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薇 鄧小燕
[摘 要] 心理情景劇是一種積極健康的具有藝術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其特殊的心理問題呈現(xiàn)和介入方式對于中職受助學生具有重要的援助作用。從中職生受助學生接受經(jīng)濟資助過程中呈現(xiàn)的不良心理狀況成因和特點入手,分析中職受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論述了中職生心理情景劇的內涵、實踐過程及意義和作用,運用心理情景劇的積極導向作用對加強中職生心理情景劇創(chuàng)作指導的實踐意義進行了闡釋。
[關 鍵 詞] 心理情景??;意義;作用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11-0080-02
校園心理情景劇是近年來心理輔導領域出現(xiàn)的一個新生事物,在中職生心理輔導和心理治療方面發(fā)揮了獨特和良好的教育作用和效果,是中職學校開展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教育輔導方式。心理情景劇是在心理劇的理論基礎之上,從中職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fā),以體驗和觀賞為主要途徑,通過演繹校園生活中的人和事來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學會如何應對和正確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它寓教于劇,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潛移默化地學到一些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從而重新審視自己的問題,改善人際關系,獲得成長。
一、中職受助學生心理狀況的成因及特點
當前,我國中職學生資助體系已初步建立了以普惠式免學費為主,“助獎補緩,工勤結合,頂崗實習”補貼為輔的助學體系。資助活動的實施不僅具有高度的制度設計和推行藝術要求,同時還有賴于對受助學生的心理狀況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估量。目前,中職受助學生中部分群體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一)厭學
受助的中職學生中大部分是因為中考失利才選擇了中職學校。學習上的失敗使他們對學習沒有興趣,多數(shù)科目分數(shù)很低。看到成績,在短時間的懊悔后就拋之腦后,相當一部分學生甚至對分數(shù)沒有感覺?!捌栈菔健钡慕?jīng)濟援助政策解除了學生以往求學經(jīng)濟全部依賴家庭的模式,原本不具備良好學習品質的部分中職生更容易認為“免費教育”不值錢,缺乏家庭經(jīng)濟支持的壓力更容易導致學生缺乏學習動力。
(二)叛逆
中職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追求自我、標新立異以及挑戰(zhàn)常規(guī)的心理特征。不少中職學生常與家長、學校和老師“對著干”,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如果家長、老師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情就會感到厭倦等。在執(zhí)行學生資助政策過程中學校借助資助工作融入思想品德教育比較單一,具有強制性,導致學生心理上產(chǎn)生被動感恩的心理。部分學生容易對說教感恩的教育產(chǎn)生反感情緒,甚至出現(xiàn)不表達美好情感的叛逆行為。
(三)浮躁
浮躁心理是當前一些中職學生的通病。比如一些剛完成學業(yè)走向工作崗位的學生,嫌工資低、職位低、工作辛苦,往往干不長久,缺乏毅力和恒心,見異思遷,不愿吃苦又急于求成,不能腳踏實地。一些受助學生“等、靠、要”的不勞而獲人生態(tài)度,形成對經(jīng)濟資助的依賴心理等。
(四)逃避
無償?shù)慕?jīng)濟資助容易使學生長期陷入“被動感恩”的教育期待模式,導致一部分受助學生難以正確面對和處理回報能力與成長不匹配的矛盾,無力感和內疚感雙重束縛學生的心理。一部分學生形成“當我無力回報時,我選擇無需回報”的逃避心理。
(五)自卑
自卑是一種因為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chǎn)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自卑感在中職學生人群中相當普遍,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擔心自己被人恥笑、對自身評價過低、心理承受能力較弱、不善主動與人交往等。一些學校在評定受助資格過程中審核方式也容易促使受助學生產(chǎn)生自卑心理。
(六)孤獨
部分受助中職生因家庭經(jīng)濟或學業(yè)上處于劣勢,造成了性格孤僻、內心封閉、不理解他人、不接納自己,由此產(chǎn)生一種孤單寂寞、自閉的心理狀態(tài)。特別是在經(jīng)濟援助項目中享受越多的經(jīng)濟相對貧困的受助學生,他們在生活與學習中更容易自閉。
二、心理情景劇的內涵
中職受助學生一方面接受經(jīng)濟援助,一方面心理上承受著援助帶來的各種壓力而難以調適。往往隨之而來的是惶恐、煩躁、自我否定、逃避、敏感的心理特征引起的自卑、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當消極狀態(tài)積壓到一定程度,排斥、封閉、憤怒等負能量也全面爆發(fā)。
如何更有效地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通過更吸引學生、更可以被學生接受的方式來幫助有此方面需要的學生解決其所面臨的問題,是目前國內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迫切完善和創(chuàng)新的地方。
