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 和
紅色“女諜”110歲
◎文/宗和
年輕時的黃慕蘭
慈眉善目的黃慕蘭老人
電影《風(fēng)聲》中周迅飾演的顧曉夢,有著真實的歷史原型,一代傳奇女特工黃慕蘭便是其原型之一。不同于顧曉夢的悲慘結(jié)局,黃慕蘭直到今天依然健在,今年已經(jīng)110歲。
黃慕蘭老人在她97歲的時候完成了《黃慕蘭自傳》,2011年,她105歲的時候,得以出版。作為女人,她的一生多姿多彩。如果算上家里的包辦婚姻,她一共嫁過四個男人,生了八個孩子,活下來六個,三男三女。她當(dāng)過紗廠女工、大律師夫人、女銀行家,在舊中國的大上海是社交圈中的紅人……但是她的第一身份,是中共的特工。
黃慕蘭,原名黃彰定,又名黃淑儀、黃定慧,出身于湘中名門,1926年,她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于北伐前夕在武漢投奔革命,擔(dān)任了漢口婦女部的部長。國共分流后不久,黃慕蘭赴上海從事地下工作,她曾營救過周恩來、關(guān)向應(yīng)等中央領(lǐng)導(dǎo)人,她也是最先發(fā)現(xiàn)向忠發(fā)被捕叛變的人。
1923年至1925年,黃慕蘭曾有過短暫的包辦婚姻。隨后黃慕蘭的兩任丈夫都是革命戰(zhàn)友,1927 年3月8日,她與《民國日報》總編輯的宛希儼結(jié)婚,但不久宛希儼就在贛南領(lǐng)導(dǎo)吉安暴動時犧牲了。1928年12月,黃慕蘭接到地下黨組織調(diào)令,秘密前往上海任中央委員會機要秘書,成為中央特科成員。赴命前,她強忍著喪夫別子的巨大哀傷,把剛斷奶的兒子送回宛希儼的父母家撫養(yǎng)。在上海,黃慕蘭與新任中央委員賀昌結(jié)成夫妻。然而1931年賀昌主動申請前往蘇區(qū)斗爭,從此杳無音訊(1935年犧牲),留下一個兒子在一位戰(zhàn)友家撫養(yǎng)。
黃慕蘭這些不平凡的經(jīng)歷給了許多文學(xué)家以創(chuàng)作靈感,郭沫若的《騎士》和茅盾的《蝕》里都有她的影子。
1931年,上海的地下黨組織遭到很大破壞,許多地下黨員被捕。黨組織看中了黃慕蘭活動能力和社會關(guān)系,便委任她為中國人民革命互濟總會的營救部長,與潘漢年單線聯(lián)系,承擔(dān)營救被捕同志的任務(wù)。
當(dāng)時,地下黨組織交給黃慕蘭的第一個重要任務(wù),就是營救關(guān)向應(yīng)。黃慕蘭打扮成上流社會貴婦人,找一個名叫陳志皋的年輕進步律師聯(lián)系。她告訴陳志皋,要救的人是自己姑表兄。陳志皋出身于世家門第,家族廣有人脈,其父陳其壽是上海法租界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在陳志皋的幫助下,黃慕蘭拜訪了陳其壽。陳其壽很欣賞黃慕蘭,收其為干女兒。在陳氏父子的幫助下,關(guān)向應(yīng)終于被解救出來。
1931年6月22日下午,陳志皋邀黃慕蘭一起去看電影,因放映時間未到,便找了一個咖啡館坐下來等候。兩人剛剛坐定,就有一人推門而入。來者叫曹炳生,租界當(dāng)局的法語翻譯。他和陳志皋是同學(xué),一見碰到了熟人,便走過來閑聊。曹炳生告訴他們,巡捕房最近抓到的一個共產(chǎn)黨頭頭,是湖北人,50多歲左右,酒糟鼻子,鑲一口金牙,9個指頭,是懸賞10萬元才抓到的。這個人架子雖然很大,但一點沒骨氣,還沒用刑就什么都交代了。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黃慕蘭一邊故作悠閑地喝著咖啡,一邊緊張地琢磨,此人到底是誰?突然,一個符合描述特點的人物闖進了她的腦海里:難道是黨中央總書記向忠發(fā)!他要是叛變就不得了!黃慕蘭心中十分焦急,曹炳生一離開,她便以頭痛為由讓陳志皋送她回家。
