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祥萍
上班途中,看到同事們的朋友圈都在轉發(fā)一個畢業(yè)生做的“最美113”的視頻,配樂是一首叫《南山南》的歌,此前從未聽過,但從歌曲里詩歌般的滄桑感懷中,我聽出了很多故事……于是眼前不停閃爍著往昔的片段,內心不禁感慨這職業(yè)生涯中第三十六次開學。我就這樣經年累月地站在一寸一寸的光陰里,見證一個一個生命的拔節(jié)生長……
最近,一名學生即將遠渡英國求學,為了幫她咨詢一些問題,我聯(lián)系了已經一個畢業(yè)多年且在英國讀博士的學生小楠。
在我的職業(yè)生涯里,小楠是一個濃墨重彩的那一筆,多年之后依然讓老師懷念的學生。看到他媽媽發(fā)給我的他的近照,幾年未見,他依然是那熟悉的表情:淡淡的,平靜從容里透著自信與篤定,從認識他到現(xiàn)在,似乎就沒變過,永遠溫文爾雅。
1999年,我上班的第二年,上初一的小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語文課上他非常愛發(fā)言,而且發(fā)言的姿態(tài)堪稱侃侃而談,尤其是涉及到歷史知識的時候,整節(jié)課他幾乎包場了,當時只有一個叫田野的孩子在歷史問題上不時與他抗衡,我現(xiàn)在回想起來也不知道為什么當時語文課上總涉及歷史,要不就是他把我的語文課拐到歷史上去了,那時他還推薦我看《世界通史》,并把這本厚厚的書帶到學校給我看,但其實小楠擅長的絕不僅僅是歷史,他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
記得當時有個女孩叫斯文(我一直以為17年前的這些名字早已深深地沉淀在記憶深處了,不知為什么現(xiàn)在寫起來的時候竟然如此清晰),她在隨筆本里做了一個“鐘老師最喜歡的學生排行榜”,小楠名列第一,我直率地回復:“親愛的斯文,對小楠,老師不是喜歡,是欣賞,因為沒有哪一個老師可以無視一個學生的才華!”
他值得人欣賞的地方真的特別多,朗誦特別有感染力,書法也頗有些風骨,唱歌也特別棒,嘹亮而富有激情……
我辦公桌旁邊的墻壁上,一直貼著他送我的畫,那畫是他自己畫的,畫面很抽象但色彩濃烈、熾熱,主色調是橙色,抽象中讓人心生暖意,連續(xù)兩年教師節(jié)他都畫一幅畫送給我,直到第三年我們都離開那所學校,因為已經粘在墻上,怕撕壞了,我走的時候都沒舍得取下來。
沒想到這么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才子選擇去英國讀高中。走之前我曾為他送行,請他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從交談中,我發(fā)現(xiàn)這個即將遠行的少年沒有絲毫對未來的膽怯。后來聽他媽媽說,其實走之前中介雖然幫著申請了高中,但他們家特意沒交學費,擔心學校不好,想讓他自己去考察一下再定。為了更好地交流,他在高中開學前半年就去了英國,到那半個月后,他就發(fā)現(xiàn)申請的高中并不是他想要的樣子。那時通訊遠沒現(xiàn)在發(fā)達,他只能靠自己想辦法,手里只有一個從未謀面也來自哈爾濱的學姐的電話,他立刻給人家打電話,咨詢怎么辦,那個女孩當時在機場即將飛往加拿大,只能再給他一個電話號碼,讓他咨詢這個老師。打完電話,他立即坐上火車趕往倫敦,想辦法找可能補錄的學校重新申請。那時國內他的很多同齡人還得爸爸媽媽接送上下學,可是他已經敢于在異國他鄉(xiāng)四處奔波,經歷求學的驚心動魄。
等他再回來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的身上除了才華的烙印,還有異國的歷練在他身上沉淀下的各種修養(yǎng)。笑而不語是一種豁達,痛而不言是一種修養(yǎng),從未聽他說過有什么艱難,但偶爾交流中我能感覺到求學中一定也有許多的不容易,只是沒聽過他抱怨。
他回來的時候,時常能一起吃飯,我請他吃自助,每次吃完他的桌面和盤子都是干凈得不能再干凈了,每次的交流,都能讓我重新認識他一次,越發(fā)清晰地感到這是一個懂得規(guī)劃并且無比踏實的孩子。
回國休假時,他依然給自己安排了很滿的行程??忌系蹏砉ご髮W那年,他回國等著大學開學,就天天去省圖看書,去工大旁聽。后來上大學期間再回來,他打電話要來學??次?,我說中午在我們學校附近請你吃飯吧,他不好意思地和我說得麻煩老師等他一會兒,他要上加強德語班。見面時我問他假期除了學德語,還做什么,他又說了自己的一些自修規(guī)劃,以及未來想做一個公司的想法,具體的內容我都已經忘記了,那次聊天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正上大學的他,聊起天來都是國際視野,放假在家堅持天天給上班的爸爸媽媽做飯,而且覺得很自然。那種踏實勤勉,不虛張,不夸浮,比才華還能打動我這個師者。
這次聯(lián)系后,小楠媽媽又特意發(fā)給我兩張照片,是小楠和他漂亮的女朋友,兩個人幸福的笑容仿若燦爛的陽光。小楠媽媽還說我是他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人,但我卻覺得人生是一場盛大的遇見,我見證了他美好的模樣,也將他所有的美好照進我的職業(yè)生涯里。
當我把以上文字發(fā)到朋友圈后,小楠看到后特意留言說:“感謝鐘老師,17年后,能夠讀到這些文字,于我真是一種幸福和溫暖。我對歷史和文學的熱愛,離不開您的啟蒙。我至今依然能夠回想起我第一次見到您的情景;還記得您拿著余秋雨的《霜冷長河》和《文化苦旅》,拿著新概念作文大賽精選給我們讀韓寒的《杯中窺人》;我還記得同樣優(yōu)秀的同學們;還記得我們無數次去公園郊游……那段初中時光,短短兩年,似乎裝進了我人生中大半的幸福與美好、激情與感動,至今回想起來都眼眶濕潤……”
看到他的文字的那一瞬間,其實我很慚愧,為自己現(xiàn)在偶爾也想屈服于現(xiàn)實,時常也因為應對考試的功利而慚愧,我想如果我真的就這么短視了,現(xiàn)在的學生多年之后回憶起語文老師和語文,還能回憶起什么呢?但這個已經三十歲的學生的留言,再次堅定了我的信念,語文不僅僅是一門學科,它之于人像鹽溶于水一樣,溶于無形,卻構筑每個人生命的底色。所以,像小楠一樣,我會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永遠陪著我的學生開啟一個又一個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