心理情景劇通過展示日常生活問題情境中的角色,使中職生把平時壓抑的情緒通過表演得以釋放、解脫,同時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及獲得處理問題的靈感并加以練習。
心理情景劇表演濃縮了部分中職學生在日常交往中的恐懼、自卑、焦慮等現(xiàn)象。中職學生可以共同表演和討論一些關系到學生切身體會的心理現(xiàn)象,從而引出各方不同的立場。情景劇表演有助于學生增強對角色的理解力,提高學生的共情能力。
心理情景劇對于中職生及時、準確而有效地情緒表達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提供消極情感表達的平臺,讓中職生了解自己,分析生活,是中職生心理服務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三、心理情景劇的實踐過程
在心理情景劇的實踐過程中,劇本、演員、舞臺效果是每一部優(yōu)秀的心理劇必備的要素。這三個要素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一個都是關鍵。把它們串聯(lián)起來,再加以反復地磨合排練,經(jīng)過專業(yè)指導后,心理情景劇便可搬上舞臺。
心理老師通過排演心理情景劇——《你和我》,將主人公在獲取經(jīng)濟援助的過程中遭遇的事情進行扮演和剖析,從而引申出資助者和受助者彼此尊重的問題。由此提出在評審受助資格的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心理現(xiàn)象,如何保護受助學生的自尊以及如何調整資助者期待的問題,引起大家的熱烈討論和思考。
優(yōu)秀的劇本需要優(yōu)秀的演員和精湛的演技來精彩演繹。演員的挑選與一般的演員挑選不同,心理情景劇的演員優(yōu)先考慮那些需要心理援助的人員,再由心理咨詢師根據(jù)相應的劇本,對照劇本中存在的相應的心理疾病進行編排。 這是一個全民都可以參與其中的項目,無論內心是否有需要解決的心理問題,誰都可以參與。我們通過對這個角色的理解、扮演甚至是心理戲份的觀賞,可以提前預防此類心理疾病。通過自身的親身演繹,來達到一種共情,運用換位思考的方式,讓更多的人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存在心理問題的人需要怎樣的理解與幫助。
除了劇本和演員,我們還需要舞臺效果,讓整部劇的演繹更加到位。這時,燈光的配合、音樂的加入、服裝的搭配、道具的使用等可以令整個情景劇仿若情景再現(xiàn),畫龍點睛。因此,有燈光、音樂、服裝、道具的舞臺劇,一方面能讓演員享受演出的過程,也使演出過程更加輕松、形象、具象化;另一方面也能營造出我們所需要的氛圍,讓觀眾更加設身處地,換位思考。
四、心理情景劇的意義和作用
心理健康對于受助中職學生的就業(yè)和生活都起著決定性作用。受助中職生所面臨的不僅僅是經(jīng)濟上、學業(yè)上的壓力,還面臨室友間存在的矛盾,更有社會輿論、旁人的看法、懵懵懂懂的感情問題帶來的困境等。心理情景劇這種方式既貼近現(xiàn)實,又淡化了心理健康這個敏感詞,還能更好地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內心,因此有著積極意義。
(一)心理情景劇可以讓中職生認識心理問題,正確對待和解決心理問題
心理情景劇的角色扮演可以提供給成員宣泄情感的機會,特別是困擾他的消極情緒。在表演或欣賞的同時,更可以深入地了解真實情況和他人的感受,增加人際關系敏感程度。
(二)心理情景劇創(chuàng)作過程也是中職生自身成長的過程
劇本的素材都來源于自己生活與學習中的切身感受,比如面對家庭貧困而自卑的學生;習慣接受資助而無自立意識的學生;逃避回報壓力而放棄學習的學生等。 心理情景劇策劃編劇者的工作過程和學生觀眾的欣賞過程,也是他們心理體驗變換的過程。
(三)心理情景劇的排練,提升了中職生團隊合作的意識
在校園心理情景劇表演過程中,編導與演員需要共同創(chuàng)作才能完成一個完整意義的心理故事。劇中的演員們共同討論人物語言表達的真實感,心理感受變化的情境性,這一共同討論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既擴大了校園心理劇的影響,也在學生深入挖掘心理沖突的過程中學會了換位思考,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面對中職受助學生目前存在的普遍心理狀態(tài),學校需要積極主動地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和產(chǎn)生的心理狀況,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防止異常行為的出現(xiàn)。除了采用普通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心理健康課堂教育、團體輔導、個體咨詢等傳統(tǒng)心理援助方式之外,還需要尋找一些更有效更全面更能提前干預的新措施。
而心理情景劇為師生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學生可以在這里重現(xiàn)生活場景、展示心理現(xiàn)象、討論新異觀點,讓學生以扮演和觀賞的方式介入受助過程中培養(yǎng)體驗關愛、珍愛自我、感受幸福、健康心態(tài)、健全人格、優(yōu)化品質、回報社會的能力。不管心理情景劇的內容和形式如何,其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中職受助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過心理情景劇這類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開展,可以讓受助中職生擁有一顆健康的心靈,增強心理正能量,提升從感恩他助轉化為自立自助的心力。
參考文獻:
[1]朱月龍.心理健康全書[M].3版.海潮出版社,2008.
[2]顏蘇勤.中職生心理健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俞國良.心理健康:撐起中職生一片守望幸福的藍天[N].中國教育報,2009.
[4]石紅.心理劇與心理情景劇實務手冊[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