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少玲
摘要:在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們要學會利用幼兒感興趣的資源、日常生活資源、社會資源、家長資源等資源來為幼兒發(fā)展提供"養(yǎng)料",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主題活動;資源;幼兒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396-01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明確指出:組織活動應根據(jù)不同的教育內容,利用環(huán)境中的有利條件,積極發(fā)揮幼兒作用,靈活地運用集體或個別活動的形式,為幼兒提供活動與表現(xiàn)能力的機會。在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們要學會利用各種資源來為幼兒發(fā)展提供"養(yǎng)料",讓幼兒從中獲得一些淺顯易懂的自然社會知識和生活經驗,學會主動探究、認真思考、不斷發(fā)現(xiàn)、盡情表達,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以下是我們實踐過程中行之有效的幾種做法。
1.利用幼兒感興趣的資源創(chuàng)設主題活動
興趣是最好老師,是人們主動學習的內動力。教師要成為挖掘者,在主題活動中要善于從幼兒的生活中挖掘具有研究價值的、適合幼兒表現(xiàn)的主題活動。如在實施主題活動《可愛的動物寶寶》中,我把自家樓頂花盆里的小蝸牛抓到班里與小朋友們共同分享,孩子對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充滿了興趣,于是我決定開展"小蝸牛"主題討論活動?;顒又校易層變簬еP于蝸牛的問題,在幼兒園里尋找小蝸牛的足跡。孩子們一開始跑到草地上、樹底下、草叢里都沒有找到,很是失望。突然一個小朋友大聲喊到:"幼兒園的菜地沒去過,那里肯定有小蝸牛!""你怎么知道?"我問。"我從書本里知道蝸牛不吃樹葉,不吃草,它最愛吃菜葉和菜根。"孩子們聽到這個消息,興沖沖地跑到菜地里找,沒幾分鐘,每個幼兒手里都抓到了2、3只小蝸牛。孩子們把小蝸牛帶回了教室,繞有興趣地看著小蝸牛爬行,并提出了更多問題,極大地促進了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在"春天來了"主題活動中,我們觀察到孩子們特別喜歡放風箏,于是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讓孩子們自己賣風箏。我們批發(fā)了100個風箏,帶領著全班幼兒來到文化廣場賣風箏。孩子們幾個人一組找個"攤位"擺起攤來,放開嗓子大聲地吆喝著,過往行人都在為他們鼓掌,對孩子們的行為給予了支持。100個風很快就銷售一空。這次活動讓孩子們受益匪淺:首先克服了害羞的心理,學會了主動與別人交流;其次,明白了父母賺錢的艱辛,懂得了理財?shù)闹匾浴V?,我們與孩子們商量用賺到的錢購買了一些學習用品、生活用品,慰問福利院的兒童,在孩子們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愛心。
2.利用日常生活資源增強幼兒操作能力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豐富的資源,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huán)境中常見的事物,發(fā)現(xiàn)其中的有趣和奇妙;通過對常見事物的再認識與創(chuàng)作,鍛煉孩子的實踐操作能力。如在開展主題活動"紙的本領"時,我們讓幼兒與家長共同尋找各種各樣的紙?;氐郊液笥變涸诩议L的幫助下認真收集,寫出了各種紙的名稱。孩子們將自己的收集成果帶來和同伴一起分享,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著那么多不同的紙,同時也了解了紙的不同用途。通過幼兒收集各種各樣的紙以及相互介紹紙的同時,極大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也積累了關于紙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了孩子善于發(fā)現(xiàn)、觀察事物的能力。在"紙是大力士"的實驗中,孩子們通過動手發(fā)現(xiàn)了改變一張紙的形狀后,紙的"力氣"也變大了:一張平平的紙承受不住一塊積木的重量,但把這張紙折一折后,它馬上變得力大無比,能穩(wěn)穩(wěn)地托住幾塊積木。在活動中孩子們體驗到了實踐的樂趣。雖然不是每一次孩子探索、實踐都能成功,但是只要孩子們他思考了,動手嘗試了,孩子們的探究實踐能力就得到了發(fā)展。
3.利用社會資源多方位實施教育
幼兒園教育活動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教育教學的內容也需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來補充??梢愿鶕?jù)主題活動的需要,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職業(yè)人員來園對幼兒進行教育活動。如在認識我們的身體這一主題活動時,我們請醫(yī)院的醫(yī)生給孩子們講解身體的秘密;在認識安全標志時,我們請交警講解交通安全知識;在安全演練時,我們請消防隊員講解消防知識;在幼兒換牙時,我們請牙科醫(yī)生到班里來講解護牙知識;在幼兒上小學前,我們請小學老師走進我們的課堂。通過與各類人員接觸,為幼兒的教育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景,提高幼兒的參與性與探索活動的積極性,從不同角度強化實施教育,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4.利用家長資源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優(yōu)勢
家長是教育的一個"資源庫"。在開展活動時,我們多讓幼兒將問題帶回家,請家長與幼兒一同尋求答案。如在《美麗的秋天》主題中,我們請家長利用假期帶幼兒外出尋找秋景,一起收集樹葉、干果、水果,和孩子一起制作樹葉貼貼畫,認識秋天的果實;在《小小廚房》主題中,家長組織幼兒參觀自己家里的廚房,介紹各種設備,餐具和調料,讓幼兒了解食品是怎樣做出來的,學會珍惜父母辛苦的勞動成果;在《多彩的服飾》主題中,家長與幼兒一起利用廢舊光碟、盒子、席子、泡沫等,將廢物變寶,創(chuàng)作出一件件嶄新的服飾等等。我們還經常根據(jù)主題活動的內容準備一些親子游戲,供家長和幼兒在家中共同游戲,增進家長與幼兒的交流。家長資源的合理運用,彌補了幼兒園的不足,同時發(fā)揮了家長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喚起了家長的主人翁意識,同時加強了家長與家長、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情感交流。我們通過一次次豐富的活動,使我們與家長形成良好的朋友關系,而家長之間也因為我們的活動而成了好朋友。
我們期望在幼兒園課程改革中,老師們能更好地理解幼兒園課程中的主題,能更有效地挖掘不同的資源開發(fā)幼兒園課程,組織幼兒開展主題活動,使我們的孩子在一個更為適宜、更具有生活意義的教育環(huán)境中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走近綱要》中國學習網(wǎng)
[2]吳佳瑛等:《如何開好互動式家長會》,《幼兒教育》,2005年11。
[3]《多元智能理論與幼兒園課程研究》,虞永平,2004年,選自學前教育研究。
[4]金麗麗等:《家長沙龍——新式家長會》,《幼兒教育》,2005年11月。
[5]解玉真:《"互動式"家教指導模式》,《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7-8月。
[6]王月嬡等:《幼兒社會性活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
[7]王厥軒主編:《幼兒園探索型主題活動案例》,上??萍冀逃霭嫔纾?00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