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芳??
摘 要:涵泳式閱讀教學,有利于提升閱讀層次,激發(fā)學生閱讀原動力,讓閱讀成為美的享受。涵泳式語文閱讀教學回歸到對語言品味閱讀,使語文閱讀充滿詩意,并能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語文閱讀;涵泳;反復;沉浸;朗讀;品讀;感悟;發(fā)現(xiàn)
一、語文閱讀課堂存在的弊端
語文是以語言為載體來表現(xiàn)思想、精神和文化的結合體。閱讀是通過對文本的品讀來領會和感悟文本中的文字內(nèi)涵與意義的個體認識活動。以閱讀文本內(nèi)容和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為重的閱讀教學本該是幸福的審美的體驗,然而我們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卻常常死氣沉沉的現(xiàn)象,學生最多讀一遍便停下來等待老師的評析,不愿對文本進行涵泳品味,究其原因:
(1)語文閱讀課堂上多媒體濫用,束縛學生想象力的翅膀。以影視圖片的視覺沖擊取代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割裂文本,養(yǎng)成學生的惰性。
(2)學生更關注的是學習的成績。語文并不是教什么,考什么,并不能立竿見影,學生便把更多的時間給其他科目,輕視語文的閱讀。一句話語文讀與不讀一個樣,學生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
(3)教師備課時沒有深入研究挖掘教材的內(nèi)涵,學生不愿深入品讀文章,對文本只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抓住一鱗半爪便等待老師亮出底牌,然后抄一抄就算萬事大吉。
所以要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一定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發(fā)現(xiàn)。涵泳能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反復閱讀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讓學生對文本有初步整體的感知。
比如在《故都的秋》教學上先讓他們猜想故都的秋會寫秋天的哪些景物?有的說大雁,有的說枯木,有的說金黃稻子等,讓學生沉浸在秋天情景的構置中,然后讓大家讀讀《故都的秋》,看看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當閱讀完文本之后,就讓他們說說文本與他們原先猜想有何不同,這樣他們對文本就有了初步整體的感知,帶領學生走進文本。
2.小組共同品讀、探究。
作者眼中的秋是怎樣的?這是我指導他們閱讀過程中要圈點、勾畫,尋找關鍵點、精彩點!當他們品讀完、探究完后就要排出代表交流自己的學習體驗,與文本對話、與同學對話、與老師對話。真正實現(xiàn)有效閱讀,并從中發(fā)現(xiàn)文本的美,很快學生便理清文中的秋景圖并找出故都秋特點的句子“故都的秋來的特別的清靜悲涼”的色彩。
當他們找出秋的特點句后,我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讓他們再品讀、揣摩一番,作者到底寫這些景物融入自己怎樣的情感,有同學說枯燥、斷壁、凄切的寒蟬、凋落的花都是歷來愁緒的物象,所以作者是借秋來表達人生的愁。有的同學馬上質(zhì)疑,如果作者是借秋景來表達愁的,為什么文章的后面會說,如果能留住這北國的秋,愿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呢?竟然愿意用生命去換取這清靜悲涼的秋天,太不可思議了,難道有人喜歡這樣蕭索悲涼的秋天。
3.抓住學生對文本質(zhì)疑點,深入品讀。
在學生爭論不休時,我把作者的生平及寫作背景用PPT展示出來,然后引導他們試圖站在作者的立場上去觀察秋天,觀察社會,觀察人生。循序漸進的安排好初讀、再讀、精讀相結合,使學生在涵泳中不只讀一篇文章,更是在觸摸到作者的靈魂。
4.進行拓展閱讀。
讓學生就《故都的秋》與杜甫筆下的秋進行拓展對比閱讀。引導學生品讀文章兩段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的對比,用對比比喻的語言寫出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欣賞熱愛,并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韻味,杜浦也一樣命途多舛,一生漂泊不定,懷才不遇,自然之秋常讓他聯(lián)想人生之秋,晚年的漂泊。通過對教材的挖掘、整合、設置、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涵泳品讀,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讓學生有機會去閱讀、感知、發(fā)現(xiàn)多種閱讀方法相結合,反復中“讀”的含義在不斷的變化。
三、“涵泳”的解讀方法和途徑還包含著讀者對作品有聲的“諷誦”和“熟讀”
涵泳教學保留了古代傳統(tǒng)的“涵泳”的核心——朗讀,讀者只有通過對作品的表層語言、文字以及音韻、節(jié)奏、聲調(diào)和韻律的“諷誦”和“熟讀”,來領悟作品深層情趣和意蘊,最終透過白紙黑字與作者展開心靈對話,與作者心靈相通,體悟他的喜怒哀樂。“朗讀““熟讀”和“誦讀”三者是層層遞進的關系。
涵泳教學并非是單純地讓學生自己去誦讀而是指在教師指導下的“涵泳”,教師在其中起到了引導、點撥和啟發(fā)、組織探究的作用。如教《赤壁賦》時,通過誦讀培養(yǎng)學生體悟和鑒賞優(yōu)美、形象語言的能力,涵泳文本,進而培養(yǎng)語言感受力。接著先讓學生自己輕聲讀,讀準字音,處理好停頓,通順流利讀完全篇。小組探究互讀糾錯,推薦讀得好在班上朗讀。同學交流評價優(yōu)缺點并指出原因。如“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動詞要重讀,才能讀出其曲之哀?!岸癜苍谠铡薄岸趾瘟w乎”,疑詞要重讀,才能讀出其灑脫?!皼r/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蓋將/自其變//而觀之”停頓恰當才能讀出賦中充沛的節(jié)奏?!胺狡淦魄G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讀時停頓較小語速較快才能讀出傳神的氣勢?!肮桃皇乐垡病蓖nD較大氣勢豪邁?!岸癜苍谠??”情感急轉(zhuǎn)緩慢低沉,讀出世事無常感慨和看透世事的豁達灑脫。
引導學生朗讀后理解,理解后再朗讀,朗讀后評評,評論后再朗讀,對音節(jié)、停頓語速、節(jié)奏、語氣等的反復揣摩。通過課內(nèi)吟誦交流,與學生互相喚醒,互相激勵,自由對話。在反復品讀比較中領會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從中得到熏陶、教育。
涵泳式的閱讀教學,側(cè)重學生在反復閱讀中自我體驗,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展,不斷提升閱讀層次,激發(fā)學生閱讀原動力,讓閱讀成為美的享受,幸福體驗的過程,一種詩意的閱讀,讓我們把這樣的閱讀帶入語文閱讀課堂,讓我們的語文閱讀課堂充滿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