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南火 鄧丹玲 洪 燕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麻醉科,江西 南昌 330003)
85例腦癱患兒SPR全麻用藥的臨床選擇
韓南火 鄧丹玲 洪 燕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麻醉科,江西 南昌 330003)
目的 探討腦癱患兒選擇性脊神經(jīng)后根切除術(SPR)術中全麻藥物的選擇。方法 選擇實施雙側L2~S1段SPR手術患兒85例,隨機分成三組。麻醉誘導用藥:A組根據(jù)體質量依次靜注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5 mg/kg、阿曲庫銨0.5~0.6 mg/kg、芬太尼3~4 μg/kg;B組和C組依次靜注丙泊酚2.0 mg/kg、阿曲庫銨和芬太尼(劑量同A組)。術中維持用藥靶控輸注丙泊酚A組和C組均3~3.5μg/(kg·h)、B組3.5~4.5 μg/(kg·h),C組復合吸入1MAC濃度的七氟烷。監(jiān)測所有患者麻醉前、氣管插管后5 min、手術開始后5 min、電刺激時、電刺激結束后5 min的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的數(shù)值以及記錄麻醉開始至電刺激脊神經(jīng)后根的時間、電興奮閾值、手術時間、蘇醒時間、不良反應。結果 三組患兒麻醉前HR、MAP與同組其他時點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各時點MAP、HR、SpO2、PETCO2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B組電刺激興奮閾值和蘇醒時間與A、C組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 SPR中單用丙泊酚作為全麻維持用藥,只要達到適當?shù)陌锌貪舛龋梢詽M足手術要求。
腦癱;選擇性脊神經(jīng)后根切除術;全麻;丙泊酚;靶控輸注
選擇性脊神經(jīng)后根切斷術(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是運用電刺激法和顯微外科技術,高選擇性切斷脊神經(jīng)后根的部分纖維以治療上運動神經(jīng)元癱瘓所致的下肢痙攣,是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痙攣性腦癱的方法[1]。手術中對麻醉深度的要求較高,我們針對SPR手術中全麻藥品的選擇及其劑量進行了研究,旨在探討安全、有效的麻醉藥物[2]。
1.1一般資料:選擇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實施雙側L2~S1段SPR手術腦癱患兒85例,年齡3~12歲,平均(7.5 ±4.3)歲;其中男52例,女33例;體質量9~35 kg,平均(16.5± 6.7)kg。所有患兒均有明顯的肢體痙攣,排除有心、肺、肝、腎疾病病史。
1.2麻醉方法
1.2.1麻醉前準備:術前禁食8~12 h,禁飲4 h,術前30 min肌內注射苯巴比妥鈉2 mg/kg和阿托品0.01 mg/kg。所有患兒手術均采用氣管內插管全麻,并注意對患兒的保溫,在一側上肢建立靜脈通道,輸液速度為6~8 ml/(kg·h)?;純弘S機分成A、B、C三組,A組27例,B組30例,C組28例。
1.2.2麻醉誘導:A組根據(jù)患兒體質量依次靜脈給予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5 mg/kg(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阿曲庫銨0.5~0.6 mg/kg、芬太尼3~4 μg/kg;B、C組則依次靜脈給予丙泊酚2.0 mg/kg、阿曲庫銨和芬太尼(劑量同上)靜脈快速誘導,5 min后行氣管插管,接麻醉機行容量控制通氣,潮氣量8 mL/kg,呼吸頻率16次/分鐘。
1.2.3術中維持用藥:靶控輸注(威利方舟TCI-靶控泵)丙泊酚,A組和C組均為3~3.5 μg/(kg·h),B組為3.5~4.5 μg/(kg·h)。C組另復合吸入1MAC濃度的七氟烷。在電刺激結束后,三組均靜脈推注0.2 mg/kg阿曲庫銨、芬太尼1~2 μg/kg。手術開始和電刺激結束后應保持一定的麻醉深度,避免麻醉過淺患兒躁動。手術至縫合皮下筋膜即停藥,手術結束進入蘇醒室自然蘇醒。
