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梅
農(nóng)村中學初中生閱讀名著的狀況如何呢?我曾做過調(diào)查,結(jié)果觸目驚心:只有屈指可數(shù)的學生讀過有限的幾本名著,如《魯賓遜漂流記》《駱駝祥子》《西游記》,但是《紅樓夢》《威尼斯商人》等經(jīng)典文學名著看過的人則寥寥無幾。讀了名著的學生也是為了考試,閱讀的質(zhì)量大打折扣。名著閱讀質(zhì)量嚴重影響著語文教學,影響著學生學業(yè)成績,因為泉州近幾年語文中考名著閱讀題一直是8分,想突破,卻不知從何處著手。那么,怎樣進行名著教學呢?我再三思考,恰巧一股課改的春風吹來,由此我獲得啟發(fā)。近幾年來,晉江市很多學校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構建“激活課堂,先學后導”的互動式高效課堂模式,這種模式能否應用到名著教學中呢?我在教學中慢慢摸索,下面談談教學名著的體會。
一、做好溝通,達成共識——回歸學生主體化
首先,開家長會時,跟家長溝通。把名著閱讀在語文考試中占的比重明確告知家長,并把考綱中推薦的六部名著目錄發(fā)給家長,爭取家長的支持。
其次,用名人名言或故事向?qū)W生宣傳名著的重要性。確實,名著是經(jīng)過了時間沉淀的人類文化的精華,是歷代讀者反復篩選的藝海明珠。散文大家劉白羽也曾說:“名著是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浩瀚的海洋,一個蒼茫的宇宙?!钡拇_,打開書,就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與名人對話,與大師交流,與哲人談心。我還專門講過一個故事給學生聽:我國著名的語文教育專家錢夢龍,讀書九年,留級四次,他的成績報告單上都不知掛過多少“紅燈籠”。小學老師說他是“聰明面孔笨肚腸”,可是,這樣一個“差生”,在初中二年級留了一次級以后,學習卻奇跡般地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各科成績都上去了,到初中畢業(yè)的時候,居然科科優(yōu)秀;語文成績尤其突出,即使是班里的幾名學習“尖子”,也不敢在語文學習上跟他一爭高低。原來出現(xiàn)這個轉(zhuǎn)變的原因不是別的,就是課外閱讀,升入初中以后,他愛上了《唐詩三百首》,碰到不懂的字詞就查《辭源》,還通過閱讀《詩韻合璧》弄懂了詩的押韻和平仄。不僅讀,還背誦,一天背幾首,不到半年就把一本《唐詩三百首》背了下來,以后又讀《古文觀止》等等。這正如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里所說的:“請記?。簝和膶W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蓖ㄟ^課外閱讀去提高成績,是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好方法,當學生聽完這個故事后,已經(jīng)心動。
當學生真正認識到名著的重要性時,他就已經(jīng)隱隱約約地聞到名著飄來的一縷兩縷的書香了。
二、集中閱讀,交流分享——名著閱讀課程化
讓學生課后自由閱讀,學生有可能會說我沒有時間讀,也有可能說讀不懂以致于陷入不愿讀的循環(huán)中,那怎么辦呢?我嘗試著安排一些課內(nèi)時間給學生閱讀名著,讓名著閱讀課程化。
第一,每周一和周三中午,讓學生花半個小時看名著,然后每雙周花一節(jié)課讓學生復述情節(jié)或談體會,讓名著閱讀正式步入語文課堂。也許有的老師會說一本名著就是五節(jié)課也讀不完,一個學期也就十節(jié)課,能起到多大作用呢?我的目的不是課堂上學生能讀多少名著,而是拋磚引玉。課堂上充裕的時間保證、安靜的閱讀氛圍,會讓學生快速進入閱讀狀態(tài),讀不完沒問題,雙休日再讀,同時更是要讓學生明白,多讀名著,而且精讀,這樣才能學好語文。
第二,開展名著賞析活動。每節(jié)語文課前五分鐘,讓學生說名著的精彩片段,說說動人之處,評評主人公;或者在學期結(jié)束的時候,安排一兩節(jié)完整的課時作欣賞交流課。當然我這個做老師的也不例外,我也會把我的感受跟學生聊聊。學生有了一個展示閱讀成果的平臺,閱讀名著也就成了更自覺的閱讀!
名著閱讀課程化,讓學生在課堂上拿起名著,靜靜地閱讀,就這樣,名著走進學生的生活,學生沐浴在名著書香中了,這是校園里一幅絕美的風景畫。
三、巧妙影響,注重落實——激活閱讀情趣化
如何更好地激活學生閱讀呢?也就是說,我們已經(jīng)把學生領進了百花盛開的后花園中,但如何讓學生在這美麗的后花園中流連忘返,沉浸在滿園芬芳中呢?
首先,我跟學生一起閱讀名著,特別是自習課時,我手捧一本名著,認真閱讀,曾多次吸引學生問:老師,你看哪本名著?我用親自閱讀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春風化雨般地影響著我的學生——來,和老師一起讀名著!
其次,利用寫周記強化閱讀名著。我鼓勵學生,閱讀了名著,可以在周記上寫一寫名著的故事,只要是有所感受的,都可以寫在周記上。于是洋洋灑灑的周記來了,學生讀名著更認真了。學生真正沐浴在油墨書香里!
臨近學期結(jié)束,班上大多數(shù)學生有了閱讀名著的習慣。在年段名著競賽中,我班學生占了半壁江山,學生課桌上也堆滿了其他文學名著。正是課改的春風,特別是“激活課堂,先學后導”八個字讓我重新審視那些從前為了考試而去看名著的行為,有了些許思索,有了點滴作為,于是我的學生走進了名著,嗅到了滿園芬芳,循著這條路,也許就走向了經(jīng)典閱讀,生命也就有了一種別樣的底子,變得更郁郁蔥蔥,更五彩繽紛!
參考文獻:
[1]王偉.培養(yǎng)學生閱讀經(jīng)典名著的興趣[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11).
[2]葉倩璟.如何指導學生讀名著[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8).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