黃慕蘭回到家中,立即打電話通知潘漢年來接頭,兩人將在上海工作的湖北人一個個排隊后,認定此人就是時任黨中央總書記的向忠發(fā)。周恩來接到潘漢年傳來的消息,迅速組織中央機關(guān)的李富春、蔡暢等人轉(zhuǎn)移。周恩來自己也住進了四馬路上的都城旅館。
果然,當(dāng)天晚上,向忠發(fā)帶著一隊特務(wù)直接用鑰匙打開了周恩來住所的房門,但是,他們卻撲空了。當(dāng)時周恩來的住所只有三把鑰匙,除了周恩來與鄧穎超外,另外一把就在向忠發(fā)的手里。一場危及黨中央的巨大災(zāi)難,就在黃慕蘭的報信后化解了。
1932年2月16日,上?!稌r報》等報紙突然刊登出一則“伍豪等聲明脫離共黨的啟事”,同樣內(nèi)容的啟事在2月17日《時報》以及2月20日、2月21日的《申報》上又連續(xù)刊出。“伍豪”正是周恩來“五四運動”期間在天津覺悟社的代號,后來又作為他在黨中央刊物《紅旗》雜志和《紅旗日報》上發(fā)表文章時的筆名,為黨內(nèi)外許多人所熟知。周恩來問黃慕蘭:“自從顧順章叛變后,敵人在四處造謠,說我已經(jīng)叛變自首了。你能用什么巧妙而有效的方法替我辟謠,揭穿敵人這種卑鄙無恥的伎倆?”
黃慕蘭凝神思索了一會兒,拿起筆來起草了一篇稿子:“陳志皋律師代表伍豪啟事:鄙人身體健康,希諸親友勿念……”周恩來看后很滿意,夸獎?wù)f:“你真是我們的女諸葛,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件事就請你先去和陳志皋律師商量商量,看看怎么能辦得既有成效又妥善無虞吧!”
在營救關(guān)向應(yīng)期間,陳志皋就對黃慕蘭展開了近乎瘋狂的追求。到了1933年,陳志皋正式向黃慕蘭求婚。但黃慕蘭一直對去蘇區(qū)后杳無音訊的賀昌念念不忘,就以家庭、地位不相配為由拒絕了陳志皋。但是,陳志皋“竟咬破手指,在一條白的手巾上書寫愛意”。黃慕蘭向組織傾訴了自己的苦惱。黨組織認為,在白色恐怖情況下,他們二人的結(jié)合,可能給黨的工作帶來有利條件。于是,依著“繼續(xù)支持營救被捕同志工作、婚后互不干涉?zhèn)€人行動、允許她將來與前夫遺孤相認”的三項約定,黃慕蘭懷著一腔愁緒嫁給了陳志皋。
當(dāng)時,在和陳志皋的交往中,黃慕蘭結(jié)識了很多上層人士,也在幕后策劃了各方面的營救活動。黃慕蘭與陳志皋結(jié)婚以后,1933年奉命脫黨,先后以銀行家、慈善家、國民黨特派員等特殊身份秘密為中共工作,參與了“全國冤獄賠償運動”、營救“七君子”出獄、打通中共海路交通線等重大行動。在此期間,她曾兩次遭受了國民黨的牢獄之災(zāi)。
但是,讓黃慕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上世紀50年代,因受“潘楊案”牽連,自己命運坎坷,幾起幾落。直到80年代,在鄧穎超的幫助下,黃慕蘭才得以順利平反,并出任上海市政府參事。2011年7 月9日,在黃慕蘭105歲生日時,她的校友送來一闋《卜算子》賀壽詞:“兩百載人生,才過百零五。識盡滄桑不識愁,依舊瀟湘女。大筆寫春秋,豪氣驚風(fēng)雨。俠骨柔腸桑梓情,歲歲香如故。”
如今的黃慕蘭,喜愛看電視,每天必看《新聞聯(lián)播》;愛打麻將,中午必打一小時麻將;最大的愛好是照相,與人合影時,她先會捋平衣角,整理好頭發(fā),然后有力地握住身邊人的手,并且露出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