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月賢
【教學目標】
1. 了解青藏地區(qū)獨特的自然地理特征。
2. 掌握青藏地區(qū)農(nóng)牧業(yè)的生產(chǎn)特點。
【教學重點】 青藏地區(qū)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教學難點】 青藏地區(qū)的氣候特點和成因。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欣賞歌曲《青藏高原》,引出教師導語,出示教學目標)。
教師導語:青藏地區(qū)是一片遼闊而神奇的土地,這里不僅孕育了千年的佛教文化,還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自然特征與農(nóng)業(yè)給它增添了幾分莊嚴和神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青藏地區(qū),共同感受祖國邊疆的發(fā)展與變化。
二、合作學習
1. 找出青藏地區(qū)的位置、范圍及包括的省區(qū),你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地區(qū)嗎?
2. 說說青藏地區(qū)顯著的地形特征是什么?為什么能成為大江大河的發(fā)源地?
3. 讀課本86頁9.5圖,分析本地區(qū)的氣候特征,理解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4. 在獨特的氣候條件下,農(nóng)牧業(yè)有何特色呢?
(小組研討,交流展示。)
生:第一組第一題的展示。
青藏地區(qū)位于我國的南部,橫斷山脈以西,昆侖山、祁連山脈以南,南至國界。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區(qū)和四川省西部,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區(qū)。
師:你回答的很好(完整或不完整都要多加贊賞)。我們來看大屏幕,說出這些山脈名稱,看來同學們的讀圖能力很強。
生:第二組第二題的展示。
高原上分布著一系列的山脈,山脈之間是寬廣的谷地和盆地,“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地區(qū)地形的顯著特征。這里許多山峰由于海拔高,終年積雪,冰川廣布,成為大江大河的發(fā)源地。
師:回答的非常好(播放景觀圖)。全球超過8 000米的山峰共有11座,全部位于青藏高原之上,真不愧是“世界屋脊”,那里都是哪些大河的發(fā)源地呢?畫出這些河流,識別并演示五條河流就像五個手指。分別是黃河、長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指出三江源被稱為“中華水”。
生:第三組第三題的展示。
青藏地區(qū)具有獨特的高寒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烈?!袄_”因為日照時數(shù)長,被稱為“日光城”。
師:很好。為了更好地理解其氣候特征,我們來看氣溫曲線圖,找出拉薩最高溫、最低溫,并計算年較差,得出冬寒夏涼,年溫差小的特征。
知識回顧:回顧自然地理特征,形成體系,加深記憶。
生:第四組第四題的展示。
農(nóng)業(yè)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魯藏布江谷地,因為這里氣溫高,土壤肥沃,牧業(yè)屬于高寒牧區(qū),生長著耐寒耐缺氧的藏綿羊、藏山羊和牦牛。
師:回答得很有條理,我們來看大屏幕,說出農(nóng)業(yè)區(qū)、農(nóng)作物和牲畜品種,在青藏高原看見最多的就是牦牛了,被稱為“高原之舟”,那你知道它是如何適應高原環(huán)境的?
生:毛長皮厚可以耐寒,體矮身健可以負載重物。
師:牦牛生性溫順、耐勞,善走陡坡險路,便于騎乘。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高,適于在高原缺氧環(huán)境下生存。牦牛的全身都是寶。牦牛的乳、肉可以食用,乳脂球可以加工成酥油,是待客的上品;毛皮是優(yōu)質(zhì)的工業(yè)原料;骨頭還可以做成壯骨粉。近年來,受利益的驅(qū)使,野生牦牛的數(shù)量銳減,大家還記得那句廣告詞嗎?“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保護野生動物從我做起!
三、探索學習
1. 假如明年暑假你要去青藏高原旅行,你將準備哪些物品,為什么?
2. 分析雅魯藏布江谷地農(nóng)產(chǎn)品品質(zhì)優(yōu)良的原因。
3. 本地區(qū)許多地理事物都被賦予了美好的名字,你猜到了嗎?(“西海明珠”“圣潔女神”“人間天河”“天路”
“天湖”“神湖”“聚寶盆”“月光城”)
4. 本區(qū)氣候高寒,為什么還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呢?
學生研討,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展示第1題:
(1)準備防曬霜、眼鏡、帽子。因為青藏地區(qū)空氣稀薄潔凈,太陽輻射強烈,須防紫外線。
(2)氧氣袋:因為青藏地區(qū)海拔高,空氣稀薄,含氧量少,初到高原的人可能胸悶氣短,呼吸困難,氧氣袋可以及時提供氧氣。
(3)棉服:因為青藏地區(qū)海拔高,氣候寒冷,日溫差大。
師:(評價)看來同學們是智慧的,知道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下如何保護自己!
