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秋,夏曉濤,馮翌軒,尚偉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山東分院,濟南 250014)
汽輪機葉片葉身及圍帶的渦流檢測
劉金秋,夏曉濤,馮翌軒,尚偉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山東分院,濟南250014)
針對汽輪機葉片檢測的特殊性(如形狀不規(guī)則、檢測空間限制、檢測比例低、檢測方法少等特點),采用筆式單探頭和指套式單探頭進行渦流檢測試驗。模擬裂紋對比試樣試驗表明,2種探頭均可有效檢出缺陷,便于操作的指套式單探頭靈敏度相量幅度比筆式單探頭低50%左右,邊緣或拉筋孔的檢測需開發(fā)專用探頭或工裝來保障探頭移動平穩(wěn)。現(xiàn)場應用表明,渦流檢測葉身及圍帶有一定優(yōu)勢,是常規(guī)檢測方法的有效補充。
汽輪機;葉片;渦流檢測;試樣;圍帶
發(fā)電廠汽輪機轉(zhuǎn)子葉片是汽輪機關鍵部件之一,其結構的完整性是保證汽輪機安全運行的重要因素。如果葉片斷裂,不僅會損壞其他葉片,還可能因為斷裂葉片卡阻而破壞轉(zhuǎn)子的動平衡,導致軸系失穩(wěn),成為重大事故的誘發(fā)因素。汽輪機葉片損壞的因素主要有設計、制造、安裝和使用等,有時是這些因素的綜合結果[1]。葉片的工作階段按照轉(zhuǎn)速可以分為啟動、穩(wěn)定轉(zhuǎn)動、停機3個階段。在啟動、停機過程中,葉片會經(jīng)受很大的離心變幅載荷以及同步的穩(wěn)態(tài)汽動載荷,屬于低周疲勞;在高速穩(wěn)定運轉(zhuǎn)過程中,葉片會因汽流擾動產(chǎn)生的激振力而振動,幅值較小但頻率很高,屬于高周疲勞。葉片的啟動、停機過程是裂紋萌生和穩(wěn)態(tài)擴展的主要階段[2]。對葉身和圍帶疲勞裂紋的檢測一直是機組檢修和金屬監(jiān)督的重點。機組檢修時,要求對轉(zhuǎn)子葉片進行原位探傷,實際檢測中常采用磁粉法,受空間位置限制,只能檢驗低、中壓轉(zhuǎn)子的末兩、三級葉片,而超聲法、滲透法等檢測方法也受各種因素的制約較少應用。尺寸較小的轉(zhuǎn)子葉片檢測空間較小,一直存在檢測的難題,實際工作中往往只進行宏觀檢測。本文采用渦流檢測法,選用筆式探頭和指套式探頭來克服空間的制約。
渦流檢測常用的對比試塊刻槽深度多為0.2,0.5,1.0mm,儀器參數(shù)調(diào)節(jié)極為方便,但被檢測工件材質(zhì)或形狀稍微變化時,其阻抗圖變化較大,因此宜選用同材質(zhì)、同形狀的工件制作對比試樣。利用模擬裂紋對比試樣,對缺陷尺寸和阻抗信號的關系進行試驗研究并確定試驗參數(shù)[3]。
選擇一片與被檢汽輪機葉片材料相同的2Cr13葉片,用電蝕法在其葉身上刻5個槽,在自帶圍帶上刻1個槽,位置分別在出汽側、葉背側、拉筋孔處和圍帶外側,缺陷位置如圖1所示。表1為刻槽的尺寸及鑒定結果,檢測用量具、工具包括平板(0級)、精密臺鉗、百分表、數(shù)顯標尺、測量深度工裝、塞尺、讀數(shù)顯微鏡及數(shù)顯卡尺,形位公差參考GB/T23905—2009《無損檢測超聲檢測用試塊》[4]。
圖1 6處模擬裂紋刻槽位置
儀器,愛德森2004+渦流檢測儀;探頭,筆式單探頭、指套式單探頭(如圖2所示);頻率,50kHz左右。
考慮到葉身空間有限,選用絕對式單探頭進行檢測。檢測前,采用對比試塊進行儀器的調(diào)試,通過調(diào)節(jié)激勵頻率使缺陷信號和提離信號的相位盡量垂直,再將探頭提離信號調(diào)至水平,并調(diào)整合適的信號幅度。檢測時探頭移動速度不宜過快,并盡量保持探頭穩(wěn)定。
