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明
[摘 要] 在中職學校歷史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發(fā)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在歷史課中創(chuàng)設“尊重、信任、理解、關愛、激勵、愉快”的課堂氣氛,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中職生不僅擁有知識技能,還能肩負起家庭、社會的重擔,更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快樂生活,幸福一生。
[關 鍵 詞] 中職生;歷史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11-0186-01
一、中職歷史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
中職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生源都是被挑選后剩余的學生,他們在初中時期,大部分成績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學生是被教師“遺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這一批學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對嚴峻的升學和就業(yè)形勢,導致多數人認為上中職學校沒有發(fā)展前途,他們熱衷于網絡、游戲、追星、享樂等,根本無心學習。在他們身上出現(xiàn)自私、虛榮、冷漠、嫉妒心理、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難、心理脆弱、學習惰性強,無法正確對自己做出評價,思想觀念相對弱化,為人處世急于求成等現(xiàn)象,甚至遭遇挫折、失敗就表現(xiàn)失常,這已經嚴重阻礙了學生智力潛能的充分發(fā)展,甚至還有的學生心理道德淪喪,以至于觸犯法律,危害社會的穩(wěn)定。
二、在中職歷史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一)統(tǒng)一歷史教師的正確認識,為在歷史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師資保障
現(xiàn)在有些歷史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沒有足夠的認識,他們還陷在應試教育的怪圈中,只知道教書而不知道育人,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認為學生學習好就一好百好,學習差就一差百差,這些都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有的教師錯誤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等同起來,認為加強了德育也就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必要在歷史課中再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問題和思想品德問題混為一談,這樣做傷害了學生,給學生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二)強化歷史素材與心理教育素材整合,為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提供教材保障
首先,通過設計學習板塊和學習主題等形式,自覺運用大歷史觀,重組學習內容體系,中職學校的藝術考生也要參加全國的普通高考,錄取的分數線是兩條,專業(yè)課和文化課,對文化課的要求與普通學校的相比也就低一點,對歷史課本的內容也可以刪繁就簡、刪難就易,激發(fā)中職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讓中職生在模塊中自主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開展探究活動,例如講到必修一第15課“紅軍的長征”的時候,可以帶領我校的學生到“本地烈士陵園”;聽講解員對紅軍血戰(zhàn)高臺的原因、過程、結果仔細地講解,看聲、光、電齊用的模擬場景和所展示的實物、圖片等,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接受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課。
再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學生意志的培養(yǎng)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當學生專業(yè)課遇到不順心或者學習累了思想處于逆境的時候,我用一節(jié)晚自習的歷史課,給學生播放了視頻《身殘志堅的力克》,力克上下肢殘疾,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生活能夠自理,獨立行走,活動自如,在電腦上每分鐘打43個字,獲得會計和財務計劃兩個學位,現(xiàn)在去各地演講將重生的力量傳遞給更多人。一個殘疾人尚能珍惜自己的生命,獲得成功,以此培養(yǎng)我們中職生遇到困難決不后退的堅強的意志品質。
(三)打造開放、互動、多樣的課堂學習框架,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提供課堂保障
歷史課堂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決不用“填鴨式”陳舊的老方法來單打獨斗地教育中職生。課堂上可以采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也有固定的同桌之間的互動,也有作業(yè)的互動;有教學內容的互動,也有學習方法的互動,等等,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檢查也可以靈活多樣。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學習歷史課,使中職生獲得了歷史基本知識和技能,也能增強中職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讓他們產生“我也能行”的心理情感。
總之,中職生的健康成長將直接影響到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對學生自身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中職生學習的特點決定了學科滲透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作為歷史教師,應充分認識心理健康教育在培養(yǎng)人才中的重要性,充分發(fā)揮歷史學科在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學生健康成長。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為祖國的繁榮與昌盛培養(yǎng)出健康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何妍,王莉.用情感教育激活學生心理[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10).
[2]聶菊香.心理健康教育:中學歷史教學不容忽視的話題[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