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愛萍
二十年前,從地區(qū)師范畢業(yè)后,我被分到了偏遠的牧場。雖聽說當?shù)貤l件差,但我還是滿懷憧憬地帶上行李去那里報到。下班車以后,我拿上行李,費力地走過那段光禿禿的戈壁灘,來到一條小河旁。放下行李,我到處去找過河的橋,最終只找到一根橫在小河上的木頭??粗矍暗莫毮緲蚝蛯γ娌灰娨蝗说陌?,我無助地蹲在河邊,忍不住流淚了:這就是我將要從教的地方,一根獨木橋是對外的通道,我不敢想象我的未來。我的另一番人生將從此開始,我的教育故事自此揭開了序幕。
剛到學校,因為我是新來教師中唯一的女性,所以學校給我分了剛入學的一年級。很快,學生都來齊了,我們也正式開課了。我班學生都來自農(nóng)牧民家庭,每個孩子都那么淳樸可愛,這給了我很多安慰。因為班上人數(shù)多,而教室太小,學校把我們班安排到離學校不遠的村文化室上課。文化室是一大間破房子,門窗都透風。不過,孩子們一坐到里面,就讓人感到聲氣十足。開始上課的日子很新鮮,學生對我也充滿了興趣。特別是班上一個小男孩的舉動,更是讓人啼笑皆非。因為剛上學不懂規(guī)矩,他常常鬧得全班大笑。當我正講著課的時候,突然會聽到一個高高的聲音傳出來:“××,我的鉛筆哪去了?”我吃驚地掃視一下全班,發(fā)現(xiàn)有一個桌子是空的,全班孩子正看著那張空桌子底下大笑:原來人已經(jīng)鉆到桌子底下,邊嘟噥邊找鉛筆呢!為了讓孩子快點步入正軌,我經(jīng)常把他叫到身邊,跟他講一些有關紀律的故事和道理,讓他懂得自己已經(jīng)是一名小學生了,要做小學生該做的事。很快,他在班上不再隨意說話了。除他之外,班上還有一個男孩,跟隨母親從內地來到本地,男孩有撒謊和偷東西的壞毛病,于是我除了當老師,還要充當偵探。記得有一次,一個男孩丟了一塊表,大家都懷疑是那個男孩拿的。于是,我把那個男孩叫到跟前,問他拿別人的表沒有,他一口否認,但從他不安的神情我已判斷出結果。為了找證據(jù),我挨個詢問所有在場的學生。后來,丟表的男生告訴我:他看見那個男孩跑到墻外去玩土了。于是,我們到墻外,在好幾處地方挖了挖,最后真的挖出一塊表。男孩最終承認表是他拿的,并保證以后再也不拿別人的東西了。為了讓那個男孩改掉身上的壞毛病,我經(jīng)常找他談心。我教育他要懂得體貼自己的母親,為母親爭氣。后來,男孩變得懂事了,放學后,經(jīng)常陪母親出去撿柴、放?!赣H每次見了我,總是深深地鞠個躬,然后跟我講著我根本聽不懂的南方話。從此,我們班再也沒人丟過東西。有一天,男孩悄悄跟我說他要和媽媽回內地找爸爸,我看到了他眼中的淚花,我由衷地祝愿他們一家團聚并幸福。
不只學生的變化讓我感受到教育的成功,工作中同事的舉動也溫暖著我,給了我前進的勇氣。有一天,一個高年級學生中午跑到我班搗亂,欺負我們班的學生,把班里搞得亂糟糟的。我到教室后,看著班里凌亂的樣子,看看委屈的孩子們,氣得我哭著跑回了學校宿舍。其他同事看到這種情形,立刻跑到我班里向學生問明情況,安頓好我班的學生,又趕回學校把搗亂的男生批評教育了一番,平息了事件。有了同事的幫助,我慢慢學會了許多處理班級問題的方法。除此之外,生活中,當?shù)丶议L的理解和幫助同樣也給了我不少溫暖與動力。剛到學校時,不管是夏天吃大河壩的水,還是冬天吃水渠里的冰,學生家長都會給我?guī)б恍?。當宿舍里的爐子沒了火,家長親自跑去幫我生火。周末、假期,我一人住校,家長擔心我害怕,就把我叫到他們家里住……他們的關心讓我忘掉了這里沒水沒電的艱苦生活,使我有更多的時間、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對孩子的教育中。熱情善良的他們,在我的教育故事中做了最美的點綴,是他們讓我越來越愛我的教育工作。
說到那群讓我魂牽夢繞的孩子,直到現(xiàn)在,我依然清晰記得,他們老遠穿過戈壁灘,沖向馬路接我的情景。在我看來,那是最壯觀的景象,也是最感人的場景。那時候,每年我都要去地區(qū)參加兩次自學考試,走時,悄悄地,不驚動他們;回時,也不告訴他們??墒?,通過幾次來回,他們找出了我回來的規(guī)律:每次考完試,我總是急急忙忙趕回學校,每次回來坐哪趟班車,幾點到,他們都清楚了。于是,我經(jīng)歷了第一次的感動:當班車停下,我一下車,就聽到遠處傳來呼喊聲,抬頭一看,從學校方向飛奔而來的一群孩子,就像一只只歡快的小鳥!他們高興地跑著喊著,逐漸靠近了我:有的抱著我的腰,有的拉著我的手,有的站在那里仰著笑臉盯著我……其中有個女孩緊貼著我,羞澀地說:“老師,我們好想您!”我摸摸他們的頭,滿滿的幸福!我還忘不了天冷時,女生們穿著我的衣服的可愛模樣;忘不了下雨時,路遠的孩子們和我一起圍在宿舍爐子邊,吃著我做的大鍋飯的歡樂情形,忘不了我們一起學習、鍛煉的每個場景。
耕耘在教育的這片土地,經(jīng)歷著人生路途中的各種過程,它讓我不斷成熟起來,使我品嘗著進步的喜悅。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會更加努力,滿懷愛心、感恩之心投身于教育事業(yè)中,讓自己不斷成長,收獲更多。
參考文獻:
韓秀梅.淺談教師如何樹立正確的幸福觀[J].中國校外教育,2011(1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