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玲
英人的壁爐情結(jié)
文/柯玲
柯玲東華大學教授,國際漢語教師
我和煤爐沒有仇,但只要一提煤字,我就會胸悶肺燥上火,當年剛成家時在青工樓過道里燒煤爐的痛苦情狀如在目前。小時候在農(nóng)村燒柴火灶有很多樂趣,畢業(yè)后在城里工作了要燒煤爐做飯,沒想到是活受罪!特別是換炭時每次一陣狂咳,五臟六腑翻江倒海,涕泗橫流唾星飛濺,真是不堪回首!學《爐中煤》所得的一點敬意和美感蕩然無存!所幸很快就換燒液化氣了。再次遇到燒炭竟然是在英國的房東家,她家冬天燒壁爐,房東每天都要生爐子,于是我不得不退避三樓。
企圖勸住——“家里不是有暖氣嗎?你們還覺得冷?”我站得遠遠的問她?!安皇抢?,是喜歡壁爐!感覺很舒服、開心!”“舒服?你們不怕中毒嗎?千萬當心啊!”我同情地看著房東?!爸卸荆吭趺纯赡?!”她的笑臉被爐火映得紅撲撲的。牛津冬季漫長,房東每天都哼著小曲定時生爐子,其從容不迫鎮(zhèn)定自若的樣子讓我好生佩服。憑心講每天的圍爐時光確實是房東母女的幸福之時,一家人超級放松也超級溫馨!客廳有沙發(fā)但誰都不坐,兩個閨女基本都是趴在壁爐前的地毯上寫作業(yè)或者做游戲。媽媽常常背靠沙發(fā)坐在地毯上看書或跟孩子一道游戲玩耍。我納悶的是,她們?nèi)杖张c煤爐為伴依然活蹦亂跳,無一聲咳嗽。
有點動搖——難道英國人的生理結(jié)構(gòu)和我們不一樣?她們就不怕一氧化碳甚至一氧化硫?不可能,即便是鋼筋鐵骨也怕一氧化碳的!那,就是英國的煤炭和我們的不一樣?不過外形上都黑乎乎的看不出任何差異。而且房東燒的還不是好看的蜂窩煤球,而是那種不規(guī)則的黑炭塊,就是以前被稱為“老鼠屎炭”的那種實心炭?!袄鲜笫骸庇腥硕ㄆ谒偷介T口,房東總是喜滋滋地用一個小提籃拎到壁爐前?!盁繝t是非常嗆人的?!笨吹剿』孛禾磕敲撮_心,我一邊友情提醒,一邊不自覺地靠了過去?!斑@個煤炭可能和你們的不一樣,我們英國人愛煤炭,總是要努力把它做得更好、更干凈、更安全,不信你聞聞??隙]問題的?!狈繓|有點自豪地抓起一塊老鼠屎送到自己的鼻子底下很深地嗅了一下,然后又伸到我面前?!鞍?!煤炭要燒了才有氣味的!”我皺著眉屏住呼吸勉強笑道?!罢娴臎]問題,別擔心!”房東和往常一樣麻利地生好了壁爐,去準備晚餐等孩子們回家了。
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真的沒有難受”,于是次日我對房東說讓我來生爐子,“好??!”房東開心地答應了。還是有幾分惴惴的,夾了幾塊老鼠屎放進壁爐,架在引火材料上,打火槍點火,再用一本雜志輕輕地扇兩下就著了——其實很簡單,但嗓子突然有點癢,我知道那是痛苦的記憶被再次喚醒了,馬上喝口水送它回去。沒有了那種讓人窒息的氣味!爐火已經(jīng)翩翩舞起暖意撲面而來,禁不住有點兒走神。抓起一塊老鼠屎仔細端詳,神了!憑什么都是煤炭,我們的一燒就咳得要命?一直問到一位牛津化學專業(yè)同胞,他連珠炮似的回答其實等于沒有回答:“本來就不一樣??!同樣是煤炭,我們的更熏人;同樣是汽油,我們的尾氣重;同樣是牛奶,我們的有三聚氰胺;同樣的蔬菜,我們的有農(nóng)藥;同樣的糧食,我們的轉(zhuǎn)基因……”“說這些啥意思?!好像咱們國家不足以生存似的!你還是直接告訴我中英煤炭的成分或工藝技術(shù)到底有何不同吧!”“一堆分子式,恐怕你們文科生看不懂吧!關(guān)鍵真不在這兒,在于我們的很多生產(chǎn)商腦海里沒有環(huán)保這根弦!政府把關(guān)得也不嚴!”歧視文科生,談話難以為繼了。但房東提煤籃哼小曲聞炭香的動作像一幅幅溫馨的油畫擊中了我,為何英國百姓對煤炭如此深情?這是英國百姓未加任何粉飾的日常情感,與郭老《爐中煤》是不同的。