圖2 試驗用單探頭
表1 刻槽的尺寸及鑒定結果mm
檢測試驗結果如下。
(1)筆式探頭和指套式探頭對#1,#5模擬缺陷均未有效檢出。
(2)筆式探頭對#2,#3,#4,#6模擬缺陷可有效檢出,如圖3所示。
(3)指套式探頭對#2,#3,#4,#6模擬缺陷可有效檢出,如圖4所示。
(4)指套式單探頭靈敏度相量幅度比筆式單探頭低50%左右。
圖3 模擬缺陷檢測信號(筆式探頭檢測結果)
某電廠對#1機組汽輪機轉(zhuǎn)子進行金屬監(jiān)督檢驗時,發(fā)現(xiàn)中壓轉(zhuǎn)子存在2處疑似裂紋(如圖5所示),分別進行磁粉檢驗和滲透檢驗。滲透檢驗未發(fā)現(xiàn)缺陷,而磁粉檢驗的磁痕不致密,因此電廠方和汽輪機制造廠家人員認為不是裂紋缺陷,可能是運行初期形成的沖蝕溝槽或制造時遺留的機加工痕跡,無需處理??紤]到汽輪機轉(zhuǎn)子高速轉(zhuǎn)動時任何缺陷都可能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采用渦流檢測方法進行檢測。選用筆式單探頭,該部位阻抗圖顯示相量幅度達40%(如圖6所示),可定性為裂紋缺陷。選取一處磨開后進行滲透檢驗,顯示裂紋深2 mm,長6mm。隨后對另一處開裂也進行了裂紋打磨及補焊處理。
圖4 模擬缺陷檢測信號(指套式探頭檢測結果)
圖5 磁粉檢測出的2處裂紋
圖6 2處裂紋的渦流阻抗圖
由于轉(zhuǎn)子圍帶比葉片的受力狀態(tài)好,因此檢驗中不夠重視。電廠方及廠家技術人員之所以認為不是裂紋缺陷,主要是因為裂紋本身形態(tài)和裂紋周邊形貌隱藏和掩蓋了裂紋:一方面,此次磁粉檢測發(fā)現(xiàn)的圍帶開裂裂紋在冷態(tài)下呈緊密閉合狀,磁痕比較分散,且開裂幾乎均為直線方向,沒有彎曲,開裂端部也沒有彎曲和變細跡象,磁痕顯示的形態(tài)與常見的裂紋形態(tài)差別極大;另一方面,開裂走向與轉(zhuǎn)子運行中形成的沖蝕溝槽平行,裂紋形貌很容易被沖蝕溝槽所掩蓋,造成了電廠方和廠家人員的誤判。而渦流檢測對這類缺陷的檢測幾乎不受缺陷形貌影響,易于檢測和評判。
(1)渦流檢測筆式單探頭和指套式單探頭均未能檢測出#1,#5模擬裂紋缺陷,邊緣部位檢測的穩(wěn)定性是檢測靈敏度保障的關鍵,需開發(fā)專用探頭或工裝來保障探頭移動平穩(wěn)。
(2)渦流檢測筆式單探頭和指套式單探頭均可檢測出#2,#3,#4,#6模擬裂紋缺陷,其信號幅度與模擬裂紋尺寸對應。
(3)采用渦流法檢測葉身和圍帶的方案是可行的,探頭小,可檢測空間狹小部位的葉身,是常規(guī)檢測方法的有效補充。
[1]曹淑珍,胡志忠.汽輪機葉片損壞原因分析[J].汽輪機技術,1997,39(6):368-369.
[2]OAKLEYSY,NOWELLD.Predictionofthecombinedhigh andlow-cyclefatigueperformanceofgasturbinebladesafter foreignobjectdamage[J].Internationaljournaloffatigue,2007,29(1):69-80.
[3]邵澤波,宋樹波.汽輪機葉片的渦流檢測[J].無損檢測,2002,24(10):444-445.
[4]無損檢測超聲檢測用試塊:GB/T23905—2009[S].
(本文責編:劉芳)
TK263.3
B
1674-1951(2016)09-0036-02
2014-02-11;
2016-07-25
劉金秋(1979—),男,山東濰坊人,高級工程師,工學碩士,從事電站特種設備檢驗、失效分析、無損檢測等方面的研究(E-mail:1303174784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