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曉鋒
【摘要】新初中英語教學大綱規(guī)定:“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yǎng)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彼?,在初中階段,閱讀理解是一個重要的部分。
【關鍵詞】多媒體 教學效果
英語教學中十分重視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閱讀教學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從某種意義上講,提高閱讀能力,是提高聽、說、寫能力的關鍵。通過閱讀,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語言知識,增加了詞匯量和了解了英語國家的社會及文化等,交際時就不會因為知識或詞匯的貧乏而言不達意,寫作時才能語言地道,內(nèi)容豐富。那么如何搞好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啦?筆者結合多年中學英語教學實踐,針對此話題,淺談如下思考。
一、教師應吃透課文,精心準備
教師如果不熟悉或不理解教材內(nèi)容,不事先吃透課文,精心備課的話,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每篇文章題材不同,體裁各異,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不同教法。針對中學英語閱讀材料題材廣泛、體裁多樣的特點,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英語閱讀材料的興趣,做好閱讀前的心理準備。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美國古典音樂、現(xiàn)代流行音樂和美國鄉(xiāng)村音樂的片段,使學生產(chǎn)生英語閱讀的欲望。興趣是閱讀的原動力,學生對所閱讀的材料感興趣,閱讀效果才會更佳。因此,在教課之前,教師對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方法、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是教好閱讀課文的基礎。
二、融合多媒體教學,加深閱讀情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而多媒體正是集“聲、色、畫、樂”于一體,它所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極其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構建。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構建篇章整體框架,繼而引出每段的細節(jié)與內(nèi)涵,做到既緊扣教材內(nèi)容、突出閱讀理解重點,又注意遵循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由表及里、有淺入深地引導和點撥,從而使語篇教學層層遞進。它使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興奮狀態(tài),在培養(yǎng)閱讀技巧及能力的同時兼顧聽力、口語、寫作、有效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媒體教學起到啟迪思維,縮短知識傳授與反饋過程的效果,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獲得知識,從而提高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Unit9 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 的閱讀策略是:To make a mind map, change the information you read into “a colorful picture of words”. The brain recalls “pictures” more easily than written information. 教師先呈現(xiàn)這樣一張彩色的mind map圖。學生通過觀圖對比,確實體會到mind mapping的優(yōu)勢。然后進一步思考:What is mind mapping? 以及How to make it. 再運用這個新技巧去閱讀,邊畫邊讀,讀得很有情趣。
三、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發(fā)展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
語言與文化有密切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背景、地理環(huán)境、傳統(tǒng)習慣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語言表達方式上有許多地方存在差異。中國人與英美人在文化上,即在風俗習慣、價值取向、社會規(guī)范、思維方式等方面都有諸多差異。一位語言學家說,每個詞都曾經(jīng)是一首詩、一幅畫、一個比喻或一個象征。好多英語詞匯的背后都有厚厚的文化積淀。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充分了解對方的文化“底細”。這文化“底細”,就在對方的歷史沿革、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寓言神話中。如果我們只了解所學的語言的詞匯、語法、結構,而不知道這種語言的社會文化內(nèi)涵及其文化背景知識,則無法理解這種語言所表達的某些真正意義,就可能造成了解上的偏差,對跨文化的交流造成困難,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努力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特別是英語國家文化。
四、鼓勵學生交流討論,培養(yǎng)綜合運用英語能力
閱讀的最終目的是開闊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活躍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和能力。為達到這個目的,在學生對篇章的結構、內(nèi)容及融合的知識點有了較好的掌握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整體吸收和運用,引導學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進行交際活動。如改寫、續(xù)寫,角色扮演,或運用所學重點詞、重點句型設置場景進行說話、寫話,或結合短文話題及提供的圖片開展說寫活動。我經(jīng)常這樣做:1 表演 讓學生閱讀之后把短文內(nèi)容表演出來,能幫助學生對課文整體進行吸收與運用,從而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如讀完“A new house”后,我讓學生扮演成Yang Ling和Nancy,并有Yang Ling向Nancy介紹自己的“A new house”。2、討論 閱讀后的課堂討論可以促使每個學生參與分析、概括和評價等思維活動。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得到發(fā)展。3、交流閱讀心得讓學生閱讀之后交流各自的認識和感想是學生對閱讀效果的一種自我評估。在這種評估中,學生能及時了解自己閱讀的成功或不做之處,鞏固正確的閱讀方法調(diào)整自己的閱讀方式,從而達到預定的閱讀目標。
交流和討論都是“說”,而“說”的背后需要更深入地“讀”。如果不認真地讀,就說不出來或說不好;不細心地揣摩(讀)短文,就不能很好地借鑒短文的寫法。在閱讀教學中,把聽、說、讀、寫四種訓練有機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學生的其它能力得到相應提高。
五、創(chuàng)設平臺,檢查閱讀效果
每個學生在每節(jié)課上取得的點滴成就都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尤其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將希望得到更好的展示和更高要求的發(fā)展。當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的信心倍增,興趣也更濃厚。教師要充分抓住這一點,創(chuàng)設各種平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和收獲,這樣也能及時讓老師了解到學生的閱讀理解情況。我在這一課中設計了一張調(diào)查表,調(diào)查你的朋友們昨天早中晚餐吃的是什么。通過這個調(diào)查活動,學生們練習和鞏固了所學句型,做到了學以致用。并進行了書寫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運用。最后讓學生展示,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將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同時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訓練。
總之,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只有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英語閱讀教學多研究,多實踐,才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仇非, “淺談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5期
[2]李強.探究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誤區(qū)[J]. 中學生英語(初中版). 2014(02)
[3]周文淵.中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新探[J].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