后3~5年者8例,發(fā)生于術后5~10年者5例;病原體檢測陰性病例11例,陽性病例23例。陽性檢出病例中細菌感染17例,真菌感染3例,病毒感染2例,肺炎支原體感染1例。疾病轉歸:治愈29例,死亡3例,未完成治療并要求主動出院2例。結論 腎移植患者術后半年之內以及1~2年以上并發(fā)肺部感染最為常見,其快速化的病程進展,多樣化的病原體感染,兇險化的病情以及較差的預后一起導致了較高的病死率。故應引起必要的重視,積極有效的開展相關治療。
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治療
腎移植是將健康者的腎臟移植給有腎臟病變并喪失腎臟功能的患者的過程。肺部感染為腎移植術后相對嚴重且常見的并發(fā)癥,如不給予及時治療可繼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為探討分析腎移植術后并發(fā)肺部感染的療效,將我院34例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入院的37例腎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17~61歲,平均年齡(42.2±5.7)歲,并排除在呼吸科住院治療未滿5 d者。
1.2臨床表現:腎移植后肺部感染的常見癥狀有呼吸困難,體溫改變、咳嗽、痰量增多和痰液性狀改變。其中發(fā)熱最為多見,多數為超過38.5 ℃的高熱;其次為咳痰咳嗽、胸悶氣促、呼吸困難,個別患者有無力,心慌,失眠等癥狀。因腎移植術后并發(fā)肺部感染早期體征不顯著,故多數患者進展期才引起足夠的重視。
1.3病原學檢查方法:對34例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血、痰培養(yǎng),痰抗酸染色,咽喉試子真菌及細菌培養(yǎng),對培養(yǎng)結果陽性的患者再進行藥敏試驗。必要時可行尿液培養(yǎng)。
1.4治療方法
1.4.1一般治療:①臥床休息并持續(xù)正確吸氧,保持改善低氧血癥;②加強輔助治療,給予優(yōu)質飲食從而改善低蛋白血癥及貧血;③保持酸堿平衡,使水電解質紊亂得到糾正;④予以廣譜、高效抗菌抗病毒聯合治療,并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同時進行降梯度治療。
1.4.2免疫抑制治療:他克莫司(FK506)/西羅莫司+驍悉(MMF)
+糖皮質激素24例;他克莫司(FK506)+咪唑立賓(MZ)+糖皮質激素5例;環(huán)孢素(CsA)+驍悉(MMF)+糖皮質激素5例。
2.1感染的發(fā)生時段:本研究中肺部感染起病時間為腎移植術后45 d~10年。發(fā)生于術后1~6個月者15例(44.12%),其中11例(32.35%)發(fā)生于術后3個月左右,發(fā)生于術后6~12個月者2例(5.88%),發(fā)生于術后1~3年者4例(11.76%),發(fā)生于術后3~5年者8例(23.53%),發(fā)生于術后5~10年者5例(14.71%)。各個時間段分布見表1。
2.2感染的病原學特點:病原體檢測陰性病例11例(32.35%),陽性病例23例(67.65%)。陽性檢出病例中細菌感染17例(50%),真菌感染3例(8.82%),病毒感染2例(5.88%),肺炎支原體感染1例(2.94%)。各檢出病原體分布見表1。
2.3疾病轉歸:34例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患者通過聯合抗菌、抗病毒、支持治療、免疫抑制治療后,治愈29例(85.29%),死亡3例(8.82%),未完成治療并要求主動出院2例(5.88%)。
表1 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時間及檢出病原體分布
隨著腎移植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與不斷革新,腎移植術后并發(fā)癥也漸漸成為了廣大醫(yī)務人員關注和解決的重點,其中以肺部感染為甚[2]。為達到預計手術效果并提高患者存活率,免疫抑制劑成為了首選治療方案,而其廣泛的應用一定程度上嚴重的破壞了患者自身的免疫機制,使機會感染與腫瘤的敏感性大大高出正常人。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早期癥狀不顯著,體溫變化不大,但病情發(fā)展迅速,很短時間內可以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常常由于難以糾正的低氧血癥從而發(fā)生呼吸衰竭,故盡進行綜合性治療異常關鍵[3]。為探討分析腎移植術后并發(fā)肺部感染的治療,將我院34例患者進行臨床觀察,數據顯示,術后的6個月內是肺部感染的高發(fā)期,尤其以術后3個月左右為重。據相關報道,腎移植術后80~140 d為最嚴重的免疫抑制階段,同時為發(fā)生肺部感染最多見的階段。本研究得出腎移植術后1~6個月發(fā)生肺部感染者占44.12%,與國內學者研究基本一致。同時得出,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病原體以細菌、真菌、病毒及肺炎支原體常見,以細菌為主,占73.91%,真菌及病毒占21.34%,肺炎支原體占4.35%,可見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病原體種類多樣。通過對疾病轉歸的總結,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患者施行降梯度聯合抗感染治療相對有效,同時調整免疫抑制治療方案,加強輔助以及基礎治療對疾病的康復至關重要。
[1] 許霞.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的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3,42(1): 82-85.
[2] 楊波,丁翔,謝晉良,等.停用免疫抑制藥對腎移植肺部感染患者人腎長期存活的影響[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40(4):380-386.
[3] 薛慶,劉克普,馬帥軍,等.分期治療腎移植后的重癥肺部感染[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53):9172-9175.
R699.2
B
1671-8194(2016)29-0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