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進力
摘 要 新課程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施教策略的科學性。我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掌控好指導、點撥之度,實現(xiàn)教學策略的真正有效性。一堂有效的語文課堂需要教師構建新的語文課堂學習環(huán)境的同時,進一步做好適時、適度的“點撥”,讓我們的耕耘下語文新課堂語言豐富、不脫離本真、趨于高效延伸。
關鍵詞 新課堂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2-0032-01
新課程初中語文教學是教育發(fā)展的基礎工程。作為新時代下的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為提高語文教學效果貢獻力量。我們作為一線教師要認真領會課改理念,實施好創(chuàng)新教育,為初中語文把好關。其具體實施方案可以參考以下一些建議:
一、加強語言積累,為學好語文鋪下基礎
1.加強文本誦讀,在誦讀中積累語言。在教學中可以采取一些補救和強化訓練的辦法,諸如適當增加一些熟讀背誦的課文和片段;也可以在課外將歷代佳作范文、中外優(yōu)秀作品列為學生熟讀背誦的內容等,使學生在誦讀過程中,不斷的揣摩和把握實質,將范文中的語句化為己有,使中學生的語言積累在誦讀中逐漸的厚實起來。
2.引導博覽群書,在博覽中積累語言。博覽群書,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是中學生語言積累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根據(jù)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積累引導中學生加大課外閱讀量和閱讀面,并為他們提供閱讀機會,推薦優(yōu)秀的閱讀書籍、書目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博覽群書的良好習慣,在不斷的博覽中積累豐富的語言。
3.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收集知識,把語文與生活連接起來。語文課程是開放而有活力的,也是為生活服務的,生活語文化,語文生活化。學生的語言學習不應局限于有限的課堂學習上,而要把視野擴展到更為廣闊的大自然。生活語言是豐富的、多彩的、鮮活的、廣泛的,等著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積累。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豐富中學生的課外生活,引導學生融入現(xiàn)實社會,投身于大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最終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二、呼吁語文教學回歸本源
1.加強漢字教學的研究,教學是注重打好基礎。教師在平時上課一定要注意打好學生的寫字基礎。注重學生對字形與筆畫的理解,準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倡導寫好字,用準字的良好社會風尚。特別是低年級教學中要注重識字、認字、寫字的教學,不要過早地把閱讀理解強加于小孩。
2.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重點提出能夠引導學生進入主題學習問題,并通過巧妙的引導讓學生從各個角度思考問題。通過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科學指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問題的答案。這樣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加以整合,學以致用,有利于保護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我在課堂上還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自己提出問題。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我也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討論回答??梢哉f,通過親身探究獲得的知識是學生自己主動建構起來的,是學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
3.以讀促說。朗讀是一種傳統(tǒng)的行之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必要手段。古人有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崩首x教學突出教學內容的文本意識和學生的主體意識,強調作品本身的感染力,讓學生主動地感知、探索、創(chuàng)造和積累,這與現(xiàn)行的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朗讀教學,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我經常是放錄音讓學生模仿,同時自己也會經常帶頭朗讀。不僅如此,我還經常教給學生一些朗讀的技巧方法,在課堂上開展朗讀競賽,調動學生朗讀課文的積極性。由于現(xiàn)在升學的壓力,很多語文老師在教學時只講一些考試會考的內容,然而與考試無關的內容或者關系不大的內容,很多老師根本不涉及。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很多老師講得很少或是根本不講。而我非常重視學生的說話訓練,每個單元的口語教學我都要上,同時設計很多具體的情景,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說。每節(jié)課我還會提前五分鐘進班,讓同學輪流,每天讓一個人讀書或講故事,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書能力,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參考文獻:
[1]丁莉娟,趙志升.有效教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劉淼.當代語文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