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高玉敏++楊俊峰
摘 要: 目前,大學體育改革相關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許多大學的體育教師要想使體育工程更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并想在體育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就非常有必要對體育教學模式做出一定的改變,這樣才能實現(xiàn)目標。在這種背景下,分層次教學模式應運而出,成為大學體育教學的必然趨勢,引起了大學體育教師們的重點關注。文章將詳盡闡述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際狀況,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一系列應用措施。
關鍵詞: 大學體育 分層次教學 教學模式
一、引言
所謂分層次教學,即教師充分發(fā)揮其對于大學課堂的主導作用,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能夠有效地發(fā)揮[1]。分層次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使學生的特長表現(xiàn)得更加完美,而且能夠確保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得以實現(xiàn),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強化體育教學效果。通過進行大量的調查,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大學在評定學生的體育成績時往往通過最終的考試成績,這種方法明顯不是很合理,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體育教學的效果。而分層次教學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則能夠很好地彌補這種不好的狀況,故體育教師非常有必要注重分層次教學模式的展開。
二、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現(xiàn)狀
1.觀念體制出現(xiàn)偏差,重視文化教育。
目前,應試教育還是社會各個學校所采取的主要教學方式,相關單位并不是很注重素質教育的推進,往往只是將其作為一種表面形式。許多大學的管理者存在著一些不正確的觀念,他們往往表現(xiàn)出文化課程最重要、體育教學可忽略的態(tài)度,這種教育是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加強文化課程方面的學習,而且要不斷強化體育方面的鍛煉,只有這樣,才能促使他們各方面的表現(xiàn)均有所提升。由于學校的管理者比較偏重于文化課程的教學,這樣不利于體育分層次教學的施行,同時不可避免會妨礙到體育教學的展開。
2.師資力量不健全,分層次體育教學受限。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教師起到非常關鍵性的效用,他們在教學過程中能引導學生進行一系列學習,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出學生自身潛在的優(yōu)勢,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重大的功用。然而,通過進行一系列調查之后,情況并不是很樂觀,許多大學的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比較差,許多教師僅僅學過一些與體育相關的基礎課程,專業(yè)水平明顯有所不足。同時,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部分體育教師依然選用以前的教學模式展開體育教學,故無法發(fā)揮出分層次教學的巨大效用。由于體育教學老師沒有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素質,使得學生的體育課程并沒有多大的效果。
3.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情況不容樂觀。
通過查看大量的調查數(shù)據(jù),不難發(fā)現(xiàn)部分高校在教學課程安排方面明顯不符合要求。由于學校過于注重文化方面課程的學習,使得他們在制訂教學計劃往往會輕視體育課程的開展,從而不斷縮減體育課程的課時,甚至占用體育課的時間進行文化課程的教學,在這種情況下,體育課程的開課率不可避免會變得非常小,學生也將無法接收到更加系統(tǒng)化的體育訓練。同時,許多學校在體育課程內容安排方面往往顯得比較單調,并且受到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深刻影響,致使教學效果比較弱,在體育課程中,學生沒有多大的興致完成各項體育活動。
三、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應用措施
1.掌握分層教學主動性,了解學生個性。
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非常有必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夠依據(jù)學生的特征來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并能夠挑選出最適宜的教學模式來展開課程教學??茖W合理的教學目標及方法對于學生的體育教學是極為重要的,這樣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能夠針對每一位同學的個性來進行教學。學生的特征是很難把握好的,這需要體育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教師務必通過長時間的教學來發(fā)現(xiàn)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并加以運用。分層次教學,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加入到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在實踐中自主學習、自主探討、自主提高,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體育學習的偉大意義[2]。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案,這種極具層次感的教學模式對于體育教學是有著較多益處的,故需給予重視。
2.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體育基礎、身體素質、意志品質及興趣愛好往往有著一定的差異,這些因素對體育教學過程及成效均會產生一些影響,這時,教師務必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來展開教學,依據(jù)學生不同的層次,制訂出一系列教學方案和計劃,并施行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能夠顧及所有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從而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夠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對于同一個體育項目而言,由于每一位同學的身體素質是不同的,故體育教師制訂教學計劃非常有必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多層次的水平,這樣教學目標將會變得更具成效。
3.體育合理分組,培養(yǎng)團結合作精神。
體育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特征等都不相同,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更加有助于教師分層次地進行教學培養(yǎng)[3]。分層次教學模式是一種非常新穎、實效的教學模式,通過采用這種模式展開課堂學習,學生能夠依據(jù)思維的不同層面得出自身對體育鍛煉的獨特見解。對于體育課程中的那些團體類型的活動,教師應該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層次性的分組,并不斷加強團隊之間的合作,促使他們更好地完成團隊任務。在體育小組分組之后,體育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從而確保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依然能夠加強自身的適應校園能力,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是極為有益的。
四、結語
體育教學模式正在不斷朝著正確的方向轉變,體育教學改革也在迅速推進著。在這種情勢下,大學體育教師應該牢牢把握住分層次體育教學模式,并不斷改進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促使體育教學效果變得更好,學生也將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倪曉鳴.對高校籃球分層次教學模式的調查研究——以華東理工大學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07):56-59.
[2]康貴江.利用分層次教學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7):31-35.
[3]宋若飛.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3(0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