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平
摘 要:目前,我國正處于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職業(yè)教育承擔著提高國民素質的艱巨任務。原有的教育教學方法、模式已經(jīng)不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該文在學習和研究國內外關于教學方法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結合筆者學院的實際情況和體育教學特點,通過分段注意教學的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分段注意教學法能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發(fā)展他們的參與意識,從而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念。
關鍵詞:分段注意 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3(a)-0061-02
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學校體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由于現(xiàn)今的體育教學法大多是經(jīng)驗的沿襲,缺乏足夠的科學依據(jù),所以說大部分的教學方法是較為保守落后的,就如《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決定》中所指示的,“課程內容陳舊,教學方法死板……滯后于當代科學文化的發(fā)展?!本蛯W校體育的教學法來講,已大大落后于競技運動的訓練方法。只有改革、創(chuàng)新才能適應新的形勢發(fā)展。近年來,筆者在體育教學中不斷研究,探討“分段注意教學法”并取得了實效,現(xiàn)將個人的一些淺解與各位商討。
1 分段注意教學法介紹
分段注意教學法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心理、生理特點,運用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規(guī)律來組織學生的,是以心理學、生理學、教育學為理論依據(jù)的。
具體地講,就是把一個完整的技術動作,分成若干段落(不改變所做練習的動作結構),然后在教學中分層次逐一強調注意這些段意使學生處在經(jīng)常變化而實質上沒變的心理狀態(tài)之中,以加強學生反復練習完整的技術過程。例如:原地抬腿跑分成抬腿、腳落地, 體姿勢、呼吸、擺臂,擺臂又可分為擺動路線、幅度等。這種教學法與“分解教學法“的區(qū)別在于,后者是依據(jù)動作的結構、難易程度而采取的化繁為簡的辦法。完整技術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心理變化,在教師的信息處理、教學引導中,學生在心理上得到一種分層次的感覺。
2 分段注意教學法的應用及效果分析
從運動條件反射的形成過程來分析,任何動力定型都是在不斷重復練習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技術的熟練程度決定重復練習的次數(shù)。而簡單的重復又會出現(xiàn)單調、枯燥之感,在這樣的一對矛盾中產(chǎn)生的分段注意教學法如何運用呢?下面舉例說明。
例1:2015年,筆者開始在體育教學的跑、跳、擲等教材以及運動訓練方面,運用分段注意教育教學法做教學實踐,授課年級高技班二年級。以下是運用分段注意教學法列舉的電氣自動化1428班實施的一堂《小場地怎么搞中長跑》的公開研究課,教學簡況如下:本課任務:新授課中長跑教學,學習改進途中跑技術,發(fā)展一般速度耐力。重復練習內容:環(huán)操場每圈80 m×25,合計總距離2 000 m。
整個教學任務分6段:第一段開始讓學生體會“勻速跑”,這是讓人體器官系統(tǒng)適應訓練的好方法。首先讓學生明確鍛煉目的,要求學生跑得輕松、自然。跑時約3 min為800 m。學生的大腦皮層容易興奮,也會較快受到抑制,為了避免一開始就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及時組織學生休息,并簡短小結:剛才大部分同學跑得很輕松。(肯定成績,培養(yǎng)興趣)但我看到在腳的落地時有兩種現(xiàn)象。(引導轉移,引起有意注意)現(xiàn)在請同學們做評判員,(信任、激起興奮)老師此時學做兩種動作:一種是全腳掌著地發(fā)出“咚、咚、咚”的僵硬聲音。另一種是后腳跟先著地,再過渡到前腳掌柔韌地向后 “扒”,學生會選擇后一種(思維、形象、模仿)。下面我們看誰的“扒”動作學得最好,最有力。(集中心理指向)這樣自然進入了第二段。跑時1分30秒約400 m。老師組織第二次休息,進一步鼓勵:剛才大家跑得很好,下面我們將要學習新的、關鍵的技術——大步跑(新異刺激,產(chǎn)生求知欲),老師做一次示范或請本班運動員表演,看看大家能不能學會(激起躍躍欲試)。跑時為2 min約500~600 m。大步跑比勻速跑大,此時的主要任務是觀察學生的反應,如練習的積極性、動作的正確性、面部表情等,注意學生的心理、生理反應,及時采取措施。老師果斷吹哨使學生調節(jié)整理,抓住時間、時機表揚鼓勵:今天同學們確實發(fā)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特別是張見同學的擺臂動作真漂亮(激起自豪感、優(yōu)勝感)請他給我們表演一下好嗎? 老師統(tǒng)計,看有多少人的擺臂動作比他們倆更漂亮。請大家各自注意自己的擺臂動作。練習目的明確,就能促進學生產(chǎn)生一種有把握完成動作的心理(輕松感),因而調動內在力量全力去完成學習任務,再往下分段就更需要組織能力和語言功底了,通過以上的4段練習,學生開始有明顯的生理變化了,呼吸急促消耗也很大,這時老師及時溫暖關心他們,好好休息休息,讓學生恢復體力,并做一、二次“抓手“的反應游戲,接著組織討論,搶答問題,當場評分。如什么叫拼搏精神(暗示、過渡、媒介興奮)。最后兩段是艱巨的變速跑,經(jīng)受考驗的終點沖刺……
該課最低心率92次/分,最高心率178次/分,平均心率135次/分,練習時間18分30秒,練習密度46%。生理負荷曲線有2/3的時間保持和超過120~140次/分,12月隆冬已有流汗現(xiàn)象,學生無一人有生理極點現(xiàn)象,集體放松操后為120次/分,結束下課時為110次/分,下課后5 min測定為90次/分。教材安排動靜搭配,重視了知識性、趣味性。受到了同行的好評。
例2:2015年,筆者對授課的同年級的數(shù)控加工1415班和數(shù)控編程1417班兩個班用普通教學法與分段注意教學法進行試驗對照,通過一年的實驗測試,學生在上課期間積極參與性、思維的活躍性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都優(yōu)于普通教學法的班級。
3 體會
(1)情緒對工作效率影響十分明顯。分段注意教學法正因發(fā)揮其直觀性、靈活多變性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高學生的情緒上顯示了它的生命力。
(2)分層次,小步子,反應快,由淺入深,內在聯(lián)系,信息能及時反饋。心理學研究應用是分段注意教學法的又一特點之一,符合循序漸進、精講多練的教學原則,有利于探索心理與行為在體育教學中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變化,從而進一步尋求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
參考文獻
[1] 張月華,蔡曉亮.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學方法的應用問題探析[J].體育時空,2013(19).
[2] 宋麗霞.體育教學中激勵方法的有效運用研究[J].商情,2014(6):288.
[3] 仲偉新,劉守祥.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蹲踞式跳遠“助跑”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4(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