1.3手術方法:氣管插管全麻后,患者取俯臥位,L2~S1段后正中切口3~5 cm,不切除棘突和椎板。手術至硬脊膜時,調整手術臺,使患兒頭低臀高位,縱形切開硬膜1~2 cm,在椎間孔出口處找到脊神經(jīng)前后根會合,仔細辨認并分離出L2~S1后根,再將其分離成4~5根亞束,測試每根亞束的電興奮閾值(明康NMS-A型多功能神經(jīng)肌肉激發(fā)監(jiān)測儀)。刺激時電流強度從0開始,逐漸遞增,直到下肢出現(xiàn)運動性反應時為止,讀取監(jiān)測儀的數(shù)值為電興奮閾值。監(jiān)測儀的數(shù)值有1~99,數(shù)值<3為淺麻醉,3~10為合適麻醉,11~50為深麻醉,>51為過深麻醉,根據(jù)電興奮值選擇性切斷脊神經(jīng)后根。
2.1患兒臨床資料比較:三組患兒平均年齡分別為(7.8±4.5)歲、(7.6±4.2)歲和(7.2±5.1)歲,各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三組患兒間性別構成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三組患兒平均體質量各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生命體征監(jiān)測:三組患兒之間各時點MAP、HR、SpO2、PETCO2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各組患兒麻醉前HR、MAP與同組其他時點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三組各時點HP、MAP、SPO2、PETCO2的變化情況(x-±s)
2.3插管后至電刺激開始時間、手術時間三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與A、C組比較,B組電刺激興奮閾值和蘇醒時間明顯減小,差異有顯著性(P<0.01)。
2.4不良反應比較:A、B和C三組不良反應分別為0、0和2例,三組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丙泊酚因起效快、時效短、蘇醒迅速、安全、平穩(wěn),在體內無明顯蓄積作用,對去極化與非去極化肌松藥的神經(jīng)肌肉阻滯作用無強化效應[3],常作為全麻主要用藥。阿曲庫銨在肝內由酯酶水解和Hofmann消除,復合給藥或持續(xù)靜滴無蓄積作用,恢復指數(shù)不受用藥總量影響,肌顫搐一旦開始恢復,其恢復指數(shù)相對恒定[4-6]。
腦癱患兒年齡小、體質差、體質量輕,且SPR術有其特殊性,單用丙泊酚作為全麻維持用藥,只要達到適當?shù)陌锌貪舛?,可以滿足手術要求,盡量避免多種全麻藥復合,以免引起電刺激脊神經(jīng)后根時興奮閾值過高,影響手術醫(yī)師對后根切除比例的判斷;同時避免麻醉過淺出現(xiàn)患者躁動,手術操作時造成脊髓及神經(jīng)根副損傷。
[1] Engsberg JR,Olree KS,Ross SA,el al.Spasticity and strength ehanges as a function of 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J].J Neursurg,1998,4(1):1020-1026.
[2] 李京生,田肇隆,葛明非,等.小兒腦癱選擇性脊神經(jīng)后根切斷術的麻醉[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7,23(5):429.
[3]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xiàn)代麻醉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
[4] 聞大翔,杭燕南.肌肉松弛藥的臨床應用.吳新民.麻醉學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415.
[5] 馬凱,李勇杰,莊平,等.選擇性脊神經(jīng)后根切斷的術中電生理監(jiān)測[J],中國微侵襲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06,11(12):543-545.
[6] 許亞超,田肇隆,劉清海,等.選擇性脊神經(jīng)后根切斷術中背根神經(jīng)刺激監(jiān)測的麻醉深度控制[J].北京醫(yī)學,2012:34(8):680-682.
R614
B
1671-8194(2016)28-0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