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進文
“翻轉課堂”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是學生在課處通過微視頻、導學案等教學資源自主合作學習,在課堂上師生共同交流和研討以實現(xiàn)知識內化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學活動由傳統(tǒng)的“先教后學”轉換為“先學后教”,學生的參與度更強,學習更加靈活、主動,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其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重構教學流程,更好實施“翻轉課堂將”,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筆者認為要把握好以下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精心開發(fā)課前學習材料。
學生依據(jù)教師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制進行自主學習,這是實施“翻轉課堂”的重要條件。根據(jù)學習目標制作的微視頻和導學案是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必需的手段,學生必須借助微視頻和導學案完成對教材相關內容的學習,并基本掌握相應的內容。微視頻的制作應注意幾點:首先,明確學生必須掌握的目標,以及視頻最終需要表現(xiàn)的內容;其次,是收集和創(chuàng)建視頻,應考慮不同教師和班級的差異;再次,在制作過程中應考慮學生的想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第四,應盡可能短小精悍,突出和強調主題,視頻的長度控制在學生注意力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一般在10分鐘以內。在設計導學案時,注意其應內容包括知識導學和針對練習。 知識導學主要是提出應該掌握的問題,簡潔明了,層次清楚。 針對練習是檢測學生是否已理解或會用相關知識,要有針對性和關聯(lián)性,在精不在多。
二、有效開展好學生的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的關鍵是先學后教,把學習的權利、責任還給學生,給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沒有學生課前充分的自主學習,就沒有課堂對疑難問題的合作探究,也就失去了“翻轉課堂”的基礎。 因此,課前必須指導學生利用教師制作的微視頻和課前學習文本材料及教材,進行積極有效的自主預習和學習,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自主解決一些問題,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成為課前學習的主體。
三、認真組織課堂學習活動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在課前通過微視頻等手段學習新知識,完成初步練習,回到課堂中,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實現(xiàn)知識吸收與掌握的內化過程。教學內容在課外傳遞給學生后,課堂上更需要創(chuàng)設高質量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做的并不是單純的講解,而是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組織、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的過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突出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程度,教師可通過不同的交流方式開展合作探究討論活動,學生間互相幫助開展學習。課堂中的對話和討論需要教師做出精心的準備和細致的觀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自然生成 ,使課堂研究性活動成為學生“吸收內化”的學習過程,從而使教學效益提升。
四、加強好學生課后練習鞏固
“翻轉課堂”在課堂中完成了知識的內化,但這并不是整個學習過程的結束, 課后學生仍然要進行必要的知識鞏固。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漸進的、多層次的,不同學生在課堂內知識的內化程度是參差不齊的,這就需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在課后進一步完成老師布置的鞏固練習。只有很好地完成課后的知識鞏固要求,思想政治課研究性教學的“翻轉課堂”才能發(fā)揮最大效益,真正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翻轉課堂”作為課改下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既來源于實踐,又將影響著的教學實踐。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實施 “翻轉課堂”教學,需要我們根據(jù)“翻轉課堂”的特點,善于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總結經驗,從教學中找出規(guī)律加以研究,從而不斷推進“翻轉課堂”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