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航
【摘要】近年來,城鎮(zhèn)中河流水體的污染嚴重,水質亟待改善和修復。利用傳統(tǒng)的河流生態(tài)修復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具有較多局限性,人工水草已經成為新型的污染水體治理技術,體現(xiàn)出來極大的優(yōu)勢。人工水草技術具有不受光照,水體中懸浮物及污染腐惡等因素限制的新型生物修復技術,它具有效果好、經濟、對環(huán)境無污染等特點,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紹了幾種類型的人工水草及其應用。
【關鍵詞】人工水草技術;生態(tài)修復;生物膜
一、人工水草治理技術
人工水草技術作為一種生物生態(tài)修復技術,在對城鎮(zhèn)河流生態(tài)修復上,用具有耐酸、耐堿、耐腐蝕、柔韌性很強的材料仿照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水草設計而成的仿生水草填料,以河道本身存在的生物菌群作為菌種來源,細菌在水草表面經過吸附增殖形成生物膜,通過微生物的的吸附、生物降解作用,將機污染物和氮磷等營養(yǎng)物質,以及懸浮物有效的去除。
(一)阿科蔓生態(tài)基
阿科蔓( Aqua Mats) 生態(tài)基應用純惰性的材質,遵循自然規(guī)律,親和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在水中分解,對自然環(huán)境無影響,具有適宜的孔結構,為異養(yǎng)生物(如異養(yǎng)型細菌)設計了微孔,為自養(yǎng)生物(如藻類)設計了大孔。
阿科蔓生態(tài)基技術有以下優(yōu)點: ①簡易性。操作簡易,靈活性高,安裝、維護簡單。②經濟性。投資管理費用低。③效益性。該系統(tǒng)既改善水體環(huán)境,又能提高經濟效益。④效率性。治理標準高,見效快。阿科蔓技術已在我國廣州市大金鐘湖、武漢塔子湖、鄭州鄭東新區(qū)CBD會展中心湖等地得到應用,對水體水質凈化均有良好的效果。
(二)細繩狀人工水草
上世紀90年代,日本研究出了細繩狀人工水草,它具有一定剛性和柔性,分為平面型、大葉藻型和架臺型等類型。
細繩狀人工水草有以下特點:運行管理簡便,無能耗;啟動掛膜快,使用壽命長,對污水適應性強;布水布氣性能良好,生物膜容易更新,處理效果顯著,價格低廉。
(三)臭輪藻型人工水草
臭輪藻是一種沉水生長的藻類,其高可達60cm,臭輪藻的莖和葉可粘附水生動植物群落中大部分的細菌和真菌類,其莖對水流的阻力較小。臭輪型人工水草則是仿照臭輪藻研制而成的。
(四)生物飄帶
生物飄帶以飄帶為載體,大量生物膜附著在飄帶上,形成了具備污水凈化能力的飄帶。固著在飄帶上的生物膜分為兩層: 外層為供氧充沛的好氧層,;內層為形成微觀的A/O 系統(tǒng)的厭氧層。生物飄帶型適用于流量小、漂浮物少的小型河道。
(五)多環(huán)串聯(lián)人工水草
中國科學院水生物研究所以纖綸高聚物為材料,仿制水生植物的形態(tài)制成了多環(huán)串聯(lián)人工水草。其形狀為多環(huán)串連,圓形載體直徑為8cm,依靠頂端的塑料浮球產生的浮力,使其漂浮在水中。
二、室內實驗
室內實驗在直徑34cm、高43cm、有效容積為20L的水桶中進行,實驗水深30cm,共四組實驗,編號依次為 A、B、C,A組為空白對照組,剩余兩組分別放置細繩狀人工水草5cm、10cm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觀察每組的掛膜情況,測定掛膜時間。掛膜成功后,每兩天采取一次水樣進行COD監(jiān)測分析。各組人工水草對各項指標的去除率如圖一所示。結果顯示,細繩狀 5cm 人工水草和細繩10cm人工水草對 COD 的去除率依次為88.6%和 85.5%。
三、結語
在水生植物難以在污染嚴重水體中得到應用時,人工水草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人工水草將在城鎮(zhèn)流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國內在城鎮(zhèn)河流生態(tài)治理方面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水平尚處于初級階段,大多學習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所以我們還需努力探索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林武,陳敏,等.生態(tài)工程技術治理污染水體的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08,4(35):42-46.
[2]侯德,孟慶義,廖日紅,等 新型填料在生物接觸氧化 工藝中的應用研[J] 北京水務,2009,( 1) : 2223
[3]袁偉剛,樊智毅 阿科蔓生態(tài)基技術在湖泊治理與維 護中的應用[J] 中國給水排水,2007,23( 16) : J1J4
[4]田偉君,郝芳華,王超,等 仿生填料在河道內直接布 設掛膜的試驗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2007,23( 3) :8183
[5]陳永喜 阿科蔓生態(tài)基在大金鐘湖治理中的應用 [J] 廣東水利水電,2007,(5) : 1 3,7
[6]馬劍敏,賀鋒,成水平,等 曝氣和阿科蔓填料對月湖 圍隔中的水質改善作用[J] 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0,
[7]羅利民,王超,田偉君等.細繩狀生物填料在中小河流治理中的應用 [J].污染防治技術,2003,16(4):168-170.
[8]余錦玉,張麗,李和平,等 一種生物膜載體用于城市 污水處理的試驗研究[J] 水處理技術,2009,35( 11) : 96 98,103
[9]劉建康 .高級水生生物學 [M].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0.
[10]田偉君,郝芳華,翟金波 彈性填料凈化受污染入湖 河流的現(xiàn)場試驗研究[J] 環(huán)境科學,2008,29 ( 5) :1308 1312
[11]程塵 生物飄帶技術在新洲河污水處理中應用[J] 東北水利水電,2007,25( 10) :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