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偉
【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對腦血管動脈瘤手術患者治療依從性與自我管理的影響。方法 選取本院2011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腦血管動脈瘤手術患者84例,采用抽簽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健康教育。并對患者實施后的SAS、SDS評分、治療依從性與自我管理能力進行對比。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實施后的管理滿意度、治療依從性、行為生活方式變化率以及自我效能評分差值,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且觀察組SAS、SDS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兩組患者實施后基本知識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健康教育在腦血管動脈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可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充分改善,促使其治療依從性與自我管理能力顯著提高。
【關鍵詞】健康教育;腦血管動脈瘤;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6..02
腦血管動脈瘤能夠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脅,還會為其心理帶來不良反應,出現(xiàn)焦慮等不良情緒。一旦不良情緒未得到有效疏導,還可能出現(xiàn)行為改變,例如拒絕治療等,對患者的恢復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1]。所以,對于此病的治療,不僅需要醫(yī)生采用有效的治療方法,還需要患者具備較強的依從性。現(xiàn)對腦血管動脈瘤手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后的效果進行分析,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腦血管動脈瘤手術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28~80歲,平均年齡(60.78±7.45)歲。觀察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26~78歲,平均年齡(59.45±6.89)歲。兩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主要內(nèi)容有對其生命體征與并發(fā)癥等的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1次/d,10 min/次,實施7~14天。主要內(nèi)容有,①心理行為干預: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有效交流,獲得信任,患者對病史的講解認真傾聽,對其心理特點與癥狀誘發(fā)因素充分了解,激發(fā)起對治療的積極性;②認知干預:將腦血管動脈瘤的發(fā)病機制等充分講解,使其顧慮充分消除。對于患者的存在的疑問有效解答;將飲食的重要性向患者講解,多食用高蛋白以及高熱量等食物,促使傷口快速愈合,增強抵抗力,盡可能防止打噴嚏等,防止腹壓的增加,引發(fā)腦脊液壓力的不斷增加,導致腦血管破裂;③情緒干預:告知患者情緒對疾病的影響,使臨床癥狀帶來的情緒障礙有效緩解;④行為干預:對于患者實際情況的了解,對癥狀反應的控制方法向其講解,治療后將誘發(fā)癥狀出現(xiàn)的因素充分查找等。
1.3 評定標準
根據(jù)焦慮與抑郁自評量表(SAS、SDS),對兩組患者實施前后的心理適應情況予以評定,根據(jù)《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測量表》,其中有癥狀管理與疾病功能管理自我效能,使患者對疾病可防治的信心以及態(tài)度充分反映,其中評分越高,說明自我效能越高。另外,對患者的不良行為生活的變化情況密切觀察,還應該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管理效果滿意度進行觀察[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全部數(shù)據(jù)均接受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
2.1 兩組患者實施前后SAS與SDS評分的對比
觀察組患者實施后SAS與SDS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實施后治療管理效果的對比
兩組患者實施后在管理滿意度、治療依從性以及行為生活方式的轉(zhuǎn)變率方面的對比(P<0.05)。
2.3 兩組患者實施后基本知識與自我效能評分差值的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實施后的癥狀管理與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評分差值得到明顯改善(P<0.05);兩組患者實施后基本知識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腦血管動脈瘤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可導致患者血管破裂,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還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一定的不良心理,例如抑郁以及焦慮等,對腦血管瘤的治療,不僅需要醫(yī)生有效的治療方法,還需要有患者的良好依從性與自我管理能力[3-4]。
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認為,實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在多個方面實施護理工作,以人為本,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充分了解,對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影響,實施心理護理,能夠使患者心理得到安慰,形成樂觀的心理,促使患者對疾病的治療依從性與自我管理能力顯著提高[5]。
研究結(jié)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實施后的管理滿意度、治療依從性、行為生活方式變化率以及自我效能評分差值,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SAS、SDS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
總之,健康教育在腦血管動脈瘤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可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充分改善,促使其治療依從性與自我管理能力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鐘桂芳,陳 夏,邵高鋒.健康教育對腦動脈瘤手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11):1747-1748.
[2] 李心靈.強化健康教育對顱內(nèi)動脈瘤患者絕對臥床依從性的影響[J].引文版:醫(yī)藥衛(wèi)生,2015,1(7):282-283.
[3] 李劍敏.腦血管動脈瘤栓塞術的護理[J].當代醫(yī)學,2015,
21(25):113-114.
[4] 滕 翼,劉 進.“3H”療法與星狀神經(jīng)節(jié)阻滯術對顱內(nèi)動脈瘤手術患者術后腦血管痙攣作用的研究進展[J].四川醫(yī)學,2015,36(5):725-728.
[5] 楊 輝,張 威,張 軒,等.法舒地爾對顱內(nèi)動脈瘤夾閉術后并發(fā)中度遲發(fā)性腦血管痙攣治療作用[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5,32(2):210-211.
本文編輯:徐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