“英國人都這么喜歡煤炭嗎?”我直接問房東?!斑@是上帝賜予英國的溫情禮物,我們?yōu)槭裁床幌矚g?”房東本是基督徒,她的煤炭情感中已經(jīng)與宗教情感合二為一了。不過她說的是事實也是史實。英國煤炭資源十分豐富,采煤歷史悠久,勘查技術(shù)高超。1846 年,英國煤炭產(chǎn)量就已經(jīng)達到4400 萬噸,是當時世界第一大產(chǎn)煤國。那些燃煤的工廠,高聳入云的煙囪和機器的隆隆轟鳴,是那個偉大而光榮的工業(yè)時代的象征。1913 年英國煤炭產(chǎn)量達到了歷史最高的2.92 億噸。幸運不止于此,英國煤礦地區(qū)分布還很均衡,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均有。尤為幸運的是,英國煤炭的品質(zhì)也較高。資料顯示,英國煤炭資源總量為1910億噸,且?guī)缀跞渴怯裁海置簝H4億噸(褐煤是燃燒熱量相對低小的煤)。19世紀的英國經(jīng)濟學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認為,大量廉價和高質(zhì)煤炭使得英國國力超過歐洲大陸國家和美國。因此,煤炭是構(gòu)成英國強大的地基,是推動英國工業(yè)革命的血脈??梢哉f,沒有煤炭就沒有英國的工業(yè)革命,也不可能有飛速崛起的強大英國和席卷天下的“大英”文明。
即便不談煤炭對英國經(jīng)濟的巨大作用,單看壁爐前的英國百姓笑臉,深吸煤炭芬芳的主婦表情,這些日常鏡頭就已充分顯示英國普通百姓的煤炭深情。其實,如今煤炭在英國家居生活中并不占主導地位,房東家日常燒煮都用的電和煤氣,只有冬季燒壁爐才用到煤炭。少用或不用煤炭實際上是英國政府調(diào)控的結(jié)果。20世紀50年代是英國煤炭使用高峰期,此后20年間煤炭用量就下降了一半。20世紀60年代后期,鐵路、煤氣制造工廠以及煤礦逐步減少煤炭使用,到20世紀70年代后期,這一范圍擴大到許多家庭和工業(yè)用戶。英國煤炭產(chǎn)量在二戰(zhàn)后跌至每年2.2億至2.3億噸。而1984年至1985年礦工大罷工時期,英國煤炭產(chǎn)量已經(jīng)低于每年1.3億噸,到2014年更是降至1200萬噸。與此同步,英國深層煤礦數(shù)量從1913年的3000多家,逐漸降低至零。到2014年年底,英國僅有數(shù)家露天煤礦依然運營。2014年,英國煤炭消耗量只有4900萬噸,其中四分之三是用于發(fā)電的。按照英國政府2015年11月宣布的計劃,到2025年將關(guān)閉所有燃煤電廠。這意味著英國這一主要經(jīng)濟體屆時將與煤炭告別,徹底轉(zhuǎn)入“后煤炭經(jīng)濟”時代。對于英國,這意味著300 年的工業(yè)革命的光輝歷史徹底結(jié)束。報載2015年12 月18日,最后一批深井礦工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礦井,其情其景催人淚下。
英國煤炭工業(yè)在20世紀開始逐步萎縮,一是與全球煤礦業(yè)的發(fā)展有關(guān),英國煤礦無法與海外低成本的對手競爭;二是新能源不斷出現(xiàn),煤炭逐漸被天然氣、石油、核能和風能替代;更重要也更直接的原因是20世紀倫敦和英國其他大城市先后發(fā)生的嚴重霧霾,人們發(fā)現(xiàn)工廠、家庭、鐵路等大量使用的煤炭正是最大污染源?!岸眷F事件”促使政府在1956年通過了《清潔空氣法案》,明確在城市村鎮(zhèn)設立“煙霧控制區(qū)”,限定區(qū)內(nèi)只能使用無煙燃料。從倚重煤炭,到控制煤炭到最終下決心告別煤炭,空氣污染問題是重要的催化劑,能源的成功轉(zhuǎn)型則是關(guān)鍵。英國的做法引起世人高度關(guān)注:對于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采取分階段的方式實現(xiàn)能源轉(zhuǎn)型看來還是比較切實可行的。不過,百姓生活畢竟不同于國家戰(zhàn)略,有些民俗習慣和生活方式可能會頑固地保持千年不變的步點。英國政府取締煤炭,英國百姓卻不愿舍棄壁爐。壁爐莫非要成為英國煤炭堅守的最后一塊陣地?
