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東區(qū)第二幼兒園 郭曉靜
教育人生,愛心耕耘
———記天津市河東區(qū)第二幼兒園園長孟新
■天津市河東區(qū)第二幼兒園 郭曉靜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孟新園長在其鐘愛的幼教之路上行走了32個春秋。從當年遵從母命邁入這一自己并不鐘情的行業(yè),到現(xiàn)今享受在孩子的歡聲笑語中開始每一天的生活,孟新園長時常反復回味一路走來的快樂與艱辛,感悟到教育所賦予生命的厚度——是施愛成全了被愛,是責任寫實了人生。她認為,教育是一條通往幸福的旅程,唯有帶著對孩子真切的愛與關懷,才有可能真正邁向幸福的終點。從走進師范學校的那天起,孟新一直將“教師”看作一種平凡的職業(yè)。雖然勤練教育技能技巧,認真準備每一次活動,踏實履行自己的職責,但孟新卻從未真正靠近過孩子幼小稚嫩的心靈,直到一件小事溫暖了她,感動了她,甚至,從某種意義上改變了她的人生。
教育有夢:載著心靈去旅行
在初為人師的那個冬天,孟新忍著連日的腿痛,獨自承擔著班級的教學工作。一天早晨,辰辰小朋友的媽媽遞給孟新一盒“芬必得”和一張小紙條,告訴孟新,放學后辰辰要求媽媽到藥店去買藥,媽媽問他買什么藥,他從口袋里取出這張小紙條,大聲念道:“芬必得!給孟老師治腿疼用的!”辰辰會寫字嗎?孟新疑惑地低頭一看,卻見紙條上畫著半個蘋果、一把手槍和一個小獎杯,分別代表了“芬必得”三個字。原來,辰辰聽到孟新老師和同事交談,知道了“芬必得”可以治腿疼,就用這種方式把藥名記了下來。就是這張被孟新珍存至今的小紙條,讓孟新知道在孩子那顆純真的心靈里,“老師”的位置有多么重要。他們會把你一點一滴的感受放在心上,并盡自己小小的力量去幫你解決問題。這是怎樣真摯而無私的愛!和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天,孟新唯有投入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情感,給他們最好的支持,使他們獲得成長,才對得起孩子的這份心。從那天起,學前教育這條小舟,便承載著孟新對生命的允諾,駛向充滿奇跡的前方。
教育有悟:一切成長源于愛
在工作中,孟新堅守著“把小事做好,把人字寫大”的信念,努力讓孩子的每一時每一刻都是學習,每一個想法都能去探索。一次次用心鉆研教育規(guī)律的過程中,年幼的兒子常常成為她研究的“朋友”,放學后跟她在幼兒園加班到深夜。付出著辛苦與努力,孟新老師也不斷收獲著自己的專業(yè)成長。1995年,因天津市首屆幼兒園優(yōu)秀教育活動的評比準備,孟新長期帶著兒子住在園里,白天獨立承擔班級教育教學工作,晚上研究教具、打磨語言。經歷了無數(shù)個奮發(fā)努力的日子后,孟新收獲了第一個天津市優(yōu)秀教育活動一等獎,卻也因患病未及時治療而住進了醫(yī)院。雖然一路風雨兼程,但孟新是幸福的。孟新始終心中懷著對教育的執(zhí)著,踐行著世間最美好的心靈教育,在付出與收獲愛的喜悅中,豐厚著生命的質量。
教育有道:求索之路無止境
2000年,在河東區(qū)首批規(guī)劃合并中,孟新所在的幼兒園作為試點園合并一墻之隔的十一幼。合并所帶來的棘手問題,對主持園長工作僅一年的孟新來說,無疑是個嚴峻的挑戰(zhàn)。然而,在壓力面前,老師們的團結、齊心讓孟新煥發(fā)出無盡的熱情和力量。夏天,孟新帶領老師們吹響了這場征程的號角,她們深入到破舊院落,清除過人高的野草,掃凈百余車的垃圾,汗水伴著豪情揮灑。面對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的合并人員、殘缺的教學環(huán)境條件、匱乏的生源,孟新提出了讓合并人員成為人力資源、讓人力資源成為人力資本的兩步走戰(zhàn)略,以“老年用經驗、中年用智慧、青年用活力”的用人機制,為每一位教師尋找個性化的發(fā)展平臺,促使她們迅速成長,凝聚成一個團結奮進的大家庭。2004年,天津市首批示范園的評審工作再次為園所注入了振奮人心的激情。大家的拼搏精神讓孟新看到了進軍示范園的軟實力,于是,她再度調動全部的熱情與智慧,率領大家開始了新的征程。多少個不眠之夜,孟新和老師們一起研究教學、布置環(huán)境。孟新和老師們經常晚上住在園里深入研究,短短幾個小時的休息后又開始第二天的繁忙工作。她們爬上兩層樓高的腳手架刷墻、畫畫,建設園所的硬件環(huán)境。在一個大雨傾盆的晚上,孟新突然想起孩子一個人在家還沒有吃晚飯,便匆匆往家趕,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右腿骨折。然而,緊鑼密鼓的工作離不開孟新園長的安排部署,出院后,她馬上拄著雙拐回到了教師和孩子們中間。教師們被孟新園長的精神所感動,被她的信念所召喚,她們憑著對于學前教育深深的摯愛和細致的鉆研贏得了評委的認可與贊賞,用自己“心的付出”為河東二幼戴上了“首批示范園”的光環(huán)。之后,為了紀念大家的攜手共進,她們在園所中種植了象征“合心合力”的玉蘭樹,它也成為承載園所“和合相生”生態(tài)文化的園樹。如今,園所憑著生態(tài)文化的厚度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位居天津市學前教育前列,多次獲得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先進學習型組織等榮譽。歷經數(shù)次飛躍的過程是孟新痛并快樂著的寶貴財富,更是河東二幼代代相傳的不朽精神。
教育有樂:一路陽光一生情
今天,在經歷了從教師走向管理崗位,從激情四射歸于沉靜思考之后,孟新更能體會到教育中收獲的快樂。在每學期開學初全體教師的誓師大會上,孟新聽到了教師對于河東二幼“家”一般的情意;在每一次師德演講、教育敘事中孟新看到了教師對于職業(yè)艱辛的幸福解讀;在每一屆大班畢業(yè)會孩子的淚水中孟新品味到了教師對于事業(yè)的用心付出。平凡和細微中,教師們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奉獻的熱情感動著孟新:因為班里一位教師住院,另一位年輕的教師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婚假,照顧班里的孩子們;為了幫助小班孩子順利度過入園適應期,一位當了媽媽的年輕教師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哺乳時間;正值新年大型活動的準備,一位剛剛獻完血本應休息靜養(yǎng)的教師迅速回到工作崗位上……如果說教育是用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那么,孟新相信,她和教師們早已枝脈相連,在風中共同揮舞著愛的臂膀,且行且歌。
行走在教育之路上,孟新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她從事著世界上最幸福的職業(yè)。孟新虔誠而快樂地享受這無比珍貴的教育人生,每一天愛的耕耘,得到生命中最美好的收獲。
鏈接:
孟新,天津市河東區(qū)第二幼兒園園長,天津市特級教師。天津市“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首批學員,天津市學前教育教學改革與課程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教師報》教育專家團成員。河東區(qū)教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學前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副理事長。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天津市勞動模范、天津市三八紅旗手、河東區(qū)“十大為民杰出貢獻人物”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 張 嶸)