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冬青
【摘 要】課改十多年過去了,“以生為本”、“學為中心”等理念仍還停留在表層,為了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發(fā)展落到實處,必須優(yōu)化現(xiàn)有的課堂教學模式,建立真正的自主、生本的數(shù)學課堂。本文著重介紹了市級課題研究成果:基于預習的“課堂自主學習導學模式”,并以“圓的認識”一課為例,詳細敘述了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教學中的具體操作及設計意圖。
【關鍵詞】課堂導學模式;自主學習;以生為本;學為中心
小學數(shù)學基于預習的“課堂自主學習導學模式”是指學生在預學單的引領下提前自主預習教學內(nèi)容后展開的,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的課堂教學模式。它包括“自主試學”、“自主探學”、“自主練學”、“自主評學”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又各分兩步,形成了“2+2+2+2”的八步數(shù)學課堂自主學習法(見圖1)。
該課堂教學模式,旨在從根本上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方法和能力,并促使教師的教學方式朝服務于學生而改變,推進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zhuǎn)移,真正實現(xiàn)教與學方式的轉(zhuǎn)變,有效促進課堂教學變革。
下面以《圓的認識》課堂教學為例,詳細闡述各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教學中的具體操作。
自主試學:我的預習 我展示
《圓的認識》教學片段1:
伴隨優(yōu)美的音樂課件展示水珠滴落湖面形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圓。
師:你看到了什么圖形?
生1:圓形。
生2:真美。
師:是呀,著名的數(shù)學家畢達哥拉斯曾說過:在一切平面圖形里,圓最美!圓究竟美在哪里?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近圓、探索圓。
現(xiàn)在請你拿出課前預學單(見圖2),靜靜地回顧通過課前預習你已經(jīng)了解了關于圓的哪些知識,并在小組內(nèi)簡單交流一下你的預習收獲。
《圓的認識》教學片段2: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的課前預習收獲。
生1:我知道了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師提供大圓規(guī),讓該生在黑板上示范畫圓,并講解畫圓的方法。
師:你有辦法畫一個更大或者更小一些的圓嗎?如果想把圓畫在黑板的另一邊,你會怎么做?
生2:我從課外書上看到還可以用一枚釘子和一根繩子畫圓。
學生講解方法,師展播相應視頻課件。
生3:一個圓里半徑有無數(shù)條,直徑也有無數(shù)條。
……
先讓學生用1~2分鐘回顧 “預學單”的內(nèi)容,并且小組內(nèi)簡單交流。然后指名學生自主展示預習收獲,教師就個別知識點適當追問:你是通過什么方式進行研究?產(chǎn)生了怎樣的想法?其他學生有沒有補充?
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對新課內(nèi)容并不是一無所知,學生能夠自己學會的內(nèi)容,教師就不需要重復“昨天的故事”。
自主探學:我的問題 我探究
《圓的認識》教學片段3:
師: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剛才同學們匯報了很多預習收獲,你對哪個知識還有疑問或者困惑?
生1:我很好奇為什么可以用釘子和繩子也能畫圓,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2:為什么說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jīng)Q定圓的大小?
生3:為什么同圓內(nèi),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
學生學習的難點是教學的關鍵所在。通過預習,學生對所學知識經(jīng)歷了一定的探索與思考,學習起點要明顯高于原生態(tài),學習的難點也可能發(fā)生一些偏移。教學中不妨讓學生自己講講他的問題所在,當學生在預習中產(chǎn)生的思考和疑問成為課堂教學的資源時,更容易激發(fā)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當然教師可以通過預學單來了解學生的學習難點,進行適當?shù)难a充。
《圓的認識》教學片段4:
師:對于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哪個你能解答,哪個你也不懂?請四人小組里展開討論,說說你的想法,當然你們可以做一做、算一算、畫一畫、查一查等方法進行研究。
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全班交流,教師適時引導:
生1:我知道為什么說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jīng)Q定圓的大???因為剛才畫圓的時候,圓規(guī)兩腳之間的距離變大了也就是半徑變大了,圓也會變大。如果圓心的位置變了,圓的位置也會跟著變。
生2:我知道為什么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因為從圖上看,一條直徑經(jīng)過圓心,它可以分為兩條半徑。反過來半徑長度是直徑的一半。
師:你們同意嗎?或者還有什么補充?
生3:必須是同一個圓內(nèi)。
師:古希臘數(shù)學家畢達哥拉斯說“圓最美”,你覺得圓跟其他的平面圖形比,獨特在哪兒?
生4:圓上任意一點到圓心的距離都是相等的。
生5:非常完美。
師:正因為圓的這個獨特性,很多人認為在平面圖形中圓最美。
課件展示生活中圓的美麗圖片:圓形波紋、向日葵、太陽光暈、圓形古樓、自行車輪、大樹年輪、貓頭鷹眼睛瞳孔……
教師的教要落實到學生學的需要上,學生懂的,教師不講;學生能自己解決的,教師旁觀;學生道不明的,教師點撥;學生沒想到,教師補充;學生完全不會的,作為重點,給足時間,組織合作,探究到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自主練學:我的練習 我互助
《圓的認識》教學片段5:
獨立思考: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獨立完成“圓的認識”自主練習單(見圖3)。
組內(nèi)合作: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對自主練習單上的題目進行校對,不懂的地方組內(nèi)同伴互助互學。
組際交流:四人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尋求周邊小組幫助,自主邀請隔壁組的同學來本組交流指導。
全班反饋:由學生反饋或教師收集練習中的重要題型、典型錯題或典型解法,全班交流、總結、提煉方法,教師適當性補充。
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心理,把練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發(fā)揮同伴互助的作用,通過組內(nèi)合作、組際交流、全班反饋等活動,開展互助學習,互相取長補短。
自主評學:我的學習 我點評
《圓的認識》教學片段6:
師: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1:我認識了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
生2:我知道了同圓內(nèi)半徑和直徑都有無數(shù)條,并且長度都是相等的。
生3:我還知道了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系。
……
師:同學們學到了很多,誰來總結一下這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圓的哪些方面?
生4:圓的各部分名稱,半徑、直徑特點及關系、畫圓的方法,并且感受了圓的獨特性。
師: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是怎樣學習的?你學得怎么樣?或者請你評價一下在學習過程中自己或者其他同學的表現(xiàn)。
生5:這節(jié)課我們先是來回顧預學單上的內(nèi)容,講預習收獲。然后提出困惑或者問題,同學們分小組討論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全班一起研究。接下來獨立做練習,小組內(nèi)和同學們討論校對,不懂的請教全班同學。
生6:我們組的XX同學很好,我很多的問題他都給了我解答,我聽得很明白。我想他在預習的時候一定很認真。
……
通過課堂的總結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對整節(jié)課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完善認知結構。在自主評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以自身為主體,對個人、小組和全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內(nèi)容掌握、方法形成、情緒體驗、合作交流等方面進行自我反思,滲透反思性的學習觀。
從“圓的認識”一課可以看出,基于預習的“課堂自主學習導學模式”,始終保證充足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探索、自主交流、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從學生學習的角度構建課堂教學的框架?!皩W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發(fā)展”不再是一句響亮的空話,而是切實地落實到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的“課堂導學模式”才能深層次地改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帶動課堂教學的本質(zhì)變革。
參考文獻
[1]郭應雷.優(yōu)化“121”課堂教學模式,構建數(shù)學高效課堂[J].教學研究,2015(03).
[2]李桂萍.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構建數(shù)學高效課堂[J].數(shù)學教學與研究,2014(66).
[3]王寧寧.自主學習與課堂教學[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