煤炭與壁爐仿佛是兩個相依為命的英國老人。壁爐,是英人家居生活的典型傳統(tǒng)。英國現(xiàn)代民居都裝有暖氣,但壁爐之暖異于暖氣之暖。暖氣的暖是一種冷峻的暖——暖,但終究缺乏生命感;壁爐的暖則是一種生命的溫情,這種溫情既來自于煤炭這個濃縮的遠古生命晶體,更因為爐火的明艷而顯得充滿活力。壁爐與煤炭營造的是一種家的氛圍,一種生活的審美,而這種氛圍正是世世代代英國人所鐘愛的、不愿舍棄的。據(jù)說近代史上大概有10年時間英國的房子取消過壁爐。結(jié)果那種房子賣給客戶后仍
曾聽溫迪說過,地道的英國人家有濃重的壁爐情結(jié),他們的住房是少不了壁爐的。所以,壁爐保留的是對英國人集體的傳統(tǒng)記憶。如果說房子是有生命有靈性的話,那么壁爐就是房子的心臟。隨著人們對壁爐的熱愛,想象力將更加豐富。領袖們認為壁爐象征著權(quán)力,軍人把壁爐象征為力量,老板們認為壁爐象征著財富,朋友們將壁爐看作熱情和友誼,戀人們將壁爐看作是愛情,年長的人將壁爐視為溫暖和幸福。經(jīng)濟可以不停地轉(zhuǎn)型,但文化卻根深蒂固,煤炭與壁爐締結(jié)的情緣或許是英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最后領地。也許是為了保護這塊文化領地,英國政府想方設法給老百姓提供越來越最潔凈的壁爐之煤。所以,我們也很樂觀地相信,在英國,壁爐不會消失,煤炭也會永存!或許有朝一日煤炭換了新的面孔,煤炭的精神也會附著于其衍生的子孫身上永存于壁爐的內(nèi)心!(多邊關(guān)系婚姻)。多邊關(guān)系的婚姻分為兩種,一種叫半開放式一種叫開放式,半開放式就是指一方擁有多位性伴侶,另一方也知情,比如說中國社會常見的一夫多妻制;而開放式多邊婚姻是指雙方都擁有各自的性伴侶,而且雙方也都知情,這是一種建立在雙方同等自由和其個性發(fā)展有同等權(quán)利基礎上的誠實的長期的關(guān)系,在很多性趣缺缺但感情尚好的夫婦中時有所見,雖然為社會主流所不允許,但自有其存在的意義。娛樂八卦媒體最常議論的就是劉嘉玲與梁朝偉夫婦,兩位巨星數(shù)十年來各自各精彩的感情生活但又牢不可破的開放式關(guān)系,據(jù)說是世俗社會能見到的最明白的圖解。不過這種“開放式”究竟能到什么程度,我還是存疑。
保留婚姻的外殼,保全彼此最大的經(jīng)濟利益,又放彼此欲望一條生路,這是所謂開放式婚姻的最大好處,也是許多上流社會男女暗暗選擇的婚姻的模式。但這個需要“煉得金身”才能做到的吧?一般凡人斷斷到不了這個境界。有人說,早就躋身富裕階層的張紀中和樊馨蔓,既然早就各自有感情出路,何不放對方一馬?何不玩轉(zhuǎn)開放式婚姻?
答曰,大約因為他們從來就不屑規(guī)則,早年的財富來自社會轉(zhuǎn)型期的紅利,亂中求來的富貴,種種不可說的內(nèi)幕往事,他們是叢林規(guī)則的勝利者,信奉的是弱肉強食。但在婚姻領域,講的恰恰不是弱肉強食,它講的是感情,講的是規(guī)則,講的是邊界,講的是尊重。真正能實行開放式婚姻的男女多半經(jīng)過文明的洗禮,對人性有充分的認識,彼此更擁有深刻的友誼,而張紀中和樊馨蔓最大的問題在于他們之間的友誼因為年深日久而逐漸破裂,兩個信奉弱肉強食的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只剩下仇恨,除了最后的撕咬,他們別無途徑。而最搞笑的是,兩個各自默認了雙方擁有自由性權(quán)利的人,居然在最后關(guān)頭都以對方有性伴侶為口實進行攻擊,我只能說,雙方都相當狠,相當雞賊。
這件事除了八卦,惟一告訴我們的只有一件事:所有只有利益綁定的合作都不牢靠,不論是公司還是婚姻。不論男人還是女人,雖然說只有利益才是永恒,但是惟有利益,就肯定不能永恒,那首歌怎么唱的——“懂得永恒,得要我們,進化成更好的人”。
好吧給結(jié)論:玩不轉(zhuǎn)“開放式婚姻”情有可原,誰都能理解。但是你們不能一邊在婚姻存續(xù)期間早就用行動玩起了“開放式”,一邊又以此為把柄攻擊對方玩起了“封建式”。你們用封建式對人,開放式對己,兩邊通吃,這就讓人鄙視了。你們是大眾明星,能不能率先“進化成更好的人”呢?老是看到你們沒完沒了地對撕,讓人心寒啊。咱們凡夫俗子,向誰去看齊?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