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雪麗
摘 要:農村小學體育課的形式一直以來比較單一、枯燥,這種課堂形式不利于體育教師完成教學目標,也不能讓孩子們達到娛樂身心和強身健體的目的。因此作為新一代的體育教師,我們不能拘泥于老形式,要勇于創(chuàng)新,開辟出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內容,使體育課變得豐富多彩,讓孩子們熱愛體育課。經過幾年的了解與總結,再結合農村小學環(huán)境的特點,筆者認為,把小學生健美操帶入體育課堂作為新的體育課內容是個不錯的選擇。以下是我的一些觀點與體會,希望對其他體育教育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村小學;健美操;體育課;推廣
小學體育課是孩子們娛樂身心和強健身體的重要途徑,體育教師一定要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堂內容,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善于創(chuàng)新。那到底要怎樣上體育課呢?
首先要考慮學校條件和環(huán)境。農村小學校區(qū)小,學生少,體育設施幾乎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認為,在體育課教授學生簡單健美操是個不錯的想法。
一、在農村小學推廣健美操
健美操是一種融體育、舞蹈、音樂、健身、娛樂于一體,通過徒手或使用健美操器械進行身體鍛煉,達到健身、健美、健心的目的的新興體育項目,其以娛樂性、趣味性、實用性、觀賞性等特點進入城市中小學體育課堂。它不僅可以改善身體姿態(tài),增強體質,也能夠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育,促進知識的獲得和思維能力的提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活潑熱情、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和自信的性格。
教授健美操要從基礎入手,注重基本功教學,因為掌握一定的基本動作是學好健美操的基礎。在教學中先通過肢體動作的練習,如原地踏步、并、“一”字步、“V”字步、交叉步、開合跳等,讓學生感到動作雖然簡單,但以健美操的形式出現(xiàn),就顯得富有趣味,從而增強學習興趣。然后再安排“后踢腿、向前、向側”的彈踢腿、小馬跳等有一定難度變化的動作。在下肢動作有一定基礎后,再配以簡單的上肢動作,如胸前屈肘握拳、手臂上舉、側舉、體前交叉等,培養(yǎng)學生上下肢協(xié)調配合的能力。在掌握基本動作的基礎上進行動作的組合與創(chuàng)新。
二、農村小學健美操教學的影響
從學習健美操以來,學生有了很大的改變,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學生的性情得到陶冶
健美操音樂節(jié)奏感強,動作奔放,充滿活力,學生經常參加練習,不僅可以排除緊張、郁悶的情緒,還可以使性情得到陶冶和改善,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2.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增強
在學習健美操前,很多學生對節(jié)奏沒有感覺,甚至對課間廣播操的音樂也沒有節(jié)奏感。因此,一些學生希望我在播放樂曲時兼帶喊口令,不然會出現(xiàn)越跳越快的情況。而現(xiàn)在她們可以根據不同節(jié)奏感的音樂進行練習。
3.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發(fā)展
健美操可以由相同的動作組合成不同的套路,學生有了一定的健美操運動基礎以后,可以根據已學的動作,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音樂伴奏下隨意進行動作的組合,隨意發(fā)揮,盡情 歡跳。
4.學生的體育課興趣提高
從學生的積極態(tài)度我們可以看到,學生不是不喜歡上體育課,只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學生一定會喜歡上體育課。
5.學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識增強
隨著教學的深入,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增強,互相指導、共同提高已成為一種良好的風氣。
把健美操作為體育教學內容,不僅有利于實現(xiàn)學校體育教育內容的多樣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學習興趣,而且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有著良好的影響。因此,應加大實施健美操課力度,使其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隨著新課改步伐的加快,課程多樣性也順應了新課改的要求,學校體育應適應社會多樣化的需求,向多學科、多方向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王 艷.陜西省部分高校健美操發(fā)展現(xiàn)狀調查[J].科技信息,2011(6):269.
[2]丁洪福.山東省高校健美操選修課的開設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博覽(研究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