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巧玲
【摘 要】隨著新一輪的基礎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轉變原有的觀念和教育方法,關注和研究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提高高中英語有效教學而深入研究。在教學實踐中,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具備富有情感的言行;具有較高的教師知識素養(yǎng);具有豁達寬容的心態(tài);善于應用合作激勵的教學手段。從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質量;提高措施
一、課堂上穿插游戲,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游戲教學是高中課堂教學的有效輔助手段,能夠激發(fā)和維持學生英語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假如,教師在這時選擇一個較為輕松的小游戲就更合適一些。英語詞語接龍就不錯。學生可以按座位順序依次說出一個單詞,這個單詞的開頭字母必須是上一個學生所說單詞的末尾字母。就像這樣:bag get table easy yellow wind desk kitchen night tomorrow——游戲做完后,學生們精神狀態(tài)又恢復了正常,接下來講解語法就有不同的效果。還有一次,我去聽一節(jié)英語寫作課后很受啟發(fā)。這節(jié)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最后寫一篇英語作文——My First Day in My New School.授課教師沒有采用常規(guī)的上寫作課的套路,而是同樣使用了游戲的方法。
游戲規(guī)則是第一位學生說出一個英語短語或一句話,第二個學生重復前面學生的短語或句子,然后再補充一句與之相關的句子。依次類推。例如:第一位學生說:One day,第二位學生就說:One day ,I met an old friend of mine.第三個學生說:One day, I met an old friend of mine. He told me that he had been in love with a beautiful girl for two years. 六、七個學生參與游戲后就形成一段passage.真想不到,用這種方法學生很輕松地編完了一個完整的英語小故事。練習完這個游戲后,老師用同樣的方法讓同學們圍繞題目——My first day in my new school 說一段英語,學生竟然順利地完成了任務。課堂效果很好。
二、營造和諧的自主學習氛圍
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與“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共同構成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理想的課堂教學是把這三個維度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即:學生在興趣盎然中,通過一定的過程和方法,掌握了知識和技能。要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必須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作保證,有了這樣的環(huán)境保證,學生一堂課才能興趣盎然,才能神思飛揚,才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教師應盡可能使用幽默生動有趣的例句,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學語言應嚴謹、簡潔、邏輯性強、堅定自信、快慢得當,鏗鏘有力或深沉渾厚,通過聲情并茂的語言表現教材的喜怒哀樂,引導學生去體驗情景,感知形象,讓學生的思維隨著教師的講課思路愉快的跌宕起伏,從而促進學生對教師所教內容的吸收和掌握。
三、更新教學觀念,合作學習,相互激勵
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英語教師必須要更新自身觀念,切實地用新課標理念武裝自己的大腦,切忌教育事業(yè)嘩眾取寵。此外,英語教師還要充分地了解合作學習的意義。為了有效地規(guī)避部分內向學生神游與課堂合作之外,規(guī)避嘴角勤快的學生在合作學習的縫隙閑聊,科學分組,將那些平時上課就愛說話的學生,調離開,對于那些比較內向的學生,自信心低,羞于張口的學生,盡量和優(yōu)秀尖子生分配一組,發(fā)揮尖子生的優(yōu)秀帶動作用,引導內向學生開口說英語。一般情況下,課堂合作學習模式的分組都是在班級實際布局和桌椅布局的基礎上進行,通常三五人一組,組內要有一名活躍,具有帶動性,敢于發(fā)言的學生,帶領組員積極發(fā)言。比如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我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分組讓學生預習單詞,小組內部要用英語字典查找出諸如join、oinin、attend;event、incident、accident;等單詞、詞組的含義,并結合具體的例子,討論出各個單詞在運用上的不同。當小組完成指定任務后,組員派代表進行講解,其他小組成員可以適當補充。最后由教師結束講解,予以補充和評級、總結。這樣的課堂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小組間的競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課堂交給學生,教師負責引導,學生自我尋找與探索學習到的知識,必定會聽說來的實在,且對知識點的印象也較為深刻。
四、多元評價,以學生為本
新《課程標準》中提倡多元評價,評價既可以是教師對學生(teacher assessment)的評價,也可以是學生自我評價(self-assessment)和學生之間(peer assessment)的相互評價。評價還包括課堂觀察(classroom observation)、學生成績檔案(portfolios)、學習周記(journals)、問卷調查(questionnaire)、面談(interview)、討論(students conference)等等多種形式的形成性評價。在評價方式上,時刻以促進學生的進一步有效學習與全面發(fā)展,避免沒有方向和低質量的評價。只有使評價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我們才能順利地使教學更加有效。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勵?!边@種“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教學評價也是新課程所追求的一種境界。教學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現在的表現,更要重視全體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重視每個學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發(fā)展。尤其對于差生,只要他們在原有基礎上有進步就是發(fā)展,就應該進行肯定性的評價。
總之,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方法措施很多,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學風格和方法。只有課堂教學具有有效性,學生才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才越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才能提高。
【參考文獻】
[1]孟憲.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J].教學研究,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