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玲
群文閱讀主要是將很多文章集中在一起,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展示多篇文章。教師引導學生從一篇文章到一群文章,這種創(chuàng)新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束縛,具有很高的教學價值。基于此,加強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現(xiàn)實的意義。
一、群文閱讀的價值
群文閱讀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通過這種創(chuàng)新的閱讀方式,能夠有效地改變學生閱讀狀態(tài),適應新教學理念下的閱讀需求。在目前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的內容更加豐富,很多都代表了成人的世界觀,與小學生年齡特點以及心理需求不符。采用群文閱讀方式,能夠針對小學生心理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閱讀材料等,實現(xiàn)小學生的自我認知水平。
第二,群文閱讀能夠提升小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群文閱讀模式下,提倡略讀與粗讀,注重學生閱讀后的心理體會,讓學生在與同學分享閱讀感悟的同時,感受語文閱讀帶來的樂趣。
第三,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推行群文閱讀模式,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也體現(xiàn)了閱讀教學的根本價值。
二、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群文閱讀突破傳統(tǒng),具有極強的應用價值。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教學呢?
1.拓展教學資源,增大群文閱讀的范圍
小學語文教材中,單個單元中的內容較為相似,教師還需要加強對課本材料的運用,整合單元的內容。根據(jù)現(xiàn)階段我國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根據(jù)單元分為不同的主題,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主題對學生開展群文閱讀;同時,還能夠將主題相似的單元整合起來,組成一個新的讀本,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
另外,課外讀物也是語文閱讀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還需要加強對這些課外讀物的利用。一些雜志中每期都會具有群文合集,教師可以有選擇性的引導學生加以閱讀。針對文章的題材,可以將靜物、人物描寫,以及敘事的文章整合起來,讓學生探尋其中有沒語句等,感受作者寫作過程中的意境。這樣,才能將學生的閱讀范圍拓寬,更有利于群文閱讀的開展與推廣。
2.采用更加靈活的閱讀方式,為群文閱讀打下基礎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般講究對字、句的理解與掌握,但閱讀的過程更需要加入感情。然而,美讀與朗讀并不是語文閱讀的所有形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可以采用批判式閱讀、默讀、速讀、研究式閱讀等方式。更加靈活的閱讀方式,更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含義,也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屬于自己的閱讀習慣。
在具體的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將這些閱讀形式告知學生,加強對學生的閱讀引導,鼓勵其進行自主探究式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逐漸地,學生就能夠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量以及閱讀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與形式。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一文中,讓學生從文章中找出關于描寫人物表情的句子,并有感情的朗讀出來,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感悟任務描寫的手法,更能夠加深學生對五壯士英勇就義的理解與感動。教師還需要根據(jù)教學目的與教學內容的不同,合理的安排閱讀任務,讓學生逐漸掌握更多的語文閱讀方法,為群文閱讀的推廣打下堅實的基礎。
3.采用更加多樣化的教學結構,確保群文閱讀的效果
群文閱讀具有很多教學結構,其中包括舉一反三式、分組遞進式等。舉一反三式主要指先閱讀一篇文章,然后進行一組文章的閱讀。例如《秋天的雨》一文學習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找到關于描述雨的句子,引導學生思考:秋天的雨和其他季節(jié)的雨有什么不同,這樣更能夠讓學生掌握秋雨的特點,達到應有的閱讀教學效果。分組遞進式群文閱讀,主要是先進行一組文章的閱讀,然后進行一篇文章閱讀,在對比中提升教學的效果。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群文閱讀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增強閱讀教學整體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掌握群文閱讀的技巧,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拓展群文閱讀的范圍,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為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推廣奠定基礎。
〔本文系“群文閱讀中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結合策略研究課題”(zksqwdxx1501)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周口市六一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