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月,劉世英
1.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彩超室,河南 商丘 476100;2.商丘市民康醫(yī)院彩超室,河南 商丘 476100
·短篇論著·
超聲高回聲在乳腺炎性與惡性病變鑒別中的意義
王秋月1,劉世英2
1.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彩超室,河南 商丘 476100;2.商丘市民康醫(yī)院彩超室,河南 商丘 476100
乳腺炎性病變;浸潤性導管癌;高回聲;超聲
乳腺炎性疾病是乳腺常見疾病之一,按功能狀態(tài)可分為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約占乳腺疾病的1/4[1]。哺乳期乳腺炎和部分典型的非哺乳期乳腺炎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較易確診;但不少非哺乳期乳腺炎因缺乏特征性臨床表現(xiàn)而難以與乳腺癌鑒別。乳腺浸潤性導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發(fā)生率占乳腺惡性腫瘤的70%~80%。微鈣化是判斷乳腺疾病良惡性的重要影像學依據(jù)[2]。超聲檢查評估病灶鈣化情況對疾病良惡性鑒別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擬探討超聲高回聲在乳腺炎性病變與浸潤性導管癌鑒別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且經手術或穿刺活檢確診為乳腺炎性病變的患者40例為A組,其中乳腺導管擴張癥18例、肉芽腫性乳腺炎9例、乳腺慢性炎癥10例、硬化性淋巴細胞性乳腺炎1例、乳腺結核2例?;颊吣挲g21~59歲,平均(37.52±7.61)歲。選擇本院同期收治且經病理確診為浸潤性導管癌的患者31例為B組,患者年齡21~64歲,平均(49.07±10.02)歲。
1.2儀器和方法
1.2.1儀器和參數(shù)
兩組患者均接受超聲檢查。采用SIEMENS公司Acuson Sequoia 512超聲儀,超聲探頭頻率為7.5~13.0 MHz。
1.2.2檢查方法
受檢患者取仰臥位,雙臂上舉,充分暴露兩側乳房及腋窩。對乳房4個象限按序進行縱、橫切面灰階掃描,觀察有無強回聲病灶及病灶形態(tài)、大小、數(shù)目、分布部位等并做記錄,計算每平方厘米強回聲病灶數(shù)目。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乳腺炎性病變超聲高回聲檢查結果
40例乳腺炎性病變患者中,超聲檢查顯示病灶內部強回聲9例,多呈散在斑點狀或條狀,每單位面積強回聲數(shù)目為(1.9±0.8)個。超聲對乳腺炎性病變高回聲的檢出率為22.5%。乳腺炎性病變超聲表現(xiàn)見圖1。
2.2浸潤性導管癌超聲高回聲檢查結果
31例浸潤性導管癌患者中,超聲檢查顯示病灶內部強回聲16例,其中8例呈簇狀或較集中分布的點狀回聲,每單位面積強回聲數(shù)目為(4.9±1.7)個;5例呈分散點狀回聲,每單位面積強回聲數(shù)目為(2.4±0.9)個;3例呈散在斑片狀或短棒狀回聲,每單位面積強回聲數(shù)目為(1.8±0.7)個。超聲對浸潤性導管癌高回聲的檢出率為51.6%。乳腺癌超聲表現(xiàn)見圖2。
圖1 乳腺炎性病變超聲表現(xiàn)
圖2 乳腺癌超聲表現(xiàn)
2.3兩種乳腺疾病超聲高回聲檢出率比較
浸潤性導管癌超聲高回聲檢出率較乳腺炎性病變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275,P<0.05)。
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為乳腺癌常見類型,占70%~80%,多見于35歲以上患者,惡性程度較高,易發(fā)生早期轉移。近年來,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發(fā)病率逐漸升高,發(fā)病人群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許多乳腺癌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往往預后較差。因此,乳腺癌早期診斷和及時正確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和提高生命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乳腺炎性病變包括感染性、非感染性及乳腺癌伴發(fā)炎癥[3],一些乳腺炎性病變的臨床特征不明顯,易與乳腺癌混淆。乳腺炎性病變和浸潤性導管癌均可捫及無痛性乳房腫塊,多為單發(fā)病灶。彩色多普勒超聲可通過觀察腫塊形態(tài)、邊界、大小、內部回聲、血流情況及有無腫大淋巴結等方面對腫塊病灶的良惡性進行鑒別,從而指導臨床診斷及治療,并對判斷預后提供一定依據(jù),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對乳腺疾病鈣化灶的形態(tài)、大小、分布及數(shù)量進行觀察分析有助于病變良惡性的鑒別[4]。
良性鈣化灶超聲圖像一般多較粗大,散在性分布,每平方厘米鈣化灶數(shù)目不超過5個;而惡性鈣化灶超聲圖像多呈細點狀,成簇或相對集中分布[5]。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為癌細胞突破導管基底膜浸潤發(fā)展而來,好發(fā)于外上象限和乳暈區(qū),其他依次為內上、內下、外下象限。乳腺浸潤性導管癌二維超聲圖像顯示以低回聲為主,腫塊邊緣呈現(xiàn)蟹足樣變化,腫塊內部沙粒樣鈣化較常見。蟹足樣改變是因為癌細胞雜亂無序排列,導致形態(tài)不規(guī)整,且浸潤性生長,從而形成不規(guī)則實性腫瘤細胞團。乳腺癌的重要影像學表現(xiàn)之一就是微鈣化,特異性較高[6]。X線檢查對該腫瘤病灶內微小鈣化檢出率較高,可分辨出約50 μm的微小病灶。超聲則多表現(xiàn)為“泥沙樣”或“針尖樣”強回聲,鈣化灶后方多無聲影。本研究通過對乳腺炎性病變與浸潤性導管癌進行超聲檢查,分析超聲高回聲對兩種乳腺疾病的檢出情況。結果顯示,超聲高回聲對乳腺炎性病變的檢出率為22.5%,對浸潤性導管癌的檢出率為51.6%。浸潤性導管癌超聲高回聲檢出率較乳腺炎性病變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275,P<0.05)。結果提示,超聲高回聲對浸潤性導管癌鑒別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綜上所述,乳腺炎性病變與浸潤性導管癌鈣化灶超聲表現(xiàn)不同,超聲對惡性病變診斷指導價值較大。
[1] 周飛, 余之剛. 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的細菌學研究進展 [J]. 中華乳腺病雜志, 2013, 7(3): 44-47.
[2] 李宇明, 陳慧, 程暉. 微鈣化在良、惡性乳腺疾病診斷中的意義 [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3, 24(1): 123-125.[3] KAMAL R M, HAMED S T, SALEM D S. Classification of inflammatory breast disorder and step by step diagnosis[J]. Breast J, 2009, 15(4): 367-380.
[4] 劉武巖, 郭敏, 宋曉東, 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乳腺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價值分析 [J]. 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8, 24(6): 26-28.
[5] 吳曉偉. 210例鉬靶X線診斷乳腺腫瘤的臨床分析 [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2, 34(5): 112-114.
[6] 張文華, 崔嵐, 夏稻子, 等. 超聲斑點抑制成像檢出乳腺癌微鈣化 [J].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0, 26(12): 2306-2308.
R445.1
A
1008-617X(2016)03-0290-03
王秋月 E-mail:wangqiuyueyy@126.com
(2015-10-11
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