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娟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對于全方位的技能型人才有了很大的需求,特別是對于電類專業(yè),或者是電氣類專業(yè)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國相關的教育部門對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的課程教學有效性的實踐進行了解。
[關 鍵 詞] 課程資源;有效性;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11-0138-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興起了一種新的教育方式——中職教育,中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社會不斷輸送應用型、技能型的全方位型人才,這就意味著要求我國的中職學校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改變無效的教學方式。對于現(xiàn)如今社會上所需要的電類專業(yè)、電氣類專業(yè)的人才,它們的主課程就是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這就意味著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是培養(yǎng)相應專業(yè)的學生,是培養(yǎng)學生電氣控制技術能力、電動及相關專業(yè)能力的核心課程。這些課程除了相對應的理論講授,還包含了關于電機與電氣等相關的實驗,以及相關的實訓。但是由于傳統(tǒng)的教育偏向于教師口述相關的理論,對于實驗和實訓的教學比較少,輕視了對于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的實踐動手能力,從而導致了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對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進行有效改革。
一、教學內容模塊化
從對學校的調查上來講,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yè)的技術平臺就是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它的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熟悉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低電壓、基本結構,以及工作特性,從而進一步了解電機的工作原理,電機的機械特性,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對電機的使用場合和使用的方法等進行把握,從而懂得電動機啟動及調速等的原理、方法和控制線路,并且進一步地了解到各種電機的控制方法的特點,以及缺點,從而幫助學生將所學的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使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在不斷發(fā)展,因此在教學當中,一定要讓教學內容和電氣自動化技術一并進行,教師還需要讓學生時刻關注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發(fā)展變化。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述時,要跟上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發(fā)展,摒棄陳舊的知識。
二、課程資源立體化
(一)課程的合理安排
為了使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具有有效性,就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理論課和實踐課分開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地、科學地安排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的課程,采用集中時間的方式對這門專業(yè)課進行學習。例如:在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中,它的課時是90節(jié)課,使用三周的時間進行集中學習,每天學習六個課時,做到教師傳授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還進行實踐的操作。使用這樣的方案,可以讓學生一天完成一個模塊的學習,或者是兩天做完一個任務,這樣集中式的教學方式,將理論的學習和實踐的操作在同一時間進行完成,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的過程是連續(xù)性的。
(二)教學地點的改變
由于對課程進行了合理的安排,那么就必須對教學空間提出合理的改善,將原來傳統(tǒng)的教室,以及實驗室分開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將理論課和實踐課全部集中在一個教室進行教學活動,這樣方便教師開展教學工作,便于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同時盡可能地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安排在電機施工的工廠。這就意味著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對電機設備進行觀察,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同時教師可以邊講理論知識,邊對學生進行演習,之后再由學生對教師剛剛講過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的操作。這有助于學生對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知識的了解。
(三)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教學手段也是越來越先進,傳統(tǒng)的板書已經被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所取代,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使用的是PPT課件,生動形象地將教學中所要用到的視頻、圖片都使用多媒體技術充分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通過視覺沖擊,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理論知識。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在課堂上與教師互動來進行知識的學習,但是目前通過先進的教學手段,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不受時間限制,通過互聯(lián)網的方式自由闡述有關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的相關觀點,或者是進行相關電氣專業(yè)的討論。這樣就轉變了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自主地去學習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并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提高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是電機專業(yè)的主要課程,因此教師一定要提高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陸瀅,李坤,袁道香.“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索[J].機械職業(yè)教育,2015(4):34-36.
[2]王建勛,張麗然.高職院校電氣控制與PLC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才智,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