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丹
摘 要:應該了解到,幼兒園美術活動開展是當前幼兒園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點操作環(huán)節(jié)。與此同時,幼兒園美術活動組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彰顯幼兒思維形象,會讓幼兒群體能夠更好更優(yōu)地去感受美、表現(xiàn)美以及創(chuàng)造美,其情感得以培養(yǎng),并且也會健全人格。本文針對當前幼兒園美術教學特點和教學現(xiàn)狀,對開展幼兒園游戲化美術活動的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幼兒園 美術 游戲化 活動 開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251-01
現(xiàn)下學前美術教育基礎性教學目標即為注重幼兒群體審美教育,之后在此基礎上深度培養(yǎng)幼兒本體感受美能力和表現(xiàn)美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美等能力等。運用美育功能促進幼兒情感養(yǎng)成,借助游戲化美術活動策略進行美術教學,可激發(fā)幼兒潛在學習興趣,而作為幼兒教師,其應該進行游戲與美術教學間的主要關系認知,隨后以游戲教學模式進行重點內容展現(xiàn),營造和諧、歡快的交流氣氛,達成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雙向提升。
1 表演美術活動組織策略
教師此時應該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學習,幼兒此時可根據(jù)童話故事情節(jié)進行角色扮演,會從作品規(guī)定內容細節(jié)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游戲表演,通過角色模仿來實施創(chuàng)造性表演。幼兒群體會將繪畫視為一種游戲,幼兒美術教師對幼兒繪畫技法和繪畫質量等不必太過苛刻評估,應盡量保護幼兒童真。幼兒教師需要深度開發(fā)幼兒美術活動教材資源,美術活動開展中以表演游戲為主,最為常見的例子即為,幼兒園進行《西游記—大鬧天宮》美術活動組織過程中,此作品是兒童耳熟能詳?shù)墓适?,幼兒群體通過書籍途徑和電視途徑以及電影途徑中得知孫悟空這一人物特征,隨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要求學生畫出緊箍咒,使用螺旋線來加以體現(xiàn),當幼兒穿上不同顏色、不同類型服裝表演時,幼兒自身也可在表演過程中來積極進行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
從實際角度而言,游戲特征本就具備一定想象特質與假想特質等,幼兒美術游戲活動表演階段,可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與自主動手能力,有力彰顯出幼兒創(chuàng)造性。表演美術核心所在即為將表演美術要素與美術活動要素等加以整合,借助表演游戲模式來深度挖掘幼兒群體自身潛在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給幼兒美術活動營造歡快、愉悅的教學氣氛。
2 舞蹈美術活動組織策略
因為活潑好動均是孩子們的天性,教師應從實際角度出發(fā),正視孩童現(xiàn)狀與心理,適時進行舞蹈美術活動組織。因為具體形象性是幼兒學習階段內的思維特點,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組織應遵循適人而教原則,使得幼兒美術活動充滿動態(tài)性,運用游戲方式進行相關幼兒美術活動組織,幼兒群體不能安靜地看著其他同學進行舞蹈,自己也要充分參與進來,以滿足好奇心與求知欲,其更加樂于自己動手進行創(chuàng)作。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會涉及到諸多繪畫元素和美術元素以及生活元素等,通過上述要素內容表達便可在舞蹈動作中凸顯出來。此處以《天鵝湖》為例,美術活動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肢體動作來模仿天鵝嬉戲場景,在圖紙上用直線和曲線去描繪出所想出的天鵝體態(tài),也可用深藍色調和淡藍色調以及苯白色調來呈現(xiàn)水面與天空狀態(tài)。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位孩子作品都將是獨特的,保留孩子的想象便可讓其自由展示與發(fā)揮,畫出想象的事物。
舞蹈元素介入尤為重要,舞蹈美術活動教學可將靜態(tài)美術演變?yōu)閯討B(tài)美術,由于幼兒群體均具備活潑好動特點,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組織便應該引導幼兒在優(yōu)美舞姿中去深度體會美術中的美元素,使幼兒感受美與發(fā)現(xiàn)美,增強體驗力度。幼兒舞蹈美術活動組織環(huán)節(jié),會作出不同類型動作,此類運動線條信息均是美術元素的有力體現(xiàn),運用舞蹈形式可從根本上幫助學生去理解美術內涵,這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3 故事美術活動組織策略
幼兒園內所組織的美術活動眾多,動態(tài)舞蹈模式和角色表演模式較為常見,但作為幼兒教師,其可根據(jù)幼兒特性進行美術故事講述,試著將幼兒美術活動內容,進行生動故事創(chuàng)編與有趣故事創(chuàng)編,因為幼兒比較喜歡聽故事,幼兒群體的心理發(fā)展傾向即為泛靈論,常常會將自己當做故事主人公,那么故事擬人化特點便會被有力凸顯出來,幼兒在遐想之余也會進行積極對話與交流,這樣便更加易于理解美術情感與美術思想。此處以《阿拉丁神燈》幼兒美術活動為例,幼兒美術教師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進行美術教學方法引導,使得幼兒學會用線條和色彩等進行故事畫面展現(xiàn),此時,幼兒筆下的線條會充滿變化性和豐富性以及連續(xù)性,色彩斑斕的畫面便在筆下形成,通過色彩搭配技巧合理傳授讓學生營造出變化無窮的繪畫效果。美術故事情節(jié)深入,教師可要求孩子們進行自由發(fā)揮與自主創(chuàng)作,每個孩子都能在豐富想象中畫出屬于自己的作品。
語言故事要素與美術活動要素相融,其是合理開展幼兒美術教育的核心方案,因為美術活動不僅僅是一種操作活動,嚴格來講,美術活動也是一中交往模式,美術活動是外部活動與內部活動的完美整合,主要分為內部語言內容和獨自語言內容以及交往性內容等,上述三者均貫穿于美術游戲過程中之中。幼兒美術活動組織時,要求幼兒教師全程參與,達成有效師生互動目的,并提升孩子們的繪畫能力,增強幼兒感受美的能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美術教學目的就會鍛煉幼兒自主實踐能力,同時要求提升幼兒感受美的能力,可通過表演美術活動組織和舞蹈美術活動組織以及故事美術活動組織等來進行幼兒美術教學,在分析教材特點的基礎上不斷探索,而后形成科學化幼兒美術活動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 馬文娟.談生活材料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1).
[2] 張忠琴.以“繪”之形 塑“畫”之美——如何巧借繪本開展幼兒美術教育[J].新校園(中旬),2015(12).
[3] 劉莉.發(fā)揮電教媒體優(yōu)勢,優(yōu)化幼兒美術教育手段[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