學生展示第2題:
(1)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和氧分的積累);
(2)日照時間長(有利于光合作用);
(3)水源充足;
(4)土壤肥沃;
(5)熱量充分。
師(補充):雅魯藏布江谷地比拉薩氣溫高出10度左右,熱量條件滿足了農(nóng)作物生長的需求。
師(評價):你們考慮得很全面,不錯,繼續(xù)努力?。ㄒ部赡艹霈F(xiàn)其他情況。)
學生展示第3題:
(1)“西海明珠”——青海湖。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湖泊,是由地殼斷裂陷落形成的,面積4 427平方千米。最深處38米,波光雁影,水天一色,十分迷人,是咸水湖。雖然湖水又咸又苦,卻是我國水產(chǎn)養(yǎng)殖基地,盛產(chǎn)的湟魚,味道十分鮮美。湖中鳥島,水草豐美,每年有大批的候鳥不遠萬里來到這里繁衍生息,可見它的靜謐與安詳。
(2)“圣潔女神”——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的最高峰,聳立在世界之巔,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潔女神”,它是生來就這么高嗎?三千萬年前,它只是洋盆中的一個小山頭,后來由于地殼的運動,幾千萬年的變遷,才成為世界之巔,是登山運動員向往的地方。
(3)“人間天河”——雅魯藏布江,為什么稱之為天河呢?因為雅魯藏布江的河床高達3 000米,比泰山高出將近一倍,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河,被譽為“人間天河”。
(4)“天路”——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1987年正式通車,格爾木至拉薩段2006年正式通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結(jié)束了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體現(xiàn)了國家對藏族人民的親切關懷。
(5)“天湖”——納木措,因為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湖面海拔4 718米,在念青唐古拉山同名主峰西北側(cè),山水相依相偎,是傳說中的“情侶”,仿若人間仙境。湖的周圍廟宇眾多,很多高僧在此修行,直至現(xiàn)在,仍有虔誠的教徒跋山涉水來此朝拜。又稱“圣湖”。
(6)“神湖”——羊卓雍措,你們知道羊卓雍措為什么稱為神湖嗎?原來這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這是天女下凡人間形成的。原來這里只有一個泉眼,泉的旁邊住著一個富人,家里的傭人叫達娃。有一天,達娃到泉邊救起了一條金魚,這條金魚變成了美麗的姑娘,并送給達娃一件寶貝,主人知道后讓達娃帶他去泉邊找寶貝和姑娘,結(jié)果沒能找到,他就把達娃推進了泉眼,傾刻間泉眼變成洶涌的波濤淹沒了富人。這就是傳說中的羊卓雍措,讓我們記住這個美好的名字。
(7)“聚寶盆”——柴達木盆地,幾千萬年前這里曾是一個大湖盆,原來的氣候比現(xiàn)在溫暖濕潤得多,生物繁茂,生物體不斷堆積,逐漸形成石油和煤。后來氣候變干,湖水蒸發(fā),形成了豐富的食鹽、鉀鹽,大大小小的鹽湖有100多個,最大的是察爾汗鹽湖,厚厚的鹽蓋15米,路基就鋪在鹽蓋上,房子也是用鹽砌的,甚至飛機場也是用鹽鋪設的。這里是鹽的世界,不愧有“聚寶盆”之稱。如果把雞蛋、蔬菜放到地上,幾天就變成咸蛋咸菜了。察爾汗鹽湖鹽的探明儲量為500多億噸,其中95%都是良鹽。如果全部開采,夠全世界人吃1 000年。
(8)“日光城”——拉薩由于地勢高,空氣稀薄,日照強烈,古稱“日光城”。
第4題:地熱資源豐富的原因:
因為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輕的大高原。早在2億多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浩瀚的海洋,直到近幾百萬年,這里地殼大幅度隆起抬升,才形成現(xiàn)在的“世界屋脊”。由于形成的年代新,許多地方的巖漿活動頻繁,地熱資源十分豐富。特別是岡底斯山以南喜馬拉雅山以北的廣大地區(qū),是地熱活動帶。隨處可見的溫泉、沸泉、間歇噴泉和水熱爆炸,真可謂“百里草原遍熱泉,千里熱泉映雪山”的獨特景觀。
師:那么在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影響下,人們的衣、食、住、行又有何特色呢?誰能來介紹一下:
衣:藏袍。因為日溫差大,有“一年無四季,一月見四季”之說。
食:主食是糌粑,是用青稞、豌豆炒熟磨成面,用青稞酒或酥油茶一拌,捏成小捆就可以吃了。好不好吃呢?真想去嘗嘗。喝的是青稞酒、酥油茶,如果你有一天去了西藏,喝酒是有講究的,你們知道嗎?我來演示一下:
雙手接過客人的酒杯,一手拿杯,一手伸進杯中輕蘸一下,朝天一彈以敬天神,朝地彈兩下,以示敬地敬佛,如果你不這樣做,就被視為不禮貌,主人會不高興。
住:牧民住帳篷,農(nóng)區(qū)住碉房,城里也住樓房。
行:過去羊腸小道、溜索,交通不便的地方騎牦牛?,F(xiàn)在在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指導下,交通蓬勃發(fā)展,公路、鐵路、民航,去西藏旅游早已不再是夢想。
四、總結(jié)全課:學了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反饋練習:板圖填充,小組競賽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青藏地區(qū)版圖,師生共同完成相關內(nèi)容。)
六、結(jié)束語:青藏地區(qū)的發(fā)展令世人驚嘆,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將來一定親自去感受一下它的美麗和神奇。更希望同學們將來為開發(fā)邊疆、建設邊疆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