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過敏藥讓腸道變懶
腸道既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之一。很多藥物在通過腸道吸收起效的同時,也會對腸道產(chǎn)生一定影響,使用時一定要多注意。
止咳藥、安眠藥讓便意減弱。排便的過程首先需要有便意刺激腸道,引起腸蠕動,再經(jīng)由腸道黏液的潤滑,大便才能順利排出。但止咳藥如可待因、復方甘草片等,可能會抑制腸神經(jīng)及排便中樞,影響排便反射,讓便意減弱,增加肛門括約肌的緊張,引起便秘。安定、舒樂安定等鎮(zhèn)靜安眠藥也會直接抑制腸道膽堿能神經(jīng),減緩腸道蠕動。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藥事部主管藥師張征建議,沒有特殊需求,盡量少服安眠藥,本身就容易便秘的人,最好咨詢醫(yī)生是否能停藥或換藥。
鈣劑、鐵劑補太多,讓糞便變硬。中國營養(yǎng)學會建議,正常人每天對鈣的標準攝入量為800~1000毫克。如果補鈣時貪多,吃鈣片頻率過高,可能會讓腸道罷工,引起便秘。
張征解釋道,老年人的腸道蠕動本身就較慢,過多的鈣進入人體后,與腸道中存在的磷酸鹽等結(jié)合,會形成難以溶解的磷酸鈣,腸道負荷過重,蠕動更加緩慢,從而加大排便負擔。與之類似的還有硫酸鋇、鐵劑和鋁劑等。服用這些藥物前,應當咨詢醫(yī)生,并且要關注飲食的注意事項。
抗過敏藥,讓腸道變懶。春夏季,很容易花粉、食物過敏。但抗過敏藥,如苯海拉明、撲爾敏等,可能減緩腸蠕動,使得糞便在腸道中滯留變硬,其中的水分被過度吸收,含水量減少,增加排便困難,引起或加重便秘。
服藥時,應當嚴格遵守用量和用法,如果出現(xiàn)便秘,可遵醫(yī)囑服用有較強選擇性的新型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或者在醫(yī)生指導下停藥或換藥。建議在服用這些藥期間注意補充水分,可每天飲水2500~3000毫升。出現(xiàn)便秘時,也可以加強運動,尤其是老年人,建議多吃高纖維的蔬菜,適當進行腹部按摩,人工增加腸道蠕動。
另外,不少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害怕便秘會讓毒素在腸道堆積,引起臉上長斑,一便秘就趕緊用瀉藥。張征認為,目前市場上所見的多數(shù)為刺激性瀉藥,該類瀉藥雖然能緩解便秘,但如果長期用,可能損傷腸壁神經(jīng),減弱腸道功能。此外,便秘并不一定會引起毀容,因此,建議便秘患者先通過飲水、運動等方式改善,必要時咨詢醫(yī)生后再用藥。
還需注意的是,一些保健品宣稱能“排毒”,很多人認為它們沒有副作用,就長期吃。其實,這些產(chǎn)品可能含大黃、番瀉葉等導瀉成分,使用過多,腸道可能在這些成分的刺激下,出現(xiàn)結(jié)腸黑變病,對結(jié)腸功能產(chǎn)生影響。此外,腸道長期在藥物的刺激下,會變得麻痹和超重荷運作,一旦停藥,反而會加重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